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乡隆盛,最后的武士

2018-04-01余驰疆

环球人物 2018年9期
关键词:西乡幕府明治维新

余驰疆

大河剧《西乡殿》剧照,从左至右依次为西乡之妻岩山糸、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作为日本国家电视台,日本放送协会(NHK)当仁不让,2018年的大河剧(NHK周日晚7点的历史正剧档)播出的就是《西乡殿》,主角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1828—1877)。

西乡隆盛的一生充满矛盾:他是明治维新的缔造者,又是封建武士的捍卫者;他以忠义闻名于世,却发动了近代日本最著名的两次“叛变”;他因叛国罪而亡,死后却被立碑纪念……这样丰富的人生被拍成剧,观众也很买账,收视率始终位居前三。

电视剧中,西乡隆盛被描述成一个憨厚直率、人见人爱的糙汉。可在现实中,他的出场却犀利许多:12岁时,在家乡鹿儿岛与人斗殴,右手受伤从此不能拿刀,被人笑是废物后发愤读书,20岁不到从下级武士变成地方领主的心腹。

这位领主便是大名鼎鼎的岛津齐彬,控制着包括鹿儿岛在内的整个萨摩藩(现日本九州西南)。他欣赏西乡,因为西乡脾气大,说话直。由于出身贫寒,西乡总对农民、下级武士怜悯有加,不仅捐出微薄俸禄,还常在会上提出土地改革、武士待遇改革,没少得罪岛津和同僚。但岛津认为西乡的暴脾气正是日本急需的,常说西乡是“萨摩之宝”。

日本锁国时期,萨摩藩是唯一能与西方通商的地区,也是西方战舰最先登陆的地方,岛津意识到必须逼幕府开国仿西,才能不受欺凌。可惜1858年,“逼宫”计划还未实行,岛津就暴毙。西乡隆盛悲痛得想剖腹殉葬,被同僚月照和尚劝住:“等1替主公完成大业了再死也不迟。”看尽幕末日本的民不聊生,西乡决定:不再逼幕府改革,而是要推翻幕府。

从此,西乡走进了幕末日本的政治中心。在萨摩,他和英国人组成“萨英同盟”,派遣手下去英国学习,“若不能习得西人火器之精妙,剖腹以谢罪”;在江戶(现东京),他假装忠诚取得将军信任,成功打入幕府内部;在大阪,他和长州藩首领木户孝允结成“萨长同盟”,联手倒幕;最后,他又跑到京都,向明治天皇要来“倒幕诏书”……待一切就绪,1868年,西乡领军起义。战争前,一些将领犹豫了,西乡立马将一把剑扔到桌上,大喊:“能决今日事者,唯此剑耳!”所有人都不敢再提异议。

靠着纵横捭阖与当机立断,西乡率领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将明治天皇迎入江户,成立新政府。尽管权力一时无两,但西乡依然是年轻时的朴实样。他把钱扔在门厅口,让前来求助的贫困武士随便拿。暴脾气也没变,当他发现自己的政见不被新政府接纳后,愤然辞职,回家养老。

西乡离开后,新政府推出“废刀令”“废禄令”,武士阶层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已经辞官的西乡愤怒了,他认为在倒幕运动中,武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政府是背信弃义。1877年,为了保护武士的利益,西乡再次起兵。但时代潮流已滚滚向前,他没能得胜,最后切腹自尽。西乡死后,明治天皇依然对他尊敬有加,形容他是“从不阿谀奉承的人”。1889年,明治天皇在上野公园为西乡竖起了高大的铜像。

直到今天,西乡仍有广大粉丝。“经营之王”稻盛和夫将西乡的名言“敬天爱人”视为座右铭,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也以西乡为原型,《西乡殿》漫画更是卖到脱销。决绝的性格和悲剧的结尾,让西乡隆盛成为明治时期日本精神的代表。

猜你喜欢

西乡幕府明治维新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覃才的诗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浅析女性对于日本明治时期音乐教育的贡献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着色”历史画面,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历史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蕉城洋中镇:新技术助力“西乡”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