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探析

2018-04-02胡一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苯酚高中化学化学

胡一猛

(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 277300)

信息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面临着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我国由工业化进入到信息化的的时代,一场新的革命由此诞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同时也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革新,促进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应及时引入和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下文就对信息技术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简要探讨.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通过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能够使教学更加的形象和生动,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进而激发起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一反应的过程及原理进行演示,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充分的对这一化学反应过程进行透彻的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互联网具有实时性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其中就包含与化学有关的各种新闻事件,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这些社会真实的化学化工热点新闻,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比如,某化工厂因为氯气泄漏而引发的爆炸重大安全事故,搜集该新闻的有关资料,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和图像以及声音功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在向学生讲解这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强化学生化学学习意识有效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比如,氯气泄漏是怎样引发爆炸事故的,当事故发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合理处置等等有关化学知识,为学生后续有关氯气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又比如,为什么铁会在空气中发生腐蚀现象,是因为铁与空气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反应,而电化学腐蚀有包含析氢腐蚀以及吸氧腐蚀两种,发生该两种腐蚀反应后最终都会产生氧化铁,但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单凭教师一张嘴的讲解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够将铁的腐蚀过程中快速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再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化学式这样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获得有效调动.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化学现象可见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对微观的现象进行演示、对化学变化进行模拟等,有效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微观学教学难题,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使高中化学教学进入到全新的境界之中,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微观结构和现象,看不见也无法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有关晶体类型的教学中,就可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出多种典型晶体的结构,这比以往单调的口头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在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通过Flash动画功能把两池中的电流方向以及离子流动的方向进行演示,使学生对这两池的区别以及工作原理一目了然,这种方法不仅利于学生对高中化学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读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带动了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有些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复杂,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一原理进行展示将会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解接触法制硫酸时,就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声形并茂的向学生展示出这一化学反应的真实画面,并且其中各个环节详细具体直观,画面中的沸腾炉所生成的SO2通过热交换器后进入接触室后变成SO3,而后再冲进吸收室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硫酸浴’,最后流出的就是冒着热烟的硫酸.这一过程形象的展示了这一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理,对学生的理解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思考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视频、图片、动画及音响播放等多种功能,依据化学教学实际需求创设相应的化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切实的去体会和感知,调动学生主动研究和思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表现出化学的微观世界,给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规律及概念提供良好的感性认识条件,有效解决和弥补了以往化学教学中口头讲解和演示实验的不足,使学生在创设情境中和观察更加形象生动知识后,更加容易的发现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继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联想以往学习知识,切实提升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苯酚性质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苯酚的化学分子结构式的动态模型,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后对苯酚的化学性质展开探讨,这时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就会回顾以往所学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进行对比和联想获得结论,由于苯酚结构式中包含苯基,那么就具备与苯相似的化学性质,可能会产生硫化和磺化反应,应该具备可燃性特征;又由于其包含羟基由此可推断应具备和醇相似的化学特性,那么就会产生氧化反应等.而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这时学生的探讨达到高潮,学生经过探讨和思考后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把苯酚和金属钠放在一起加热.一些同学想到由于固体物质之间接触面积较小,影响实验效果,那么就采用苯酚水溶液的形式进行实验等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发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使学生探讨的内容源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并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实验过程真实的模拟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和体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通过运用多媒体信的文字、图像、声音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对化学课程记忆深刻,同时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不仅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氛围,还增添了教学的活力,有利于高效教学课堂的打造.

猜你喜欢

苯酚高中化学化学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