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溯源
2018-04-02刘晋飞
刘晋飞
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溯源
刘晋飞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广东 东莞 523083)
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就必须从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去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发展脉络。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溯源,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化、扶贫脱贫和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思想与实践经历,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的地方实践。
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实践溯源
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学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新时期社会建设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紧紧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要科学、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就必须从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去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发展脉络,这就形成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溯源命题。
细心研读《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和《之江新语》等著作,发现从正定、福建到浙江的二十五年的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教育文化、社会治理以及民生建设等方面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为依据,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建设思想。应当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教育文化、妇女儿童、扶贫脱贫和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之中,这些领域是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实践面向,同时也形成了本文的逻辑架构。
一、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正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执政时期,非常重视群众利益、性别平等、教育文化事业和尊老等工作,初步形成了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等方面的认识和思想。
(一)重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到正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座谈、进村入户,虚心向每一位同志请教。通过调研很快发现,这个全国闻名的高产县竟有不少农民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吃饭问题是解决正定问题的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高征购造成了正定农业结构比例失调,必须及时纠正。习近平总书记和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一起跑省进京,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1982年初夏,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后,决定把正定粮食征购任务减少2800万斤,初步缓解了正定农民口粮紧张问题。
老百姓吃饱了,还想富起来。要从根本上贯彻中央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精神,还必须在解放思想上做文章,找路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讨论、反复研究,确立了“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决定在经济落后、生产条件差、农民生活水平低、离县城较远的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1983年1月,正定下发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办法,提出土地可以分包到户,承包后5年或更长时间不变。在经营管理上,坚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广,在河北省开创了先河,由此奠定了正定经济腾飞的基础。
(二)重视教育文化事业,保障教师权益和群众受教育权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富国强兵之路,人人有责,必须抓好。”在1982年12月27日的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在我们许多地方、许多领导同志的头脑中,轻视文化、教育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严重存在着。”面对“全县仍有3590平方米危险校舍,11000多名学生趴水泥板、土坯台上课,4万多名学生自带凳子。有些地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很差,民办教师的待遇也不落实”等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消灭危房;整修门面;购置木制课桌凳,全部换掉水泥板、土坯台;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落实民办教师待遇”[2]等四条具体实施意见。198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教育要改革,要改而不乱。根据这一原则,县里将民办教师工资列入干部工资序列,较好地解决了民办教师待遇和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民办教师深受鼓舞。县里还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考核制,打破铁饭碗,全县2985名专职教师中有2833名达到了聘任资格,增强了教师队伍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三)重视妇女儿童权利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在1983年7月的全县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上,他指出了当前基层社会中存在生女孩受虐待、寡妇继承财产受干涉、自由恋爱受干涉、遗弃女婴、女职工受侮辱等不公平现象,认为“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视若无睹。”同时提出“要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宪法、法律,使人民群众知法、依法,自觉同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斗争,共同维护国家赋予妇女儿童的权益。”“要进一步做好培育和保护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改善和丰富儿童、少年文娱生活,大力兴办为儿童、少年服务的福利事业。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办好托幼园所、少儿辅导站、妇婴保健站等,使我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3]
(四)重视老干部队伍和“尊老”工作。1982年6月,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4]切实肯定了老干部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同时指出了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对老干部功勋认识不足、感情缺乏、认为照顾老干部是一种“负担”等等极其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提出了深入宣传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离退休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作用和加强领导,健全老干部工作机构等四项有效举措,从根本上保障了老干部的权益、地位和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青年干部的“尊老”教育,他明确指出“中青年干部尊重老干部,是实现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的重要条件”,“‘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中青年干部更应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提出了中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老干部的坚强党性;要继承老干部的优秀品德;大力发扬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和热情照顾好老干部的晚年生活”等具体要求。[5]上述工作事迹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群体的关怀和对老龄事业的重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公平对待老干部群体的重要思想。
二、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福建实践
在福建17年主政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主要体现在重视群众利益、民族团结、脱贫扶贫和“三农”问题等领域。
(一)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的如何,更要看你做的如何。不光听‘唱功’,而且还要看‘做功’。”因此,干部的基本功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6]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群众信访工作,他指出“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我们一些同志不能老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是要积极想法设法,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努力为他们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7]
将人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群众利益保障工作。面对福建人民的食品安全、耕地污染、农副产品有害物质超标和食品后续污染等涉及民生保障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打响了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的第一战,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着重指出“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推进食品领域治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省政府建立起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打破部门藩篱,统筹推进,逐步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各部门真正形成合力,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重视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少数民族的稳定与繁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作,是体现社会主义权利公平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工作,从福建实际状况出发,他指出“福建闽东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畲族同胞有十几万,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40%,占全省畲族人口总数的70%。这是闽东地区的一个特殊情况,也是闽东民族工作的一个特色。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基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较为落后、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较少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他进一步提出“要充分认识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意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执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战略方针的指导思想;从战略高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工作的领导”等五方面的要求,[8]为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工作指引,切实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
(三)重视脱贫扶贫、教育公平等工作。如何引导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的议题,从从政经历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从贫困工作所要求的干部作风、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和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脱贫扶贫的独到见解。比如,“乡镇企业在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治理整顿的逐步深入,乡镇企业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9]因此,必须加强对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扶持。在建设农村党组织和加强脱贫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10]在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我们要正确认识脱贫致富与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正确分析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和现实: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调动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要立足于实际,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11]
在注重经济贫困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教育方面的贫困问题。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上存在‘马太效应’: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所以,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因此,办教育应该把握出发点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走一条合乎当地客观实际和需要的办教育的路子。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教育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把数量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体目标,就是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12]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问题上的深入思考和创新。
(四)重视“三农”问题,夯实发展基础。1990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宁德到省会福州工作,进一步形成了对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其中关于“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思路和部署。针对农业工作,在1996年8月20日全省农办(农委)主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兴、百业兴;农业衰、百业衰;农业萎缩、全局动摇”,强调突出农业工作在整体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下,在2001年福建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根据市场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提出建设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战略思想。关于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尤其要重视探索多渠道就业门路,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途径”。在农民生产生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着力抓好‘五通’‘五改’和绿化的基础上,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培育农民讲卫生、学科学、树新风的文明习惯”;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通盘谋划、同步推进,强调“如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不能增收入、集体不能增实力,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无效益的和虚假的。”[13]此外,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关于深化“三农”改革的战略举措,比如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建立全省山海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对口帮扶制度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等。从中可以看到,福州工作期间随着对“三农”问题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思考逐渐从微观实践上升到宏观战略,初步形成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和工作布局。
三、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浙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工作领域的拓展,对社会建设的理解和实践上升到更高水平和层次,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建设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群众工作、三农问题和社会治理等方面。
(一)注重群众工作,保障群众利益。从领导干部自身职责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他进一步指出“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喜大师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情,赢得万人心。”[14]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来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对领导干部来讲,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有政绩。”但是,“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15]同时,他还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给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
(二)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困难群众。在对待“三农”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见解,比如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五个务必”、从“两种人”看“三农”、重中之重是“三农”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农问题不仅事关农民利益,而且事关全局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三农’论‘三农’,已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才能切实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也就是说,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6]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且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引。在对待“三农”问题的思想引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务必”: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17]“五个务必”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从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改革开放和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开创性地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待困难群众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从思想层面把关心困难群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着重提出“帮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除了要不断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外,还要建立面对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
(三)强调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21世纪的前十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中央到省市进一步认识到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他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领导干部政绩观、和谐社会理念与本质、社会发展理念、基层信访维稳等多方面,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战略。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经济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两手过硬’,学会‘十指弹琴’,把建设平安社会、促进和谐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好这方面工作,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18]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和谐社会的理念统一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把加强政府管理与推动社会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19]在和谐社会的法治属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法治通过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来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法治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保障,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20]
综上,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利益、教育文化、妇女儿童、扶贫脱贫和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之中,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梳理,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的地方实践。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6.
[2][3][4][5] 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5、58、3、179.
[6][7][8][9][10][11][12]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3、60、115、113、159、148、172.
[13]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N].人民日报,2018-01-19(01).
[14][15][16][17][18][19][20] 习近平.之江心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6、52、43、102-107、52、131、204.
责任编辑:林淑周
D61
A
1674-1072(2018)02-059-04
2018-03-20
本文系2016 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 ”(16ZZD018)的阶段性成果。
刘晋飞(1982-),男,山西太原人,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