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核心素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落地的视角选择
——以《社戏》教学为例

2018-04-02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平桥社戏小说

周 日

(平潭第一中学,福建 平潭 350400)

王荣生教授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四种类型来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1]其实,“一篇选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存在着许多的教学价值点。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位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教学价值的信息,必须有所舍弃”。[2]因此,一篇课文教学同时突出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是不现实的,而应在关注文本核心价值的同时,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及单元目标,选择不同的视角,聚焦于核心素养中的某个维度,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最终促进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下面以《社戏》教学为例,谈谈一孔之见。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

“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是其他三个要素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有赖于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对主题易于理解而语言训练素材典型丰富的小说,应首先从“语言”这一视角来设计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在梳理整合语言知识的同时,品鉴言语形式,习得表达技巧,掌握言语规律,提升言语品质,推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社戏》这篇小说语言精炼、质朴,不妨这样设计教学。

1.初读感知

(1)课文读起来充满童真童趣,又带有诗意,试找出一些句、段加以品味。

(2)从品读文末“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一韵味深长之笔入手。问:

①“真的”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②通常一个句子中破折号前面不再用标点,而本句“好豆”后面连用了逗号、破折号,有何作用呢?

2.研读理解,戏、豆的“好”与“不好”

(1)找出具体描写戏的段落,读一读,说说戏好看吗?

(2)找出具体描写豆的段落,读一读,说说豆好吃吗?

(3)“我”为什么觉得戏好看、豆好吃?其实让“我”感到“好”是因为什么?请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得之心而寓之戏(豆)也”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3.拓展延伸,掌握言语规律

“我”心中的“好戏”“好豆”,皆因一个“情”字。这种“情到深处不讲理”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比如,汪曾祺先生在《端午的鸭蛋》里说家乡高邮的咸鸭蛋最好吃,其实也是因为他深深的爱乡之情。你能从我们学过的文章中再举一两个类似的例子吗?

4.回归文本,提升言语品质

请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来表达“我”对平桥村“景美、人美”的难忘之情。

【难忘你】

难忘你的好,双喜/你的热情能干和无私/一句“写包票”/圆了我看社戏的梦/ _________

于是啊/平桥村、社戏、偷豆/便成了/我记忆里最美最美的永恒

这样立足于语言视角的设计,以“探究戏和豆的‘好’与‘不好’”为主线,从品读语言入手,逐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鉴赏、体悟语言的精妙,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促进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与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3]显然,思维发展与提升必须基于“语文学习过程”,即突出“语文性”,突出语言文字下的思维训练。若从这一视角出发展开小说教学,可从四个方面切入:

(一)从矛盾处切入

教师备课时,要善于发掘小说中的“矛盾处”,把“矛盾”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设计层级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求证辨析,训练思维。《社戏》中处处充满了矛盾:从整体上看,戏和豆的“好”与“不好”的矛盾。从局部上看,极偏僻的平桥村却是“我”的乐土的矛盾;极盼望去看社戏却一时叫不到船的矛盾;借到了船却不好意思叫大人同去的矛盾;“偷”豆却去“偷”自家豆的矛盾;六一公公自家豆被偷了“竟非常感激起来”的矛盾……小说正是通过这一连串的矛盾,彰显了至真至纯人性美、至诚至善的人情美和淳朴的民风。教学时,可以把这些矛盾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寻找、分析、辨识、推理、求证这些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

(二)从关键物象切入

小说往往借助一些具体可感的物象,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旨。如《社戏》中除了可从“戏”和“豆”两个物象切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物象,那就是“八叔的航船”。教师可以此切入,设计教学:先引导学生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航船的句、段,然后让学生仔细品读这些句段,体悟这些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在品读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领悟:小说正是借着“八叔的航船”,表现双喜之诚、之智,之勇;表现小伙伴的勤劳能干、组织能力之强以及对“我”的贴心照顾;表现了阿发的率真无私、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可以说,正是这艘温情的航船承载了作者温馨的回忆,展现了平桥村的风景美、人性美。这样抓住关键物象设计教学,既能引导学生构建起解读小说的思维途径,提升鉴赏小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从情节突转处切入

小说中情节突转表面看起来突兀,实则符合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学时,可从情节突转处切入,找出情节突转的内在依据,分析其内在逻辑,从偶然中读出必然,从现象中读出本质,读出情节突转蕴含的深意,读出人物的精神内核,读出文章的主旨。这样的解读思维模式,也便于学生从解读“这一篇”向解读“这一类”转化,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社戏》中写看社戏前的波折,看似有些突兀,其实是作者写作匠心所在。因为这样的安排,才能让读者更深刻地读出小伙伴们的胆大心细、聪明灵活、热情好客,才更符合作者叙事的内在逻辑。在分析情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问:

(1)作者为什么要写看戏前的波折?这一情节突转对于表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2)请运用情节突转法,赏析七年级课本中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谈谈课文是如何运用情节突转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的?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勾连前后文,从具体语句中找出依据,分析解读突转的前因后果,来训练学生的思维;第二个问题则着眼于巩固拓展、迁移运用,让学生从解读“这一篇”学会解读“这一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四)从叙述视角切入

小说的基本面是讲“故事”,但“故事”由谁来讲述、从哪个角度讲述是有讲究的,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是选择儿童视角还是用成人视角,叙述者不同,叙述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因此叙述视角往往决定着作品的价值取向 。《社戏》以“我”这一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温情地回忆了在平桥村与小伙伴们看戏、偷豆等生活经历,使故事充满了童真童趣: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快乐、“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得意、没船去赵庄看戏“急得要哭”的任性……无不体现了儿童的率性天真。再看那“偷豆”,由于采用的是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进行叙述,“偷”事成了“美”事、趣事;偷豆的、被偷豆的都成了“美”人,作者借着儿童的视角,谱写了一曲人性的赞歌,人情的诗篇。为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依次写了哪些事?是从谁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

(2)在“我”的眼中,双喜、阿发、六一公公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从人性、人情的角度思考,探究本文的主旨。

(4)通过视角转换,进行比较,体会本文选取儿童的叙述视角的精妙(以下任选一题)。

①请用母亲的口吻叙述“我”在平桥村的生活,想想表达效果与原文有何不同?

②请用第三人称叙述“偷豆”情节,想想表达效果与原文有何不同?

以上提问,从叙述视角切入,直指课文文本内核,进入有思维张力的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鉴赏、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选择儿童视角的艺术魅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维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3]落实到小说教学,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挖掘人物审美价值。小说人物形象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语),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基于现实加工的艺术形象,因而具有丰富的审美属性;二是叙述艺术的审美。现代小说并不追求情节完整性,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或“纵切面”,进行艺术化的加工、虚构,来反映生活的本真,来唤醒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小说教学不能局限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种诠释模式的教学,而要关注叙事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三是艺术化典型环境的审美。应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审美都必须紧扣语言文字进行。

《社戏》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1. 本文故事情节有迷人的摇曳之美,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梳理。

2. 平桥村虽“极偏僻”,却很美丽,请说说它的美表现在哪里?

3. 如果你有机会和双喜、阿发、六一公公交朋友,你最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 留白是小说常用的一种表达艺术。文中的八公公并没有正面出场,他借船给双喜一帮小孩去看戏,第二天发现船上的“柴盐”被偷用了,会有怎样的反应?请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

5.“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 ”中的“那夜似的”四个字能否删掉?为什么?“那夜似的好”到底指什么好?

6. 在你的童年记忆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温馨快乐的回忆呢?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个问题,从审美视角出发,紧扣文中构思美、风景美、人性美,引导学生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激活想象,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拾级而上,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作美,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

文以载道。语言文字是文化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立足于这一视角,“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涵泳语言文字,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扩大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3]落实到小说教学中,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创设情境,感受文化的魅力。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微视频,如电影片段、文化纪录片等,创设感受文化的氛围。

二是知人论世,关注文化背景。小说是作者根据时代特征和生活经历,融入个人情感思想的产物。其创作思想内容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小说,必须引导学生追本溯源,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探求人物生活的文化因素,这样有助于深层次解读文本的内涵,探究其中的文化意蕴,体味其中的文化情怀。

三是拓展延伸,纵横比较,来加深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就《社戏》而言,不仅“社戏”本身属于绍兴水乡特有的文化,而且内容上表达的是对“人性”的思考。鲁迅生活在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当时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许多人思想愚钝、麻木,毫无生气。作为受过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的文人,他选择弃医从文,目的是唤醒麻木的国民,重塑美好的“人”,找回美好的“人性”“人情”和淳朴的民风,作者笔下的平桥村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十分相似。

基于以上认识,可开设一节文化探究课:

1.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自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查阅《社戏》写作背景,初步感受鲁迅的人文思想。

2.导入:播放社戏片段,创设情境。介绍“社”字文化内涵及“社戏”的由来。

3.探究:(任选一题)

(1)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我”怀念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怀念天真纯洁的小伙伴;有人认为,这是一篇蕴含着自然、人性、人情等文化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2)“故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学作品中不朽的主题。《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几篇文章,都表现了鲁迅很深的“故乡情结”,请问: 鲁迅心中理想的故乡有哪些特点?

如此设计,既能让学生感受鲁迅的人文思想,加深对小说内涵的把握,又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唤醒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总之,要促进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教学设计必须聚焦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但在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教学中,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及不同单元目标,选择不同的视角,对四个方面有所侧重,但绝不是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单独实施,而是综合推进的。

猜你喜欢

平桥社戏小说
平桥豆腐羹,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
“天下第一菜”平桥豆腐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