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蕉城洋中镇:新技术助力“西乡”好农业

2014-12-19苏晶晶郑雨桐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西乡北洋示范园

苏晶晶+郑雨桐

近日,走进深秋时节的蕉城区洋中镇北洋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记者看到平坦开阔的原野上,错落分布的钢架大棚中仍旧生机勃勃。苦瓜、花菜、生菜、茄子、黄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园区旁的一处空地上,一座小型气候站格外显眼。

“把土地流转后,我就给企业‘打工。相比从前,不但工作轻松了,每月收入还多出了1000多元。”正在大棚中培土的农户陈言发笑着说。50岁的陈言发是洋中镇北洋村村民,今年初,在镇政府的引导下,他将自家30余亩土地流转给一家农业公司,开始了由农转工的生活。如今,400多亩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的落户,带动北洋村的数十位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现在这个园区内种植着国内外上千种蔬果种类,有些还在试种阶段,有些已种成销往市场,效益很好。”进驻园区的企业福建主播农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吴先剑说,公司正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建一个“网络直播”系统,借由互联网技术监控园区内各个大棚的情形,不仅有利于生产管理,也可让客商通过监控室查看某些类别的蔬果生长情况,以便选购。此外,据了解,为促进园区生产的科学化,镇政府与气象局联合建起一座小型气候站刚投入使用,该气象站自动采集、传输、分析、统计园区的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多种气象要素,再以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手机客服端、微信微博等方式为园区提供“点对点”的精细化服务。同时,该气候监测站也是园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目前,北洋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按照一心、两轴、两区的布局,逐步建起花卉苗木观赏园、生态停车场、廊亭设施和道路设施以及中药材、水果、高优水稻、蔬菜、食用菌等种植基地,是洋中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圈”。

除了高优农业示范园,拥有“食用菌”优良种植传统的洋中镇,也将食用菌种植工厂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在洋中镇新秀食用菌合作社的生产基地,4座厂房显示出有别于传统食用菌种植的模式。自动调控温、光、水、气,合理利用空间,隧道式发酵等先进技术均让该合作社的产品质优量多。而今,合作社正在试验培育的“富硒姬松茸”也已取得新突破。“我们按照省农科院的技术要求,率先在全省开展‘富硒姬松茸工厂化培育。目前已经结束中试,部分产品可投入市场。”新秀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周天梨介绍说。目前,该合作社拥有100多名社员,年产值近500万元。

一直以来,素有“宁德好西乡”之称的蕉城区洋中镇,作为山区农业大镇,立足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科普示范乡镇的建设优势,将发展现代高优农业作为“一号工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树立农业品牌,打造良好农业投资环境。目前,洋中镇已流转了8300多亩土地,建设了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4个高优农业示范点,引进了黄家酒业、永佳贸易、三也、蓝湖集团、正天湖等十多家大型企业,成立了43家农村合作社。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2013年洋中全镇农业总产值为3.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750元,农业产业取得长足进步。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乡北洋示范园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新北洋打印未来
北洋海军为何会输
西乡隆盛,最后的武士
覃才的诗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