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2018-04-02黄建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境词语素养

黄建清

(闽清县东桥镇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818)

词语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它虽然是最基础的教学,却常常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课堂教学中,词语的教学往往高耗低效,存在诸如脱离语境,集中解词;照搬解释,死记硬背;违背规律,学用分离等误区。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了“核心素养”,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必须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和强化。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语言文字的目标,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文章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找寻这块基石的过程,就是通过多语境、多形式、多手段的言语实践下,学会积累语言、整理语言、归纳语言,从而掌握汉语的特征与运用规律,最终形成个人的经验性、内化了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基于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词语教学,并让学生学以致用是首选良策。

(一)联系生活,让词语的内涵更丰盈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饱经风霜”一词,单从语言文字上看就是“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和斗争。”仅止于此只能算是低层次的教学。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请大家想一想,在旧社会,一个拉黄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子的?用几句话写下来。然后让学生交流。学生通过交流车夫的乱糟糟的像干草一样的头发、浑浊的眼睛、粗糙的皮肤、龟裂出血的嘴唇、拧成“川”字的额头……自然而然就在脑海中重现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接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饱经风霜’的人?”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词语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成功建构了一个“饱经风霜”的穷苦人民的形象。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透过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你看到了什么?”如此,将生活经验和语言文字完美融合,使学生进入到词语的意义世界和情味世界去体味、揣摩,“饱经风霜”才真正印在了学生心里。

(二)学以致用是教学的追求也是目标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会用。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降低了学习的要求却不自知。如《雷雨》一课中“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句,抓住“越来越……”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训练说话不是难事。但要达到什么样的层次,许多教师并不明了。有位教师让学生理解了“越来越……”表示了程度的加深之外,进行造句:“天气越来越热了”“爸爸越来越爱喝酒了”“弟弟越来越可爱了”。教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很明显,教师对于训练目标并不明确,以上句子只是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再现和重复。事实上,“越来越……”这个句式,教师要关注到两个有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变化,这才是重点。

又如“像……似的”“……像……”此类句式,二年级的学生就会写出“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而到了高年级,学生还是写这个比喻句。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追求答案的正确,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雷雨》中“越来越……”的句式,要想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标,可以这样引导:

这个句子中写了几样事物越来越……?(两样,闪电和雷声)

刚才几位同学造的句子有写到“两样”事物吗?(没有)

那把两位同学的造句连成一句呢?试试。

(“天气越来越热了,爸爸越来越爱喝酒了。” “爸爸越来越爱喝酒了,弟弟越来越可爱了。”)

读读,你们觉得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引导学生发现闪电和雷声之间的关系。)

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要写两个事物,它们之间还必须有关联!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新的增长。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获得能力的提高、素养的提升,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联系语境,理解到位

数学的思维训练是其学科的重点,了解题意事半功倍,语文何尝不是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其理论依据是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所以词语教学可以联系语境,在理解到位上下工夫,让思维与能力齐飞。

(一)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黑洞洞”“碰壁”等词,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果没有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等具体的语境,就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二)联系语境,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某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师生理解为孤单、孤独、孤零零。乍看似乎没问题,但细思量: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浩瀚的长江江面,怎么可能只有一艘船?那作者为何如此表达呢?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情谊深厚,一个“孤”字,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那种依依惜别深情,不是江面上只有一艘船,而是“我的眼里只有你”“你是我的唯一”!多么浪漫的情怀,一片深情托孤帆,满腔不舍寄江水!

(三)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不可替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的砍下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普普通通的一个“拎”字传神地表达出了小村庄的村民们随心所欲地砍伐树木的一种状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拎”的不可替代?可以让学生反复读文,拓展延伸,说说村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拎”起斧头?再给“拎”字换一个字来表达。通过读文比较,他们一定会深刻体会到“拎”的“唯一性”,以及这轻轻松松一“拎”传递出的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无知以及对树木、森林的漠视!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想象,形意创造

任何语言学习的过程,都会有意无意地激发学习者的审美体验,教师再加以有效引导,通过欣赏、评价、表现、创造,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就自然得到提升。而小学阶段的词语教学,尤其是高段的词语教学,教师更要让学生通过审美想象训练,进而实现形意创造的目标。

《鲸》一课中,生字“肺”的字形是易错点。但许多教师都是单纯地强调“肺”的右边不是“市”,而是一笔连下去,然后用红笔标记。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已经关注到了难点,也进行了突破。但从教学效果来看,照样“错你没商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的强化教学看似很重视,实际上并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没有把握汉字内在的形意特点,只是单纯地灌输,这样生硬的教学当然容易忘记。二是因为强调了易错的地方,形成了“错误强化”。学生没有记住正确的,反而因为教师不停地强调错的,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字是美的文字。特级教师林莘在关于“肺”这个字的教学时,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请注意,“肺”字容易出错,只需记住“上下通气,呼吸顺利”。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了“肺”字的易错点,同时也将祖先造字的自然之美、形象之美无痕地融合其中,可谓“四两拨千斤”。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循史而教,溯源解意

汉字的形义结合,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作为基石的词语承载了诸多的文化与传统,内涵与历史,精神与意识,深度与视野。因而,循史而教,溯源解意,让学生在词语学习的过程中,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理解、借鉴本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尤为重要。

常态课堂大多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的课陷入了模式化,使本就枯燥无味的识字更加刻板,失了乐趣,失了灵性,失了自主识字的原动力!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识字口诀:“一个日本人,提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排除口诀中的血腥成份,这样的教学科学合理吗?按此口诀,“照”字的“灬”,应该表示液体。但是,看看其他带有“灬”的字:热、熊、煮、蒸、烹、煎、熬……不难发现这些字都跟“火”有关。如果教学时能够从“照”字的字理入手,了解它的演变过程,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同类推理,不仅记得正确记得多,而且能够准确地理解汉字的意义,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教学“名列前茅”一词时,发现很多学生将“前茅”写成了前“矛”。确实,“茅”字的本义是指茅草,一种开白花的类似芦苇的植物,与名次靠前有什么关系?依据《说文解字》知道了“茅”字的引申义:古代楚国军队行军打仗的时候,打前哨的往往以茅草为旗在前探路,如遇敌情则举茅为号,通知后方部队。因此,“前茅”一词的引申义是举着茅旌的人走在最前面。[3]后来人们就用“名列前茅”这个成语指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所以名列前茅的茅是茅草的“茅”而不是矛盾的“矛”。

这样的教学从汉字的本义入手,关注到演变过程中的引申义,追本溯源,形象生动!这样的讲解有浓厚的历史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学生兴趣盎然。这样的教学,字词不再是冷冰冰的方块,而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力,令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语境词语素养
容易混淆的词语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找词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三)2
一枚词语一门静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