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民参与问题的探究
2018-04-02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衡量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高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越多,对我国民主化进程就越有利。就西方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民主化进程越快,人民参与度越高,公共政策制定水平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就我国人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的出现超过二百次,足以看出国家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重视程度,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更应该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各项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
一、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的相关概念
公共政策制定是指国家及政府或者其它相关团体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从而达到既定的利益,比如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住房、养老等问题都可以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包含以下几个阶段:“议程建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政策执行、政策评价、政策调整、政策延续、政策终结。”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起到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从而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公民参与的定义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如若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则可以增加该项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完善程度,从而提高民主政治进程,促进整个社会而发展。
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体系不完善
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人口特点之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并非是人人都能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只有委托一部分人民代表通过合法的途径传达意愿。这就需要人民群众通过一层一层去上级传达,而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最终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而传达人民群众利益要求时有些负责人不按照法律规程办事情甚至出现违规或违法行为,致使人民的意愿无法准确传达,从而制定的公共政策无法满足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该项政策无法实施。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信息透明化程度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在信息获得的方式也逐渐增多。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政府和国家在网上公示的政策信息越来越多,意味着公民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尽管就目前来说信息透明化程度相比之前高了很多,但是政策制定过程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所以在公示相关政策信息时仍会隐藏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导致政策信息不是全透明的状态,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无法准确了解该政策的各项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
(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意识薄弱
从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来看,封建主义思想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古代老百姓不得参政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由于我国的传统,大部分人的参政意识依旧很弱,甚至有些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政策制定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对于大部分人民群众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和国家的事情,所以对于政策制定积极参与的意识较薄弱。
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民参与问题解决措施
(一)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体系
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体系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民只有对各项政策信息有了充足的知情权之后才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更好的建议。还要完善民意调查制度,民意调查制度,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搭起了一座桥梁。只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各项政策的意见,才能更好的把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废除,从而制定出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政策。
(二)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积极性
政府可以在公共场所中增加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宣传或者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来。政府具有导向性,所以在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有指导性的作用。政府还可以制订一系列的政策来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活动的热情,提高责任意识。还可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制度,让公民参与更加民主化。
(三)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网络来缩短和群众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新媒体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新媒体的传播可以增加人民群众对公共政策制定信息的了解,更好的参与进来。只有不断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才能不断给予意见,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更好的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结语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一定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民主化进程,各项公共政策制定出来才更能反映出人们的利益和愿望,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和国家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更需要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意识。通过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国家变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