APP下载

聚焦说明文体 精准阅读教法
——以小学说明文《恐龙》《海底世界》教学为例

2018-04-02兰秋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说明文恐龙文体

兰秋梅

(古田县湖滨中心小学,福建 古田 352200)

“文无体不立,教无体不明”说的是“文体”对于写作与教学的重要性。“文体”作为文章作品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也就是“文体特征”。教学中,关注“文体特征”有利于凸显语文的课程价值,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作为基础课程的说明文, 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与诗歌、散文等文章有所不同,不仅传递语文知识,还涉及语文课程以外的许多知识与信息;而且说明文实用性强,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运用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体现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因此,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其文体特征,理顺序、明方法、引朗读、巧链接,精准把握教学方法,科学渗透文体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整理顺序,重在 “变”

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所以作为介绍、解说事物、事理的说明文都有合理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只有理清说明文顺序,才能解开说明对象的复杂性、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事物特征、明白写作意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形式上求“变”,适度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提炼重点、展开讨论、整理顺序。

如苏教版第六册21课《恐龙》条理性明显:从第一自然段开始介绍了生活环境、种类、亲戚、食性、繁殖方式以及消失之谜,这就是课文的说明顺序。从环境到外形到生活习性,从存在到消失,这一顺序基本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然而三年级的孩子思维单纯,又是刚接触此类文章,初读之后,笔者让他们说说读懂了什么?学生往往说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忽略了文章顺序。此时,笔者巧妙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恐龙》这篇课文先介绍了恐龙的( ),再介绍——恐龙的( )、( )、( )、( ),最后介绍恐龙的( )。(消失、种类、亲戚、卵生、吃食、环境)请同学上台把这些词送回家。变种形式辅助他们整理顺序,学生兴趣盎然,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思维,收效甚佳。

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变式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说明文的文章顺序,同时融会贯通文章之中的知识信息,引导他们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发现、感受作者的布局谋篇、了解事物内部的联系,必将受益匪浅。[1]

二、讲解方法,力求“透”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作者往往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小学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下定义等。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学生明白概念,应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透彻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最终达到恰当运用的目的。[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说明方法的过程中,力求“透”。

如《恐龙》一课,因为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说明文,所以教学时把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作为重点突破。抓住句子“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先让学生说说句中哪里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二十多米)接着指导说说为什么?(文中是用具体的数据二十多米对梁龙的身体特征长加以说明,使文章表达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第三步找找文中其他列数据的句子。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又出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每只都有一米长”。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别:一米描述三角龙角的长,是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所以属于列数据;而句中的三只只是一般的数量词;文中像这样的数量词还有:两排、四支等。让学生从中辨析区别,理解透彻。

这样,从概念出发,结合文本中的句子,既迁移又运用,让学生明白说明方法的关键点就是针对事物的特征而作的说明。这样的透彻理解,使学生今后也能运用说明方法言简意明地、准确地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

三、指导朗读,把握“度”

众所周知,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可以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既不能一味追求有感情朗读,也不能一味关注知识的传授,将语文上成了单纯的“科学课”。虽然说明文的叙述包含事物表达特点,一般是平实的,但有些内容还是可以在朗读中受益。因此,说明文的课堂教学中,指导朗读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海底动物活动特点时,并不是单纯地、枯燥地让学生记住几种动物的活动特点,而是适当让学生通过朗读掌握其中的奥妙。课中适时出示“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以此巧妙地指导学生对比读、表演读。学生自然就明白:句中用列数据突出海参的慢,用作比较写了梭子鱼的快,同时,作者还巧妙地把海参与梭子鱼作了快慢的鲜明对比。无需多言,读中领悟、印象深刻。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习得文本知识,理清句子关系,关注语言表达,更让学习兴趣倍增。

四、拓展链接,寻求“准”

语文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说明文教材篇幅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应紧扣教材特点,进行拓展链接以补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但一定要避免追求形式,忘其根本,避免脱离实际,漫无边际地盲目拓展,教师在此方面务必得把“准”脉,才能保证程度深、有效的拓展。

首先,教师要把握说明文文体特征,引导学生从说明方法、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方法的迁移中学会运用,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比如《海底世界》教完之后,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其他动物的活动方式,并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说给父母听。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知识,培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发展语言能力,为更好地掌握说明文语文知识而服务。

其次,任何一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在《恐龙》作业中,笔者推荐学生看有关恐龙的《儿童百科全书》;还推荐关注恐龙网、中国恐龙、恐龙公园等知名网站。这些同类内容的拓展链接,不仅增加学习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养成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猜你喜欢

说明文恐龙文体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