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学中体态语的艺术价值及运用
2018-04-02广州市民政局幼儿园
文/广州市民政局幼儿园 陈 娜
为了帮助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发智力、发展体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满足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除了重视语言手段与幼儿进行交流外,教师还必须特别重视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整体姿态等非语言手段与幼儿进行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在运用口语的同时,借助一些生动、具体的体态语手段,将表达付诸于幼儿的视觉上,给幼儿可听、可视、可感的生动、鲜明的美感。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幼儿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使幼儿与教师间达到心灵的沟通。
一、体态语在幼儿教学中的艺术价值
1.有利于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体态语在教学活动中对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幼情感交流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如果教师体态亲切、精神饱满,必将营造出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让幼儿乐于接近、乐于参与活动;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将给幼儿带来不可言喻的心理感受,将瞬间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
2.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体态语具备形象性、情境性、丰富性的特点,都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同时,体态语将幼儿视觉、听觉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传递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刺激幼儿的感官,使课堂中师幼双方产生积极的双向交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调节教学进度
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理解语言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因此,具备直观性的体态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产生生动的表达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使这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而且还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形象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印象。
二、体态语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1.仪表与姿态的运用
作为一名教师,仪表十分重要,它不仅体现了教师内在的精神风貌、修养,还体现了对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幼儿教师,大方得体的教学服饰和发型,是吸引孩子的第一个法宝。漂亮的衣服可以衬托出教师的容貌、仪态、风度和形体的美,同时能引起幼儿的美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美丽氛围中将注意力更集中在了老师身上,从而促进幼儿掌握了教学信息。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得体、漂亮的衣着发型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愉快的视觉享受,有时还可以充当 “教具”。当然,教师的服饰选配也要讲究艺术,应该体现出简洁美、质朴美的特点,不能太重打扮,服饰变化也不要太过于夸张,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教师的仪表固然重要,但姿态也不容小视。在幼儿教育中,言传身教很重要,教师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姿态,站姿、坐姿一定要稳,不可松垮、手脚更不能随意晃动,这样不仅看起来有精神、而且能给幼儿适度的威慑力,让教学活动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的气氛中收到教学效果。我们提倡 “以亲为先”的教育理念,要学会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尽可能地使教师与孩子的视线持平,否则面对 “高高在上”的老师,幼儿会感到害怕,不利于师生互动。
2.身体动作的运用
身体动作是人身体举止动作所发射的意念和情感,是借助手势语言和身体语言来完成的。教学手势语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它有助于强调教育活动中有声语言的重点,增强说服力,加深语意和语感,强化幼儿的记忆。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教师传递信息辅以手势,幼儿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语来联想有声语言,便会牢固记住学习的信息。由此可知,手势语言十分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手势语的表达效果明显,又较其它身体姿势更易变化、表演和引起幼儿的注意,不需要创设太多情境就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在教师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时,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由手势来承担。手势语言同时也是一种传达情感的通道,当幼儿受到委屈时,老师轻柔地抚摸她的小脸,用双手拥抱一下,能使幼儿情绪很快平稳下来,化悲为喜。但是手势语言的运用也要适时、适量、适度,并且自然得体、恰当准确。
除了手势语言外,身体语言的恰当运用,也能拉近教师与孩子间的距离。比如在生活活动中,特别是对待小班幼儿时,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起床给孩子穿衣这一环节,故意给幼儿搔痒,逗引孩子开心地笑,和每个穿好衣服的幼儿抱一抱、亲一亲,都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和幼儿一同传皮球、开火车等等,通过身体语言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同时通过师幼间的互动,促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3.表情与眼神的运用
丰富的表情和多变的眼神往往能传达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疑等多种内心情绪,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和眼神获知对方所要表达的意图。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 “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由此可知,教师的面部表情有多么重要,它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调节课堂气氛,传递教学信息等。幼儿园教学中最常用的面部表情是微笑,因为微笑是最好的非语言性信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如果面带微笑地组织教学活动,幼儿就会乐于参与。反之,经常绷着一张脸,没有丝毫笑容的教师就会让幼儿望而生畏,甚至生厌,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当幼儿有过失时,用微笑去谅解;当幼儿有进步时,用微笑去鼓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达感情进行交流的体态语莫过于眼睛的语言。幼儿常常能够在教师的眼神中找到某件事情的答案,这有时是有声语言所不及的。教师赞赏、鼓励、信任的目光带给幼儿以信心;批评、否定的目光则带给幼儿以警告、提示。比如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投注关心、鼓励的目光,这种探视性的目光可缓解幼儿的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对上课走神分心的幼儿,无需动口,只需以严厉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马上集中到你身上。眼神在交流中虽有神奇的作用,但它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要同面部表情、有声语言协调一致,才能收到较好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