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才,建机制,出成果
——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做法与经验
2018-04-02◎武骏
◎武 骏
近年来,民革安徽省委会团结带领全省各级民革组织和广大党员,根据民革中央 “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坚持一手抓人才,一手抓机制,推动了参政议政能力的显著提升,实现了参政议政成果的量质齐升,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管齐下,建设参政议政人才队伍
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人才是关键。民革安徽省委会从人才的吸收、发现、培训、使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吸收人才。参政议政作为参政党的基本职能,能否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参政议政队伍,是参政党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关键。为此,民革安徽省委会在工作中把组织发展和参政议政工作紧密结合,把发展重心放到有效改善人才结构、切实提高参政能力上来。在注重政治素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有一定社会影响和代表性、具有专业特长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加入民革。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还主动上门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发展工作。先进的人才观念和具体举措,从源头上保证了高素质参政党的建设。
第二,发现人才。梳理掌握现有的党员中哪些人的参政议政能力较强,在哪些领域参政议政能力较强,是了解全省民革参政议政整体能力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把拔尖的人才发现出来,民革安徽省委会根据民革参政议政重点领域“三农”、社会法制、对台工作,分门别类建立了参政议政人才库。人才库成员来源有三:一是各级组织推荐一批责任心强、积极性高、专业能力强的党员;二是省委会参政议政部和组织部联合,对广大党员基础情况进行一轮梳理,选出一批符合条件的党员。三是根据党员报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情况,积极发现人才。将那些积极性高,报送信息质量高的党员,纳入人才库。人才库建立后,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组织有新的优秀人才,仍可以继续向省委会推荐,保证了人才库不断有新的血液。人才库的建立,对集中全党智慧,发挥民革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提高安徽民革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三,培训人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我们的建言献策不流于一般的泛泛空谈,使建言可资可鉴、立论可行可用,真正能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民革安徽省委会五年直接培训参政议政骨干500余人次,同时把参政议政内容纳入各级新党员培训,通过各类参政议政培训,努力提升整体参政议政能力。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培训有以下特点:一是分层次定期培训,分别培训了信息员、专委会委员、参政议政骨干和市县两级政协委员;二是培训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确保人才培训收实效。
第四,使用人才。对人才的吸收、发现、培养,最终目的是要使用,是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参政议政上的作用。民革安徽省委会多年来,坚持搭建各种有效参政议政平台,激发人才的参政议政热情,使用和锻炼参政议政人才。
一是发挥专委会平台作用。民革安徽省委会对专委会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4个专委会重新设置为5个。吸收了一批参政议政能力强、热情高的同志进入专委会这个平台,委员可以通过参加调研,也可以通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来参政议政。二是发挥人才库平台作用。对列入人才库的党员,特别是表现突出的,省委会参政议政部始终重点关注,定期提供一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选题供他们参考。在省政协重点协商活动征集稿件期间,我们还根据省政协提供的参考选题,梳理人才库成员的专业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向部分人才库成员约稿,努力使他们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多措并举,形成参政议政良性机制
要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必须要加强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设。稳定、高效地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也离不开一个良性的工作机制。民革安徽省委会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了激励、联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第一,建章立制。近年来,民革安徽省委会先后出台 《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成果奖励办法》、《民革安徽省委会关于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评优、奖励办法》《民革安徽省专门委员会调研工作规程》、《民革安徽省专门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等规定,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工作关系,使参政议政工作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强有力地推进了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设。2017年换届后,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省委会又在原有基础上出台了 《民革安徽省委会会议发言和提案工作先进评选表彰办法》、《民革安徽省委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评选表彰办法》,使参政议政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完善工作机制的有力保障下,政治协商方面,2012-2017年,省委会向各类省级协商活动提交95件发言材料,其中23件被列为口头发言;议政建言方面,省委会主打 “农”字牌,做大“地”文章,多角度建言法治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课题,在 “三农”、社会法制等民革重点参政议政工作领域,连续提出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的提案和大会发言,逐步形成了全省民革参政议政优势领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省委会连续两次被评为“民革全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三次被评为全省政协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统战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第二,联动机制。一方面,民革安徽省委会通过四个途径,实现工作联动,有效地把全省民革整体力量激发出来。
一是通过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分解、承接省委会全年调研课题。每年5月份,省委会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拟出一批参考选题下发到市委会和省直支部,在当年召开的参政议政会议上,由各市委会和省直支部自由申报,经主委会研究,决定省委会课题承接单位。各单位也可以联合承接一个课题。省委会帮助各承接单位做好联系调研单位、资料收集等工作。各承接单位提交调研报告,省委会根据报告质量,遴选出优秀稿件以集体提案名义提交省政协。2013-2017年共向省政协大会提交集体提案130件,20件被列为重点提案;大会口头发言6件、书面发言41件。有3件大会口头发言、14件集体提案获时任省级领导批示。二是开展专委会调研。我们对专委会组成形式、人员、活动形式、任务分解等,都进行了调整,制定了 《民革安徽省专门委员会工作暂行办法》。其中,对专委会和委员的工作进行了明确和量化,要求每个专委会每年至少就1个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委员根据专长加入调研组,没有加入的每年至少提交1篇社情民意或提案素材。专委会委员来自各市委会和省直支部,加上调研时调研地点所在市委会也全程参加,专委会调研也是一种上下联动的联合调研。三是召开参政议政专题常委会。每年,省委会会选择一个重点课题作为专题常委会的主题,要求各市委会和有条件的省直支部分头调研。之后,召开专题常委会,各单位在会上根据各自调研情况开展交流研讨。各市委会在交流后实现资源共享。省委会则根据各地不同角度的调研成果,或整理出一份全面的建议,或遴选出优秀成果、加以充分利用。四是点对点联系。根据党员平时报送的社情民意情况,掌握党员熟悉的领域,在省政协重点协商活动征集稿件或为省委会领导提供参政资料时,参政议政部门会点对点和党员联系,邀请党员参与。
以上举措,有效激发了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参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民革全国优秀参政议政成果评选活动中分获二等奖、三等奖的 《有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建议》《关于尽快制定无甲醛胶合板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建议》,就是由市委会、省直支部提供的。
另一方面,民革安徽省委会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的纵向协作和横向合作。
深化党内参政议政工作纵向协作,多次参与万鄂湘主席、齐续春副主席等来皖开展的民革中央重点课题调研,两次荣获 “为民革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探索加强参政议政工作横向合作,密切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课题调研,与省政协专委会和兄弟党派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吸纳外部力量,取得积极成效。
第三,激励机制。参政议政工作要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就必须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从事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为有效激发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参政议政积极性,民革安徽省委会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各级组织和党员注入动力。
2016年12月,民革安徽省委会参政议政骨干培训班在合肥举办。
一是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评优。每年的参政议政会议上依据社情民意评优奖励办法,对一年来社情民意工作表现出色的市委会、省直支部,专兼职信息员,报送信息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每条被采用的信息也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二是实行 “以奖代补”法,根据参政议政成果的使用层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补充各地调研经费的不足。三是社情民意反馈机制。民革安徽省委会建立了参政议政QQ群,作为全省党员参政议政交流平台。基层党员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直接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当信息被采用或被领导批示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在QQ群上发布,让报送者感受到自己参政议政成果发挥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将纸质的采用通知寄送给报送单位或统战部门。这种及时的反馈,对报送者和其他党员都是种激励。2012-2017年,省委会收集和整理信息3600余篇,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21篇、全国政协采用10篇、民革中央采用81篇,被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采用457篇,获省领导批示74次、省直厅局答复12次。四是按照“谁撰稿,谁展示”的原则,让调研撰稿单位登上各种参政议政平台。具体就是,提供高质量稿件,最后由省委会以集体名义提交省政协大会、各类协商会,又被省政协遴选为大会口头发言的,我们会推荐调研单位负责人或主要撰稿人作为发言人,走上各种平台,展现风采。五是对一些能力强、热情高、有实绩的党员,省委会将他们在专委会中作了重点安排,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民革安徽省委会依靠吸收、发现、培训、使用人才的连贯工作思路,建立了一支积极性高、专业性强的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加上正逐步完善的各项工作机制,各项参政议政工作开展得越来越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