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8-04-01滕宇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中心广西南宁53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卡通业务流程公共交通

滕宇(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0)

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城市在扩张、私家车的数量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愈发严峻,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其信息化建设对公共交通的服务转型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协同处理,以业务流程为主的信息化建设

人以及特定的业务流程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点,业务由人发起、推动,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也得益于人作出的贡献。基于业务流程分析,最终结构的确定也离不开人这一元素。互联网技术在快速普及,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基于此诞生的信息化软件均以特定的业务流程为蓝本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处理,这极大的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但“以业务为中心”的信息理念却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无数“信息孤岛”,相互关联的业务根本无法做到准确、有效的沟通。以业务流程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实则忽略了人的主导作用,当今形势下,信息的协同处理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1】。

以信息协同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从另一层面着手优化了信息化体系建设,在其中增加了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以及处理内容。与传统以业务流程为主的信息化建设相比,这是一大进步。在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得到了处理、利用,其中有效发挥了人的主导作用,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当前以计算机、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高速铁路也正在迅速普及。今后五到十年内,经济社会会因此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而作为交通行业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业也应当尝试进行一系列的转型升级,以“低碳”、“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主的理念更适合当今时代的需求。综上,城市公共交通需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发展。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强化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虽说运输方式正在日渐多样化,但我们还是应当为民众提供一种高效、低碳、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

具体来说,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进一步方便百姓出行,即推进智能公交系统以及出租车电召系统的建设,形成“全过程”、“一门式”的服务体系,为各类运输系统信息的输出打好基础。其次优化公共车辆的应急调度。从整合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车以及旅游包车的GIS平台出发,在视频联网监控的辅助下,为节假日、春运、恶劣天气以及突发事件提供应急调度支援。最后推行低碳交通,提升公共车辆的使用率。对在营状态下的车辆状况进行统计,以优化车辆的调度配置、明确低碳公共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统计时还应当统计车辆的空驶率以及油耗,以从多个层面着手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三、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具体来说,日常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统筹建设、统一标准的原则。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省市统筹”、“市县统筹”、“城乡统筹”,在特定地域内要实现多种运输模式的衔接。公共接口以及公共服务则应当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以及服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产业联动。其次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着重梳理省域一卡通。公交客流信息采集等关键技术,与相关单位联合进一步推进该类技术的研究、攻关。划定试点区域,对研究成果进行试点,待试点达到预期目标之后再进行推广。再次是开放兼容、衔接有序的原则。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升级应该严格遵循上级文件严格部署,推动工作的有序进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开支,我们应该尽量兼容已有的系统,统筹利用好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协调好关联系统的信息互通工作,做好业务衔接,并为系统的功能拓展预留合适的接口。最后是科学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应该以管理和服务为重点,优化系统功能,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实现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工作人员要真正将管理要求和用户的服务需求落实到实处,要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对比,从实际工作出发,查找工作中的疏漏之处,查缺补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1、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需严格执行国家在GPS通信协议与数据交换方面制定的标准、规范。此外,还应当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要结合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来落实这部分工作,进一步优化公交运行数据交换标准以及信息服务标准、一卡通互换标准与结算协议、出租车招车诚信管理规范等技术细则。科技在发展,诸多新兴技术已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变革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中,我们要利用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平台,让其更好的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服务。

2、优化公共交通一卡通的管理结算模式

需优化公共交通一卡通的管理结算模式,立足于现有的计算公司设置省级管理结算中心,构建起“省市”两级结算管理体系。省级管理结算中心的工作重点在于推进跨地市“一卡通”设备的互换性以及联网运行,致力于提高“一卡通”业务的覆盖面、刷卡率以及影响力。从长远来看,它需要提高公共客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打好基础,保障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

3、推进出租车电招系统的建设

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后需推进出租车电招系统的建设,强化数据共享,以达到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的效果。首先在各地市建立起服务于当地的出租车电招系统,推广以“依靠GPS监测调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投放出租车。既避免偏远地区打不到车的尴尬局面,又提高了出租车的利用率。此外,还应当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出租车电招诚信管理系统,将司机与用户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管理。制定出科学、统一的违规认定标准、诚信评级制度,对信誉好的司机或用户优先调配资源、提供事前预约的服务。如此,便能够“由点及面”的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一种高效、健康的公共交通文化。

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让人们出行更为便捷。本文笔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对相关工作落实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一卡通业务流程公共交通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公司的业务流程再造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