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编纂中应注意的乡村十大变迁问题
2018-04-01胡卫星
胡卫星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合肥340100)
一、村庄历史沿革变迁
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的地域概念,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国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村庄,都有不同特色的历史轨迹,在村庄的人口规模、地域、大小、家族分布、民居风格、时代变迁、治理方式、秩序稳定、社会影响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在入志的内容上要突出不同乡村的变迁脉络、时代背景、内在个性。在一些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旺族的家谱中有大量资料线索,大致可以勾勒出一个一个宗族势力主导下的村庄变迁史。当下的农村家家户户,在一个个村庄里都有长短不一的落脚、生存、延续、繁荣史,张家、李家、王家……大家和睦相处,但也时时矛盾百出,甚至宗族间为了争地位、利益等,出现拔刀相见的族斗历史,在复杂的历史长河中一步步走进了新时代,走到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农村繁荣昌盛、民主自治的美丽乡村。
二、村庄内外环境的重大变迁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村庄内外环境是天人合一的,受乡村治理、固有理念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村庄的道路、房屋、弄巷、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和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公共设施等,在很长的时间内是能够做到维持固有格局、旧貌的,最多是维修改进,就是遇到灾难和战争破坏,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全力修复,恢复村庄管理、风水和生活需要。
在村庄的周边环境方面,人们能够维护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为经济利益所动,水口林、水渠水坝、庙宇(土地庙、文庙、汪公庙、关帝庙等)、祀坛等都是数百年屹立村头庄尾。上岁数的人们所谓乡愁往往对这些旧环境的记忆密切相关。
农民富余起来后,开始深度大兴土木,大部分村旧貌换新颜,老房子翻新、拆掉、卖掉,石板路拓宽、铺上水泥路面,小木桥消失,老井被填埋,庙宇祀坛被当作“四旧”毁掉。更为严重的是绿水青山被开发,水口林不在,百年甚至千年老树竟在市场上被交易。现代化美丽乡村已承载不住大家的乡愁,需要编志工作者编修村志来呈现出那些失去的一幕幕环境资料,借助老照片、情景素描等志体表达大多农村内外环境的重大变迁,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变迁过程。
三、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变迁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是农村贫困农民贫穷的根源。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领导农民进行了反对土豪劣绅的战争。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明确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这个响亮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很快在1950年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在农村拉开大幕,跨度长达28年的农业生产关系变革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从土改到人民公社成立、解体,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的深度改革,可载可记资料非常鲜活,对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民的影响都是非同小可。比如,土改过程,依据农民家家户户在旧社会占有土地的多少,来划分每个家庭的政治成分,有“贫农”“雇农”“中农”“地主”“富农”等帽子,甚至分得更细。对这些已经尘封的概念,现在新一代的农家子弟对此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在村志中要有资料记载和解释。编纂村志不能忽略掉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资料。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由低水平到跨越式提升
古代中国拥有四大发明,但在农业科技方面一直进步较慢,低水平的传统农业维持着众多农民的半饥半饱生活,对此上了年龄的农民都有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就村志所承载内容而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使得粮油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在艰难中“上台阶”,产量超“黄河”、超“长江”等奋斗目标在农村集体时代是很鼓舞人心的,是各个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兴奋点和使劲点,可挖掘出丰富资料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农田管理方法改进、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跨度长达十多年的农业大寨运动,是广大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力运动,大寨田、大寨渠、大寨林、大寨村;学大寨青年突击队,铁姑娘等成为当年时兴农村先进标杆,各村各庄都能可圈可点,有大量的学大寨成就直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不记岂不可惜。
再有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农田管理模式的改变、花样翻新的农业机械,都应该是村志中“经济发展”篇重点关注的资料。因为只有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才有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到工业领域、进城务工经商。
五、农村经济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
中国是几千年的封闭农业大国,传统农业、单一种植业、种养加相结合模式年复一年,与勤劳的劳动人民个性相结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养育了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伟大地位。
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广大农村依然延续千年不变的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农村经济结构,在沿海如温州、广东等地早期有乡村工业零星存在,农村商业由供销社一家垄断,农民的商业行为会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一露头就打,这是大多老农民都有经历的事件。
1978年以来的农村经济结构,最大的事件有几个方面能反映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升级,一是农村乡镇工业迅速在农村漫延开来,“村村点火,乡乡冒烟”蔚为壮观,开煤矿,建砖窑厂,办机械厂、五金厂、家俱厂、玩具厂、食品厂、服装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首选,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二是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除了进城务工外,相当多的农民搞起农村运输业、贩运业、小商业和餐饮业等,大大活跃了城乡贸易;三是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业、林果业、花卉业等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畜牧业养殖规模日益扩大,适应市场变化,农民主动选择新的畜养种类,品种日益繁多,丰富了市民餐桌。四是新业态在农村日益增多,超市、连锁经营、电商在各村各庄均有立足。
六、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上个世纪90年代,城市改革向前推进,城市居民开始摆脱落后与贫穷,率先实现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变,城乡差别再一次显现出来。因为农业是弱势产业,加上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税、“三提五统”等繁多,农村没有及时分享到改革开放红利,相反一时出现了“农业真弱、农村真穷、农民真苦”的尴尬境地。中央及时察觉了农村存在的问题,从1998年开始,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并在2000年前后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三年后在全国宣布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等,惠农政策陆续出台,彻底扭转了农村发展的被动局面,为农民生活提高铺平了道路。
纵观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每一个修志人都能感受颇深,当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过上了初步的小康生活,农村已是楼房林立,网络覆盖到家家户户,家电一应俱全,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容美发也成为追赶的时尚。健身、广场舞等城市广为流行的新潮在乡间也有了存在空间。
编修村志,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编志工作者记载的最好素材,要把农民幸福生活的改变过程,把农民的笑脸在村志中记述到位,一个个全新的村庄、全新的农民形象、全新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需要方志人去分段记载、记细、记活。
七、农村文化和习俗的重大变迁
农村是个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农村的文化与习俗是乡愁的愁点所在。千古以来,农村文化与习俗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表现出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但大部分都体现劳动人的劳动智慧与对社会进步、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有一些是明显的封建糟粕、负能量表现和迷信色彩。目前我们见到的志书,对乡村文化和习俗的记载所用的篇幅较多、内容较丰富,都能符合人们对村志内容的期盼。
必须注意的是,随着农村环境的变化、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传统的文化和习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承载农村文化和习俗的老物件、传承人也越来越多的离当下人而去,老戏台没有了,汪公庙没有了,对老习俗懂行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新的文化形式,新时代新能量的文化载体越来越多的在农村生根开花,文化和习俗的新陈代谢速度正在加快,满足了新一代农民的口味。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加速了农村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世代变迁,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在志书中交代到位。
八、农村人物的时代变迁
人物记载是村志中的亮点,能够青史留名的大部分人物来自农村,来自小地方,所以在编纂村志中,大多数执笔人都把时间和经历花在寻找与本村有关的人物资料搜集上。
数典一个个村庄人物轨迹,自然也有随社会进步而变迁因素,古老乡村能公认成名的人,大多为教书先生,江湖中医、乡贤,乡村主事人,家族长者,不以经济地位阅人,而以有社会威望、能惠及百姓生活的人方为人物。但眼下编修村志,搜集的人物资料重点关注成功人士,包括企业家、土豪、官员、劳动模范、文教科卫系统和军队的高职称(职衔)人才、演艺人才等,那些乡村普通教师、乡贤、基层官员,很快被时代淘汰了,被志书忽略。从尊重历史、尊重人才、体现人物时代变迁的角度考虑,历史上受本村民间尊重的仁人志士,在村志应有一席之地。因为这是村志,是写些百姓经历和关心的本村历史。
九、城乡关系的重大变迁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长期饱受城乡待遇不公平的困扰,曾几何时,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两种内涵迥异的本本,把城里人和乡下人划成了一条条鸿沟,幸福与辛苦,命运与人生,付出与所获,都被长期固化,城里人骄傲、自豪,农村人谦卑、土气,城市领导农村与农村支援城市形成一把有形“剪刀差”,不公平的格局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并确立改革开放、解放农村生产力之后,才逐步开始发生质的改变。
因此,城乡关系的重大变迁是有阶段划分的,是农民以乡村为自豪挺起腰杆走进新时代的转变过程,可以用大量资料铺垫出来。比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羡慕美丽乡村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放心农家菜与和谐乡里环境;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在节假日蜂拥下农村,倍感广阔天地有处处新鲜感。城乡关系达到了历史的最融洽时期,城乡融合发展有广阔空间和期盼的将来,编志人不能熟视无睹。
十、农村政策与发展思路的重要变迁
“三农”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政策对农村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政策在农村产生的效应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编写村志,要熟悉30多年来农村农业政策和思路的阶段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农村中的实践结果,特别是政策多变密集期,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强烈反映,在当年农村编成了顺口溜:“农村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对干部在执行政策中行为是“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这些顺口溜的背后,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有些政策是脱离实际的,或者说是多变的,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审视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农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和制定政策出发点,对农村一系列惠民政策、亲民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对农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思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首次提出和写进党章等,将农村发展的大政方针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精准扶贫在农村中已取得明显成效,在村志应有重点篇幅记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各地也有了开局,有了举措,有了长远规划,在大事记中要及时记上,用方志人的笔,记下跨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的最美的乡村、和谐的乡村、奋进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