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朗读者》的弗洛伊德本能说解读

2018-04-01曲艺

视听 2018年3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朗读者汉娜

□曲艺

一、《朗读者》内容概述

电影《朗读者》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后的德国,15岁的少年米夏疯狂地迷恋上了曾给予他热心帮助的36岁单身女性汉娜。米夏经常到汉娜的家中同她约会,汉娜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不同的书籍,两个人度过了十分美妙的时光。然而在相处的过程中,米夏和汉娜时常会产生争执。直到有一天,当米夏再次来到汉娜的住所时,发现汉娜已经搬走。大学时,米夏去法院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他看到了坐在被告位置上的汉娜,汉娜竟曾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审判中,面对法院和群众的强烈谴责及其他看守的责任推卸,单纯、固执和自尊的汉娜承认了本不应负全责的罪行,只因不愿在世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米夏此时发现了汉娜极力掩盖的秘密,他内心既有着对汉娜罪行的谴责又想试图去理解她为她脱罪,在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难以抉择。最后,出于对汉娜尊严的维护,他尊重汉娜的选择保持了沉默。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多年以后,米夏制作了大量自己朗读的磁带寄给汉娜,汉娜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她用磁带和书籍进行比照学会了阅读和写字,给米夏写了很多封信,他从未回应。于是汉娜变得自暴自弃。汉娜即将出狱,米夏应监狱长邀请来见汉娜,他虽然说着对汉娜出狱后的物质安排,却对汉娜曾犯下的罪行耿耿于怀,以致并不接纳汉娜的感情,这让她在出狱前绝望自杀。

二、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性本能的体现,表现为一种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倾向。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弗洛伊德以此来描述对母亲怀有依恋、对父亲充满敌意的状况。他认为男孩会爱恋母亲,为了争夺母亲的关爱而与父亲竞争。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发现自己无法超越父亲,进而克制对母亲的爱恋,逐步模仿父亲,以此来博得母亲的爱。但杀父娶母的欲望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容许,因此,“本我”的这一强烈冲动,不但不能逃过“自我”的监视混入意识,还会受到“超我”的严厉责备与惩罚。①像俄狄浦斯一般,有同父亲争夺母亲的欲望,同时又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产生自我灭亡以解除罪孽与苦痛的倾向,这加剧了死的本能力量。

米夏的家庭中,父亲对其态度冷漠,导致家庭中虽然有“父亲”这个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作为父亲的应有的“父爱”的角色承担。虽然父子间并无明显的冲突,但父亲对儿子生病漠不关心,作为儿子的米夏也没有参加父亲的葬礼,以致后来米夏对妻女的冷漠,都与父亲在他成长心路上的不在场有关,父子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和不和谐的。由于父爱的缺席,米夏无法跨越俄狄浦斯阶段,以致其俄狄浦斯情结的程度加深。

虽然米夏有俄狄浦斯情结,但并不是爱恋他的生母,他的注意力集中到给他母亲般关照又充满女性魅力的汉娜身上。俄狄浦斯情结是在男孩完全建立意识结构、了解性别差异之后,对亲近的异性产生心理上的性的欲望,而并非对特定女性——亲生母亲产生迷恋。②在影片中,母亲虽然也关心米夏,但她并不能察觉出米夏的种种变化,并不能理解米夏的心理。在精神层面上,米夏对母爱有强烈的需求,然而母爱实际上是缺失的,而这种母爱的缺失导致米夏俄狄浦斯情结的爆发,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在雨雪天给予生病的他帮助的,大他21岁的陌生女人汉娜。

三、生与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它是为了个体与种族的生存与延续,生的本能往往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创造性力量,用于指向生命的持续与增长;二是死的本能,它代表恨和破坏性的力量,是一种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外之分,分别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攻击。

生的本能代表着生存发展必须满足的欲望,爱情是其主要派生物。生的本能遵循快乐的原则,寻求着肉体的快感及自我需要的实现、指向生命的持续与增长。在同汉娜相恋的过程中,米夏体现出生的本能——爱与性。汉娜给米夏像母亲一般的悉心照顾,让米夏找到了家庭中缺失的母爱,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力量。同时,在与汉娜的相处过程中,他们尽情地发泄欲望、欢快地郊游、愉快地朗读,在欲望与爱的释放中得到了快乐与精神上的满足。这些都是生的本能具有的爱和建设性力量。

死的本能的目标是归复到生命出现以前的无机状态,这是一类恒定的状态。死的本能不易被外界发现,可是其派生物却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死的本能分别指向内部和外部。当死的本能指向内部时,就会产生出消极的自我放逐、自我惩罚、自我毁灭的倾向与行动。在《朗读者》中,当汉娜想要的爱没有得到回应甚至被忽略时,面对阔别多年的恋人的指责与冷漠,汉娜选择了放弃自我,最终自杀。而当死的本能指向外部时,会产生对他人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的行为,如纳粹集中营的存在就是一种强大的具有破坏性力量的死的本能的体现,对犹太人残忍的集体屠杀就是死的本能向外的体现。

生与死的本能虽然功能相异,但却同时并存,此消彼长。两种本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融合,爱与恨之间的转化是本能的派生物间相互转化的证明。生的本能是为了获得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感,而死的本能是为了毁灭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汉娜在狱中收到爱人为她朗读的许多录音带看到了爱的希望,而在希望破灭后她失去了对自身存在的认同而自杀,用自杀结束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实现生的本能向死的本能的转化。可见,生与死的本能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四、“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它遵循的是“快乐的原则”,强烈地寻找发泄和满足。“本我”不受任何个体意识的社会规则的束缚。“自我”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调控、改变本能冲动,从而使自身与现实的矛盾最大程度地缓和。“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它的形成是一种社会化的结果。它对“本我”的欲望冲动起抵制和压抑作用,它阻挠“本我”的欲望冲动任意闯入“自我”的领域。③

可见,如果说“自我”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我”,那么“本我”就是潜藏在心底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而“超我”则代表人的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④影片中米夏与年老的汉娜重逢时,米夏虽然“本我”中仍然充满着对汉娜深深的爱恋,但是受社会和道德的影响,“超我”迫使他不能忽视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看守犯下的三百起命案,受“超我”影响下的“自我”使米夏重逢时不提当年的爱恋而质问汉娜对犯下的三百起命案是否有悔意。这种“超我”影响下对“本我”的压抑,使得米夏“自我”的真实想法没有表达出来,人物心底本来的爱与渴望被压制,当伦理道德占据上风时,米夏表现出对汉娜情感上的漠视,导致了汉娜遗憾自杀的不可挽回的悲剧。

五、结语

影片《朗读者》中体现出的欲望是生的本能在艺术中的表现。生的本能集中体现在爱与性的本能上,它与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关,出现在影片的前部分。而死的本能是一种毁灭自我、毁灭外界的冲动,是一种带有消极和恨意的破坏性力量,一切迷惘、悲伤和罪孽都与其有关,它是一种与生的本能相较量的力量,正是在生死的转化、对立和统一的复杂变化中,强烈的戏剧冲突由此而生。

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我。俄狄普斯情结和其他精神分析理论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⑤大多数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母亲的依赖,这是人类在成长阶段中正常经历的心理阶段,而且随着人们的成长这种俄狄浦斯情结会渐渐消逝。俄狄浦斯情结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其存在有一定的心理依据和根源。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正确认知,有利于人们清醒、正确地认识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觉思考。

注释:

①②任远.对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点异见[J].剑南文学,2013(7).

③④乐见玲.文明的辩证法——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0).

⑤邰尚贤.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朗读者汉娜
汉娜的惊喜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从《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