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假期实践作业的创新

2018-04-02魏碧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布置素养

魏碧霞

(古田县第二小学,福建 古田 352200)

假期本是学生梦寐以求的舒展个性、放飞自我的好时光。然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假期又是烦恼的:各科海量的作业和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兴趣班接踵而至,其中语文假期作业更是快乐假期的一道“硬伤”。许多学生都是以应付了事的态度来对待假期作业,有的甚至干脆不做。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其实与假期作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一是任务繁重,枯燥乏味。语文假期作业大都是书面作业。除了学校分发的一本《暑假作业》外,教师还总喜欢布置一些简单、机械的抄写性作业,如每个生字写一行,把新学期课文抄写一遍,完成多少篇日记、作文等。如此繁重而枯燥的假期任务怎能不令学生厌烦呢?二是不受重视,缺乏监督。对于内容繁多的假期作业,许多教师都是采取“冷处理”——大概翻阅了解作业后在班上做一个点评,根本没办法逐一批改订正;一些教师甚至就将上交的假期作业随手一放,连看都不看。家长们也是忙于为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培训班,而忽视了假期作业的督促和检查。

那么,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布置学生假期语文作业呢?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而,实践性作业应成为假期学生作业的“主角”。何为实践性作业呢?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性作业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相关体验活动。活动形式多样而富有变化,能够吸引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感官地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形成知识结构。[1]

一、文道统一,体现情感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但道德水准却出现滑坡。一些学校或教师狠抓教学质量,却忽略了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进行创新,在假期作业中增加情感性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进社会道德感,体现文道统一。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他们在假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志愿者行动,去社区、公园、景区捡拾垃圾,设计标语,宣传低碳生活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更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一篇篇图文并茂的环保小日记便应运而生;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我是特种兵”军事夏令营,体验部队生活,接受爱国教育和意志磨炼。有的学生参加夏令营后回到家,恍如脱胎换骨:早起早睡、扫地、洗碗、倒垃圾……再也不是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皇帝。而学生们有感而发写下的作文自然是真情流露。

二、手脑并用,体现操作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无论是学科特点还是学生的心理特征都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把过多重复性的书写性作业向操作性作业转变,尽可能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提高能力,发展思维。[2]

如今年暑假,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开展“种植养殖达人秀”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亲历开展种植或养殖活动,并及时记录各个阶段植物或动物的成长过程,拍成小视频,写下观察日记,并参加评选。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有的购买植物种子,寻找种植器皿,挖来有机肥料,精心种植植物;有的则互相传授经验,商量如何养小动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失败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把这种珍贵的体验记录在自己的观察日记中,即成为这个假期里最大的收获。

三、名著导读,体现阅读性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及言语表达能力。所以“海量阅读”“群文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材中的二三十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语文教师除了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外,更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以阅读性作业是假期作业中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的。

笔者学校近两年坚持开展假期阅读活动。每位学生都有假期阅读任务,从原有的“好词好句积累”到“阅读心得体会”“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展示等。如今年暑期,学校就以“诵国学经典,做书香少年”为主题,安排以下阅读活动:1.暑假期间,每位学生应坚持诵读积累国学经典,并按年级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一二年级每生至少完成两份以诗词经典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三年级以四季为主题,用诗配画的形式,制作读书笔记;四年级搜集摘录《三字经》《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认真阅读,并配上插图;五年级以诗改写的形式对古代经典诗词进行改写,或模仿写诗词,或将原诗进行创造性改写成白话文,或描写诗词背后的创造故事等。2.开展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同时附上各年级阅读推荐书目。

阅读性作业的布置,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从而利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

四、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贴近时代、呼应社会热点和主流关切的命题已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绝对无法适应当今的教育大环境,学生们必须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要改变传统假期作业的内容,还需要布置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具有时代性的作业。如可建议学生在假期收看一些优质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科技博览》等;历史题材专题片或由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电视中传播的不少的知识都是学校和课本学不到的,适当地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看电视,不但能传授以知识、经验,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布置一些与时事或社会热点相关的调查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假期作业也应该与时俱进。相比较传统的手写方式,QQ日志、微信记录、博客分享等不仅简单易行,记录方便,还可以使文字与图像、视频共存,使作业方式丰富多彩,内容美观大方,更受学生们欢迎。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QQ或微信分门别类地记录自己的假期旅游经历,选择精美的照片配上生动的语言描述,再发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与同学分享。一次次的单独作业是微小的,但是积累起来却是巨大的,一个丰富的班级素材库便形成了。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布置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课成为自主学习的催化剂——由微课在高二假期作业中发挥的作用引起的几点思考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假期作业不是给家长看的“面子活”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