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管理制度核算

(1.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2.晋能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2)

一、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要求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改革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同样为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供给侧改革对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建立良好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优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及时监测企业内外管理风险、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企业核算监督等方面。其次,供给侧改革对综合性会计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要求下,鼓励创业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所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企业间争夺的一种新型资源,由此便导致企业对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供给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先进的市场理念。在传统成本管理理论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由此成为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为了更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企业更加强调通过控制进行节约。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通过“节约”来进行成本管理,是极其消极的,且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且长期以来,多数企业都会将成本管理作为财会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企业的成本、效益都应当由企业的高管和财务部门负责,而与其它生产者、销售者等无关。这种将成本管理与企业中部分人完全割裂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此,成本管理观的落后,使我国中小企业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成本管理制度不科学,缺乏核算与监督机制。纵观我国中小企业不难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缺乏成熟的核算监督机制,令财务管理工作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财务工作人员也只能根据经验办事,这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观性较为严重,这种主观性表现在成本管理制度的随意、易变、不规范、不科学,这就为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我国现代经济起步较晚,所以在传统观点中,从国外引进的就是好的,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纷纷照搬国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希望使其得到发展,但我国中小企业忽视了这些成功经验在我国的可操作性,如此生搬硬套不仅无法使中小企业得到良性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

(三)管理方法不科学,过于传统单一落后。从整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依旧不科学,过于传统、单一、落后。其主要原因:一是成本管理观念的落后。很多中小企业不尝试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依旧将陈本管理的终点局限于成本管理工作的事中和事后控制。二是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落后。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多是针对成本管理的单个环节,无法形成一个相互连接、循环发展的闭环。两个原因在中小企业内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阻碍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性成本投入。对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其组成人员单一、人员调整较为频繁,人才的流失使中小企业无法重视人才战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成本有限,无法冒险做不确定的决策,也无法尝试风险较大的成本管理改革。因此,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不符合供给侧改革,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发展止步不前。

三、供给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先进的市场理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纪元,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为了适应供给侧改革,中小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树立市场理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树立市场理念。中小企业可订制成本管理目标,将该目标逐项分解为各指标,并分配到各部门,甚至明确到每一个员工,使企业全体人员树立良好的市场理念,积极投身于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的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意识。中小企业可将成本管理理念层层渗入,形成企业成本管理文化,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陈本指出、减少资源浪费。

(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核算监督机制。中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核算监督机制。首先,中小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应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落实成本管理,建立起完备的成本管理制度。其次,中小企业要加强核算监督机制,建立规范的核算程序,建立内外联动的监督机制,将核算监督覆盖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定期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审查。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起动态的成本管理机制,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要求不断对其进行改良完善,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

(三)更新成本管理方法,取得有效竞争手段。中小企业应当积极了解、学习、引入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使之适于自身。抛弃落后的成本管理方法,顺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日常成本管理中,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面联动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由此取得有效的竞争手段。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朝着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适应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四)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引入培训高素质人才。人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保障,而供给侧改革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引入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首先,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引入专业化人才,摒弃“家族式”的成本管理理念,优化团队人员结构。其次,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因此,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战略,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加强其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帮助其更新、学习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以此提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更好地使企业适应供给侧改革。

(五)分析利用供给侧,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充分了解并利用供给侧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就要求企业增加自我身的学习能力,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大创新性投入,对企业自身的产品技术、成本管理制度、方法进行改良,由此形成本优势战略;中小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供给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整合,放弃已无价值的产品、流程、方法等,形成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实现企业内部的优胜劣汰,由此有目标的增加必要成本投入、杜绝不必要成本投入,从而提高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逸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6(29)

[2]赵赟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突破[J].财会学习,2016(16)

[3]戴正龙.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之道[J].经济管理者,2016(24)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管理制度核算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