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研究
——基于广州市制造业中小企业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评价企业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湘潭 411201)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小企业(就业人数249人以下)被视为欧盟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器。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就业》报告称,在2003至2016年间,中小企业内的全职雇员数量几乎翻番,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例从31%上升到35%。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并不是传统的国有企业,而是农村的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这两类最典型的中小企业。从2014年开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多地的中小企业,不断传出破产,倒闭的传闻:诺基亚东莞工厂关停,万人大厂普光停产,东莞圣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失联等等。这些倒闭大潮,凸显了中小企业自身在发展中的劣势: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经营管理落后,存在高耗低效、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随着人口等红利的消失,仰仗低廉的人工、政策红利、松散的环保要求才得以发展的作坊式工厂,经济环境一转变,只能挥泪退出市场。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内因的问题。因为在形势好的时候,有破产死亡的中小企业,在形势差的时候,也有逆流而上的中小企业。内因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应练好内功,在环境起伏之时,变危机为时机。

二、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及可持续发展,并使这一过程中的意外最小化,同时内部控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上市公司来说,内部控制有重要作用,对未上市的中小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很不到位。在权责分配上,许多企业由于老板直接插手部门工作,导致部门功能无法发挥。在企业文化上,盛行面子和口头文化,以实用主义对待员工,导致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在风险管控上,以买卖心态做采购,不能开发优质供应商;过分以市场为导向,没有稳定的客户源。在生产流程等具体的控制活动上,采购不受监控,仓库管理混乱,车间物料管理失控。在信息沟通上,老板与下属缺乏沟通,部门各自为政,严重损害企业公司利益。在内部监控上,缺乏有效的稽核机制,关键控制点问题长期存在,管理者和员工视而不见。这样的企业,在宏观环境唱好情况下,还能生存和发展,一旦经济环境恶化,就会消弭死亡,根本无还手之力。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到了亟需整改的地步。得控则强,失控则弱,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笔者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框架,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尝试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发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控制环境。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创立者是投资人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控制环境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大企业是没有差别的。COSO认为控制环境对企业的行为架构,目标设立及风险评估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公司上层的价值观,对基层员工的行为取向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把企业仅视作赚钱的工具,以商业投机心态处理内外关系,缺乏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基于此,本文对控制环境的评价聚焦于:①企业是否提倡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公平公正氛围;②企业是否存在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内部培训机制,和激励计划;③企业是否有追责机制和明确的职务说明;④企业是否有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⑤企业是否存有法律顾问和重大案件备案制度。

(二)风险管理。COSO提出技术的变化,客户的需求,竞争,法律法规等都是可能影响企业前进轨迹的风险。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创业者首先关注的是生产订单的完成,而对于是否有优良的供应商,能否培育稳定的客户等风险则关注很少,只要有钱赚,创业者们就很难静下心来评估企业面对的风险。这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短视行为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隐患。因此本文对风险管理的评价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是否建立客户沟通反馈机制,有稳定的客户源;②企业是否建立了供应商选别和评级制度;③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经理是否具备相关资质;④企业基层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指为确保管理层指示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它们有助于保证采取必要措施来管理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以及职责分工等。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所应具备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因此本文关注:①企业是否有生产标准和品管标准,重视一线员工智慧;②企业是否建立了物料排查制度,订单管控制度和横向管理制度;③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经理是否具备相关资质;④企业是否有定期盘查资产制度。

(四)信息与沟通。COSO认为中小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雇员的沟通比大型组织要容易很多,因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层次少,总裁更容易接触到,内部沟通通过总裁和主要经理所参加的日常会议就可以实现。本文认为,中小企业更应该关注管理层和基层的互动以及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准确的数据信息。信息与沟通评价指标为:①企业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对账号密码等作出规定;②企业管理层是否接纳基层意见,基层是否愿意向管理层提建议;③企业是否收集到准确的产线数据以及信息防泄漏措施。

(五)监控。笔者调研得知,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稽核和对问题的彻查整改,因此本文将焦点放于稽核制度和缺陷整改上,相关评价指标为①企业是否建立了稽核制度,应收账款和制造成本监控制度;②企业是否就发现缺陷的真正原因进行整改。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对于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多是侧重于企业具体的生产管理动作,而非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权制衡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要求。在现今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的是泰勒时代的“标准化”“流程化”的问题。对待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不应该人云亦云,追风赶潮,必须立足于实际,才能切实提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5-61

[2]陈关亭,黄小琳,章甜.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及应用[J].审计研究.2013(6):93-101

[3]孙光国,李冰慧.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2):95-101

[4]曾伟.中小企业生存调查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文版)[M].2013

猜你喜欢

评价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