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虚假需求”的积极效应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主权者霍布斯马尔库塞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030)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这本著作中提出良一个系统且有亮点的理论——“虚假需求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引发诸多学者共鸣,国内外学者纷纷借助该理论针砭时弊,分析当下社会中各色典型社会现象,其中不乏基于“虚假需求”理论来矫正社会仇富心理抑或者是用于分析“炫耀性消费”或女性先飞行为。总之,对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的价值给予良可谓一边倒的赞同和认可,并用作自己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理论依据和支撑。

笔者本文写作的目的并没有试图偏激否定或批判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目的,甚至笔者也十分认同“虚假需求理论”在发达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倡导重新发现人本身真正自我价值,回归人本心的这种呼吁和努力,并且对于在批判和揭发西方愈发不合理的变相极权主义统治方面,赞赏马尔库塞学者独到的思考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反思。

但是,笔者的拙见认为,我们在学术交流探讨的过程,不仅要有肯定的向度,同时也不应丧失否定批判的思考向度。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指出马尔库塞“虚假需求”存在本身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及虚假需求理论在建立国家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积极效应。总之,笔者尝试挖掘虚假需求它也会有的一些不可忽视抑或者说不可否认的积极方面,其间如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是断章取义之处,烦请老师多加批评指正。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高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同需要:一类是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即高级需要,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而在马克库塞《单向度的人》这本书中,他认为人类的真实需求是“具有那些无条件地要求满足的需要,才是生命攸关的需要——即在可达到的物质水平上的衣,食,住”,那么虚假需求则是与人类生存无关的需要,由此看来,如将马尔库塞关于真假需求的观点置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阈中,我们不难得出:马尔库塞所认为的真实需求即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低级需要,也是最基本关乎人生存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那么笔者是否可以认为,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即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包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为这些需要均与人最基本的生存无关,而马尔库塞在批判虚假需求做带来的危害过程中,也间接否认良人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笔者认为虚假需求理论应受到否定和批判的一个方面。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更高层次的追求,这两个需要所具有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上进,而不是止步于低级需要,从此停滞不前。

另外,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程度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在发达国家,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这点与马尔库塞的所批判的虚假需求是源于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具有契合度的,从而从侧面肯定马斯洛的“高级需要”与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在内容上具有一致地方的合理性。而恰恰也是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科技发展水平越高,文化及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对外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越强烈。而促进实现这两种需求的上进心反过来也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马尔库塞对虚假需求的批判是否有扼杀这股推动经济发展力量的可能呢?

(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对于我们应当如何达到这种高峰体验,有试验证明,当人呆在及其漂亮高级的房间里,比如马尔库塞口中的“错层式家庭住宅”,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即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处于较好环境中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显而易见,在马尔库塞的“真实需求”看来,人只需“致力于满足生命攸关的需要”,“较好的环境”或是“错层式的家庭住宅及厨房设备”都并不在真实需求之列,那么,在这种处境下的人们应该永远也无法体验马斯洛口中的那种“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种得失也许在马尔库塞一味批判“虚假需求”的过程中未曾考虑到的。如若虚假需求中的那些外在的物质载体可以帮助人们去接近这种高峰体验,并最终享受到自身存在的最佳状态,那么笔者认为虚假需求这方面所能具有的积极效应不应被忽视。

二、霍布斯的自由主义思想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这本书中,为“虚假需求”界定过一个严格的定义:“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即意味着“虚假需要”其背后的决定主体是社会统治阶级而非个人自主的本身。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那样:“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来回答,……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简言之,马尔库塞主张只有是出自个人真实意愿出发的需要才是真实需要,受外力支配而形成的即为虚假需要。

霍布斯在阐发其自由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曾提出在政治国家产生之前的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其中每个人都是孤立的存在,“他们的行为决定于其本性,即自然的欲望,虚荣,恐惧和自利”,人最终的目的是寻求快乐,逃避苦难,实现自我保存。人具有天生的自然权利,可按自己的意愿采取一切自己愿意的手段自由行事。通过理解马尔库塞对于“真实需求”的定义,我们不难理解霍布斯语境下,这种自然状态中的人本身多具有的自然权利及其由此所采取的一切行动所满足的应是人本身的真实需求。但霍布斯进一步指出,虽然拥有自然权利是不容置疑的,但如若放纵这种自然权利,不但不能实现保存生命的最终目的,反而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各自为战的战争状态。由此,社会契约的出现和国家社会的起源开始有了必要性,合理性。人们为了自我保存,必须通过一项社会契约,由此所有的人需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而同等置身于一个主权者的统治之下,国家和社会也由此而合理出现并持续存续下来。由这种契约产生了一个凌驾所有人,拥有所有权利而不受限制的主权者。在国家或社会的统治下,人们很难在如原初状态在追求自己的真实需求,而由社会统治者从外部强加的虚假需求也是人们为实现自我保存于社会稳定和平理应付出的代价。而对于这个问题,霍布斯学者还从“国家自由”与“臣民自由”亦可称为“个人自由”的角度进行了说明。

首先,他强调国家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不可混淆,否则个人就会假借个人自由的名义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从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为此他非常不赞同古希腊民主政体的做法,因为他混淆了国家自由和臣民自由的界限。他说:“任何东西所付出的代价都不像我们西方世界学习希腊和拉丁著述所付的代价那样大。”其次,霍布斯认为国家自由对臣民自由应该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这种限制程度在经济领域就显得相对宽松许多。他在《利维坦》中提到:“臣民的自由只有在主权者为对其行为加以规定的事物中才存在,如买卖或其他契约行为的自由选择自己的住所,饮食,生业,以及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教育子女的自由等都是。”这些被认为是经济领域上的自由,人们有相当的活动余地,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时资产阶级要发展经济的愿望,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最后,在二者关系上,霍布斯最精彩的一笔就是他坚信臣民自由对国家自由同样有着重要的限约作用。就是国家一旦抵触了人们在放弃自身权利时签订契约的根本宗旨——保障自身的自由权利的原则,人就有自由拒绝服从主权者。

究其原因,用霍布斯的话说就是:义务、服从都是基于保护,主权者一旦丧失对公民保护的能力,则人们对之所负服务的义务也自然就取消了。这里霍布斯把臣民自由提升到了可以与国家自由相抗衡的地位,继续坚持了人为本位的思想,甚至有了某些主权在民思想的萌动。个人为了维持国家稳定的秩序,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以保证国家自由的实现,这也意味着“个人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服从“社会需要”,如果从虚假需要指从外部社会统治者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需要的这个释义出发,那么笔者认为虚假需要的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所以笔者斗胆认为,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的虚假需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如果虚假需求具有这层面的积极效应,那么也就不应蒙受一边倒的批判,甚至呼唤虚假需求向真实需求的回归。对真实需求的呼唤应当视其所在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而定。在原始社会,人人都为自身的真实需要而活着,不会受到虚假需要的蛊惑。但如今,社会和国家的出现,似乎已经不再有那么肥沃的滋润真实需要的土壤,要想有国家,就不可能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为个人需要而活着,国家的存在意味着,个人的需要有时应该为了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牺牲让步。如若马尔库塞坚持批判个人需要被移植成社会需要,那笔者认为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善有效。

三、总结

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认为其是一种与人生存无关的需要,认为真实的需求仅是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如若按此说来,不免有否定一切奢侈品等高端行业价值及其积极意义的嫌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本身拥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虚假需求忽视高级需要会给人本身带来的诸多激励激发潜能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利于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而霍布斯等西方学者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和国家起源说,也从一个全新层面阐发了建立一个国家社会所需要个人牺牲的方面,这也为由社会统治阶级所强加的虚假需求找到了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效应。而以上这些方面正是笔者试图以一种批判视角揭示的虚假需求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积极作用方面做出的努力。但这些也绝不意味着笔者否认了马尔库塞提出该理论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反思所具有的不可抹杀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主权者霍布斯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主权权力与主权运用之间的分离
卢梭作为极权主义起源的理论性批判
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内涵与启示
法治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对奥斯丁法律概念的再认识
论施特劳斯视野中的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