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2018-04-08孙荣金
孙荣金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中心卫生院,河北 承德 067602)
肺炎是小儿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类疾病,其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小儿患者中,而引起小儿肺炎最为常见的原因为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由于小儿自身抵抗能力较弱,如果在发病后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可能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对本院患儿展开实例研究的方式,探讨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小组1中有患儿14例,男女比例为8∶6,年龄6个月~2岁8个月;小组2中有患儿14例,男女比例为7∶7,年龄7个月~2岁9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症状等方面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在研究中所有患儿都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其中小组1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天为患儿输注一次,每次将0.4 ml/kg的喜炎平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溶液之中;小组2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也同样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天为患儿输注一次,不同的是每次将15 mg/kg的巴韦林注射液溶入0.5%的葡萄糖溶液中[1]。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都以7天时间为一个治疗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同时统计两组患儿临床主要特征消失时间,以此展开对比分析,判断两组药物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的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信息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2]
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小组1患儿在治疗有效率上面明显高于小组2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小组1患儿接受治疗后发烧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都明显少于小组2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
肺哮啰音消失时间(天)小组1 14 4.52±0.72 3.55±0.83 5.04±0.56小组2 14 7.48±1.03 4.32±0.89 7.71±1.21组别 n 咳嗽消失时间(天)发烧消失时间(天)
3 讨 论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小儿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目前针对这类型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出现特效的药物。在喜炎平注射液中主要以穿心莲内脂总脂磺化物为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药西制药物,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上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之中,小组1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组2患儿,且小组1患儿的发烧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都明显低于小组2患儿,而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3]。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相较于采用巴韦林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1] 刘江平,刘铁民,朱 丹.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3):334-335+338.
[2] 黄艳春,毛开新.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1):58-59.
[3] 王荣山,金洪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04):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