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2018-04-02冯艳琴薛俊武
冯艳琴, 薛俊武
(1.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山西 运城 044000;2.运城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当前,多种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多元交织,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这些社会思潮中不乏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其不利影响不容忽视。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杂草就会丛生。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思想文化层面的问题要到思想文化上去寻找解决之道。大学生价值迷失、道德水平相对下降,一定程度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位”相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正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价值作为内核决定了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文化作为表现形式促进了价值的传播和维护”[1]。没有了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会失去传播的动力、以资维护的屏障。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不彰,大学生的认知度、认同度总体不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失去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文化基因被割断,历史理性也就不复存在。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命脉,二者在伦理道德追求上根本一致,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反之,优秀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现实依托,也将逐渐失去内在生命力。
二者的根本一致并不意味着毫无扞格的吻合、完完全全的赓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彼时价值观的文化范畴在此时社会未必适用。如传统爱国主义与忠君思想紧密联系,一定程度上爱国即为忠君,传统爱国主义是“大处爱国”,能御外辱杀敌寇、勤王辅政方是爱国。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是“小处爱国”,干出丰功伟绩为国争光是爱国,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也是爱国;又如传统孝道讲求“父母在不远游”、“亲亲互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今时代更加强调常回家看看、陪父母旅游、带父母体检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难免存在不合理之处。因而,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时代需求,“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契合”[2]。对彼时合理今时适用的要加强继承,对彼时内容狭隘但内核合理的要进行“解剖式”继承,对具有本质局限的文化思想必须坚决剔除,避免“续命式”或“招魂式”嫁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转化和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拉直拉稳“无害”与“适用”两条准绳。同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生动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维度的具体环节中。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内在生命力和文化魅力,“以讲仁爱涵养友善,以崇正义充实公正,以知礼数补充法治,以守信用支撑诚信”[3],有效提升文化张力,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凸显出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使大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在历史博物馆里、不是在旧纸堆里,而是在鲜活的现实中。
二、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夯实文化心理认同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抑或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都首先要解决文化心理认同问题。伦理道德教育难就难在认同上,不被心理认同的文化只会停留在单纯文化本身,而不会凝缩成价值观。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在夯实文化心理认同基础上用对力气、下足功夫。价值观自信嚆矢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兴盛的底气所在”[4],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牢牢抓住培育文化自信这一基本点。国家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培育文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定好方案、实施好计划,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落地、落细。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真正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也是高校担负的文化传承的职能需要”[5]。因此,要主动肩负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拓展课程教育体系,调整课程教学规划,立足校情,从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开设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比重,在丰富通识课《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古代优秀礼仪文化》、《古代优秀文化典籍选读》、《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孔孟之道与君子修养》等列为必修课程,深化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改变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唐诗宋词”“三百千千”的肤浅认识。此外,要大力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延展覆盖面,选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多个面向进行拓宽和拓深,如可开设古诗词、古代散文、古代音律、文字学、诸子百家、政治儒学、心性儒学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水平调整课程难易程度与规模。
“实现文化认同才能真正做到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价值观教育应有意识、有规划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融入进来,挖掘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校歌、校训、校纪校规等为载体,注重仪式教育,化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朗朗上口的口号、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喊口号、唱歌曲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染作用。高校还可定期部署开展校级、院级的“品诗词、读经典”、“纪念历史文化名人”、“纪念传统节日”等相关活动,并将活动参与情况纳入学生期末考评内容,激励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主动用心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因而要守好一段渠,自觉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来,找准契合点,将两者相耦合的内容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以收“加深理解,增强认同”之效。
三、以多元活泼的传播方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价值在于教化、感染、引导。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最终也回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要保持吸引力和内在活力,都必须实现文化主客体的“零距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人伦日用,注重对伦理道德的引领,这正是其不断保持吸引力、散发活力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引领社会思潮,引导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行为实践,也正是因为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减弱,重要原因就在于“距离感”。不少大学生把传统文化贴上了“晦涩难懂”的标签,认为传统文化是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是不知所云的“繁体字”,是脱离生活的“大道理”。因此不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如何能让大学生亲近、接受,成为必须要解决的掣肘难题。
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要以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开展。在纸媒时代,传统文化教育只能依赖书刊,教育内容较少、受众范围较小。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出现极大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它“构造了一个新的信息生产、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空间”[7]。在这个空间里,信息的生产、文化的传播被赋予新形式、新内涵。内容海量、信息爆炸、传递光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新媒体的出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良好机遇,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多“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高校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时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大学生的需求和偏好,大学生需求的多开、喜好的多开,反感的少开、无趣的少开,确保课程设置有的放矢、供需平衡。此外,还可多所兄弟院校联合开发“慕课”,借助新媒体极大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维互动。
高校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的单调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8]。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方式,把图片、视频短片、影视剧、音乐、纪录片等多种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在讲述优秀礼仪文化时,不但要对经典文献进行诵读和阐释,更要做生动呈现,可将电视剧《琅琊榜》作为教学素材,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还可以班级为单位,排演相关话剧或情景剧,为学生提供可资体验的文化场域。如孔夫子周游列国就可排演成校级话剧,让学生切身体会孔夫子坚持不懈宣扬仁礼思想的文化情怀。在讲述诸子百家思想时,可确定几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模拟诸家思想争锋交汇的情景,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了氛围。在或轻松或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游戏、网络、电影、旅游是大学生日常休闲生活的四个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找准方向,找好着力点,融入生活,占领大学生的生活场。可学习网游、电影、旅游的表现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从故纸堆中解放出来,实现大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零距离”。此外,发挥“两微一端”的信息传播功能,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设立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队,负责“两微一端”建设与管理。学校的官方网站和微博可定期推送相关内容,校长、院长可以录制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的视频,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在微博中积极与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微信群、QQ群应不定时的为学生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强师生、生生交流,确保有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有疑惑能及时得到解答。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得到彰显。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社校育人环境
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侧重于让学生“入心”,“入耳”是基础,“入脑”是重要环节,“入心”是根本。其教育目的不在于督促学生学了多少理论,背了多少经典,而在于激励学生认同、追求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教育,能不能入脑、能不能入心、能不能入行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学生的道德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行为规范没有得到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谈不上成效。其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单靠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是不足的,还应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不断开辟第二教育场。在第二教育场中,应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社校育人环境。
价值观的构建是通过多个文化情境、文化环境来实现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锻炼大学生的学习品格,促进智力发展和情感发育。“大学作为文化培育和熏陶的场所,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空间环境和精神氛围和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1]。高校应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以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传递出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物质场、生活场、学习场、休闲娱乐场、人文景观等文化硬环境中,如开辟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长廊,张贴标语和经典文献选摘,可在宣传长廊中放置电子大屏,流动播放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此外,还应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软环境中,贯穿到校风建设、校纪校规、办学思想、教学规划的全过程,如制定师生文明礼仪等。使大学生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教育是多种合力下的产物,社会是教育的重要一极。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在社会中受到教育的时间无限,且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况多变,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格外重视对社会育人环境的建设。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高校应结合承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创造机会,组织和鼓励大学生走进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教育。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请”出书斋,“把书本上的国学经典,中国好故事变成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9]。只有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生动呈现、在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有活力的、有引导力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接受教育、体验情怀,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