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分析

2018-04-02李晓峰宋卫东

关键词:出血量内镜腹腔镜

卫 星,李晓峰*,宋卫东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腹部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在临床治疗中,胃间质瘤较为常见,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间质瘤治疗中[1]。为研究分析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间质瘤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年龄32到78岁,平均年龄为(59.08±4.32)岁,女14例,男16例。实验组年龄31到77岁,平均年龄为(59.32±4.20)岁,15例女,男15例。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均进行上腹部MRI及增强CT检查等,明确肿瘤侵及深度及肿瘤位置。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切除,进行腹腔镜探查,确定患者肿瘤位置及大小,应用Endo-GIA契形切除。实验组患者进进行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治疗,可为腹腔镜辅助胃镜手术,胃镜辅助腹腔镜手术。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5.32±16.40)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80±18.0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09±1.12)天,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50±2.5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12±18.09)分钟与(128.30±20.12)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 45.80±18.09 10.50±2.50 128.30±20.12实验组 25.32±16.40 8.09±1.12 110.12±18.09 P<0.05 <0.05 <0.05

3 讨 论

胃间质瘤较为常见,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间质瘤治疗中。相关研究表明,单纯内镜与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并不理想,腹腔镜无法探查定位到较小的胃间质瘤,若胃间质瘤直径过大,位于胃底等部位,内镜操作要求较高,易发生出血及穿孔等,还可造成肿瘤残留[2],影响临床疗效。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治疗能够准确定位患者肿瘤,观察肿瘤切除情况,是否出血,提高治疗安全性,避免发生出血等并发症,准确切除肿瘤,疗效良好。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5.32±16.40)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80±18.09)ml,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09±1.12)天,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50±2.5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12±18.09)分钟与(128.30±20.12)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应用于胃间质瘤效果显著,预后效果良好,创伤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手术(腹腔镜、内镜)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出血量较少,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1] 陆玉长,胡 浩,周晓俊,毛忠琦,黄之龙,等.内镜、腹腔镜及其联合应用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2,38(13):1588-1590.

[2] 许 威,李三党,韩晓鹏,李洪涛,孔延龙.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93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4:436-439.

猜你喜欢

出血量内镜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