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动画场景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2018-04-01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画建筑文化

王 坤

(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引言:

动画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动画作为一新兴的设计产业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也有目共睹,随着制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观众欣赏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动画设计作品的市场需求愈发凸显,而决定动画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便来自于其风格与特色,将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到动画场景中既可提升动画设计产品与中国文化语境相关联的程度,同时也提升了动画场景整体的特色与水平,将作品赋予了特有的文化灵魂。

一、在真实的建筑场景设计中应用中国元素

动画场景是为动画作品提供支持的重要部分,动画作为时间和空间结合的艺术,其艺术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与场景呈现密不可分,现代动画场景指的是影视动画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与环境。这个场合需要特定的空间与景物的呈现,用以表现动画作品的内容与情节。

中国文化是一种流传年代甚广的文化形式,其以中国传统民族—汉族的相关文化习俗、演乐形式为主要表现,亦被称为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中国文化包罗万象,从中国文字、书画、音乐等文化艺术形式到民族风俗、教派信仰等都有涉及。且由于中国文化的广大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东亚以及东南亚的诸多国家也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近年来盛行于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孔子学院以及全球刮起的“唐风”、“唐人街”等文化概念都属于中国文化的支脉,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辐射,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生存特性、思维特性、审美特性、教化特性等。逐渐成为新时期华夏文明的代表。

真实的建筑场景设计风格大致与真实的建筑相仿,包括风格、样式、材料的使用。为了极大的突出建筑的真实感需要以现实存在的真实建筑为蓝本进行设计。这类场景设计风格包含了较重的地域风格特性和时代特性,能够对观众形成良好的视觉引导,清楚明确的理解动画发生的实际年代及地域,具有一定的直观性。

类似的国产动画影片如《大闹天宫》,其中的场景设计便借鉴了中国古建筑中的造型特征。中国古建筑是反映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包括象征地位与权利的石狮以及门庭、建筑物屋顶的装饰品等。《大闹天宫》动画中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皇权的诸多表征要素来设计天庭的建筑,比如天庭的宫殿与北京著名的皇城禁苑-故宫的太和殿的造型极为相似,体现出了君权的庄严肃穆。同时,动画中蟠桃园的设计则依据中国古典名园——苏州拙政园门墙的造型进行设计绘制,包括瑶池仙境的景观也有借助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廊的设计元素。

这种设计的好处体现在能够带来真实的观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会在这之中得到极大的放大。

二、在虚拟的建筑场景设计中应用中国元素

虚拟的动画场景——顾名思义,这类型的场景是根据动画作品实际的表现需要而增加的部分,其可以凭借设计人员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设计,可不依赖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以及建筑特点进行,这类场景多是为了衬托动画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需要而进行,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多存在夸张的表现力,使得观众可以获得不同于现实环境的欣赏体验。这种类型的场景设计没有具体的建筑体型的塑造,有简单的处理也同时具有复杂的表现主义元素,在不断的流转变化之中往往传达出特定的精神与思想特质。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动画便是如此,《愚公移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源流,首先其发生地就是具有4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济源。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淮河并称“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先秦时期的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清静无为,《愚公移山》的文化背景根源于道教,因而其中充满着道教的伦理观、自然观的辩论。在文化的外化形式上,《愚公移山》包含民间故事、寓言和当地神话志等,在动画场景中的表现也更加注重综合的文化元素的选取,以突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内在。作品中运用中华传统民居造型——青瓦、砖墙来体现现实场景,祠堂、牌坊的马头墙和灰瓦白墙的结合辅以木雕和石刻加以点缀,创造出了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氛围,同时也不乏蒙太奇的处理方式,结合上古神话中色彩和人物造型的差异来塑造动画的虚拟场景,虚实相生更加具备可观赏性。

结语:

综合上述,在动画产业高速发展并具备一定的实力的今天,国产动画在世界动画艺术长河中始终无法展现足够的竞争力,在动画场景中应用中国元素是中国国产动画获得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在真实和虚拟场景中的应用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看点,将动画场景设计这一具体的技术门类进行系统化的提升,这将是动画产品获得发展的重要凭借,同时也是未来中国国产动画走出国门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芳雷.异域世界里中国文化元素的别样展示——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J].美术大观,2017(03):100-101.

[2]闫东.论文化差异视野下的中国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

[3]赵文璐.中国文化元素的数字化演绎——以《魁拔》系列动画电影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106-107.

猜你喜欢

动画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做个动画给你看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动画发展史
建筑的“芯”
我的动画梦
谁远谁近?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