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竹洞畲族山歌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

2018-04-01黄玙静江清怡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畲族山歌文化

黄玙静 江清怡

(黄玙静/江清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音乐学5班)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以歌唱抒发情感,形成具有畲族特色的畲族山歌。畲族山歌是畲族特有的一种口头文学,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竹洞畲族山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山歌,记录了山村间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的语言通俗凝练,具有浓郁的即兴创作的意味特点,拥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1.畲族山歌

畲族畲族山歌又称“杂歌”,是在畲族人民长年与山地结下不懈之缘,对刀耕火耨倾注无限的情感,而拼发出的天籁之音。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2.竹洞畲族山歌

竹洞畲族山歌是传唱于江西省西南边陲赣州市崇义县聂都乡竹洞畲族村的一种音乐形式。它具有音域宽、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山歌特点。聂都古竹洞是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人们用山歌来记录生活中的一切并抒发感情,经过千百年的民族融合与发展,畲族人们爱唱山歌的风俗得以传承,使得竹洞畲族山歌也成为了竹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竹洞畲族山歌贴近生活的原始,吻合民间的审美情趣,具有竹洞畲族独有的地方特色且留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历史的悠久,流传在竹洞村的竹洞畲族山歌历史已较难考证,只能听村中老人说到小时候就听太公、太婆所唱,这样估算下来的话在村里流传至少已有两三百年。

3.竹洞畲族山歌的艺术特征

竹洞畲族山歌的演唱主要是以口传心授为主,演唱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定及要求的限制,是畲族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即兴的抒发当下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由于受到民族迁徙过程的影响,竹洞畲族山歌主要有客家方言以及粤语的形式得以传唱。常用七言句、七言四句来表达,一般第一二句押韵,三四句相对押韵较随意。同时利用“哟”、“嗬”、“嘞”等雄壮的声词结尾,使山歌更加高亢、嘹亮具有鲜明的竹洞畲族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节奏相对自由,主要以独唱或对唱的形式出现,即景即情自由歌唱,常常加以竹叶吹奏为主要伴奏。曲风、曲调、曲牌都具有独特性,还原了竹洞畲族山歌的原生态特点。

4.竹洞畲族山歌的生存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竹洞畲族山歌是一种经过了历史熏陶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畲族山歌。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这样的一种具有民族历史的音乐文化一点一点的脱离现实的生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离去,竹洞畲族山歌面临着失传的处境。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山歌的存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城市注重的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一些边远的山区才有着一部分山歌的传承人,并且演唱者也只是听到老一辈人口头的传承,自己也就用口头的方式加以演唱,不知道歌曲的曲谱,也不懂得写出演唱的歌谱。使得存活下来的歌曲数量锐减,任由它自身自灭,存活下来的都是以前留下的,并没有当今时代的气息。所以由此可见,竹洞畲族山歌的生存现状远远不如从前,这也正是需要我们高度的一个民族文化问题。

5.竹洞畲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

政府可以为竹洞畲族山歌提供一定的教学场所,以及财政支持,使竹洞畲族山歌在一些学校试点教学,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在校园中就可以了解到竹洞畲族山歌,鼓励更多的人来学唱竹洞畲族山歌。文化传承人应进入学校等教学场所进行竹洞畲族山歌的教学,使竹洞畲族山歌更好的被大众所认可,认知,掌握,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将竹洞畲族山歌传承和保护,将老一辈的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完善成顺应时代潮流的但又不失传承性的竹洞畲族山歌并将其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让竹洞畲族山歌绽放光彩。

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网络发展较快,媒体的宣传范围也越来越广,媒体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微信等社交频道进行大力宣传竹洞畲族山歌。举办竹洞畲族山歌文艺汇演,用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录制,回顾竹洞畲族山歌的历史,展示竹洞畲族山歌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变迁。

6.结束语

竹洞畲族山歌是竹洞畲族人民山间劳作与生产生活时所唱的山歌,它不仅记录了竹洞畲族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还丰富了竹洞畲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凝聚了竹洞畲族人民的智慧与天赋,在竹洞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竹洞畲族山歌是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考文献:

[1]李从娜,盛敏.《山歌、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以崇义畲族山歌为例》[J].《文化遗产》2015(1)

[2]蒋燮.《畲客交融中的竹洞山歌与畲族歌唱地图》[J]《艺术探索》.2012(6)

[3]苏灿.《浙江景宁畲乡文化传承与发展论述》[J]《民族音乐》.2005(5)

[4]余娜玮.《武义畲族山歌的活态样式与保护》[J].《音乐探索》.2010(4):35-37.

[5]周国胜.《地方政府保护畲族文化的对策探讨——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D].2009

[6]杜亚雄.《聆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音乐遗产》[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12

猜你喜欢

畲族山歌文化
山歌还要妹起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山歌
畲族三月三
谁远谁近?
苗山歌
畲族民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