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存明代贵州省志编修简述

2018-04-01张英聘

史志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弘治通志万历

张英聘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北京100021)

明初沿袭元代行省之制,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建置。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着手对地方官制进行整饬,下令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刑名、军政。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治贵州宣慰司。其民职有司则仍属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与都指挥司同治”[1]明史(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二·地理七.中华书局,1974.,此为贵州建省之始,贵州成为明代直隶于中央政权的布政使司之一。贵州省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贵州的行政管辖。因此,明代纂修全国性总志,屡次诏令各地纂修以备采择,贵州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下,修志之风渐盛。据张新民先生考证,明代官修省志四种[2]据张新民先生.明代官修四种贵州省志考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一文考证,明代官修省志四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十七卷、嘉靖《贵州通志》十二卷、万历《贵州通志》二十四卷、崇祯《贵州通志》,其中崇祯《贵州通志》已佚。,私修省志6种[3]据张新民先生.明代私撰六种贵州考评.文献,1985,(4).一文考证,明代私人撰修的省志有王佐(成化)《贵州旧志》、王士性(万历)《黔志》、郭子章(万历)《黔记》、郭子章(万历)《黔小志》、黄运昌(万历)《黔记》、谭瑞《黔记》(明清之际),其中王佐(成化)《贵州旧志》、郭子章(万历)《黔小志》、黄运昌(万历)《黔记》、谭瑞《黔记》已佚。见史继忠先生《贵州方志考略》(《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一文:“有些私人著书,例如《黔书》、《续黔书》之类,虽非官修志书,也不完全具备方志的体例,但就其内容而言,也应归入方志一类。”因此,张新民、史继忠先生均将王士性《黔志》等书列入方志类著述。,现存官修省志3种,私修2种,但从编修体例完整性角度考虑,明代能作为一省之通志的还是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嘉靖《贵州通志》、万历《贵州通志》、郭子章《黔记》,前三种为官修,后一种为私撰。关于明代贵州省志编修总体情况或对一部书的研究已有成果问世,但对一些问题包括编修者的有关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明晰。

一、弘治《贵州图经新志》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是明代现存省志编修最早的一部,十七卷,沈庠修,赵瓒等纂。沈庠,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字尚伦,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弘治九年(1496)二月由刑部郎中任贵州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1](万历)上元县志(卷之八).科贡志.“进士”条记载:“沈庠,十七年,提学副使”。民国《南京文献》第八号,民国三十七年(1948)上海书店铅印本;(道光)《上元县志》卷十《选举制》“进士”:沈庠,成华十七年进士,“字尚伦,贵州提学副使”,《中国方志丛书》据道光四年(1824)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弘治九年二月乙卯;康熙《贵州通志》卷十三《职官志》按察副使:“沈庠,上元人,进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据该志卷一“贵州宣慰司”卷首题记:“钦差提督学校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金陵沈庠删正,贵州宣慰使司儒学教授叶榆(今属云南大理)赵瓒编集,四川峨眉县教授谕郡人易絃、庠生王佐同编。”据此可知,沈庠职任按察司副使,但受命掌管督察贵州的学校教育。赵瓒系贵州宣慰使司儒学教授,《明史·艺文志三》题“赵瓒《贵州新志》十七卷”,《四库全书总目》称“明赵瓒始创修新志”[2](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类一.“贵州通志”条.中华书局,1965.,说明该志是由赵瓒负责总纂编辑的。

关于该志成书的时间,由于现存该志卷首无序,之后历次编修方志以及其他史料亦未载明,故而具体编修时间不详。查《明武宗实录》卷三十八正德三年(1508)五月甲寅条:“起复贵州按察司副使沈庠以病乞致仕,许之”,沈庠在正德三年以贵州按察司副使致仕,但其中提到“起复”,却不详沈庠何时离职并复任,但据志书所记下限至弘治十三年(1500)[3]关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下限,如该志卷三《贵州宣慰使司下》“科贡”,记事即至弘治十三年(1500),其他还有记载至是年者,但未有晚于此年者。推测,志书编修时间当在弘治十三年以后的弘治年间[4](万历)贵州通志.卷首“凡例”:“贵志未详所始,今可考者一修于弘治中督学沈公庠……一修于嘉靖中督学谢公东山。”(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四《史部·地理类存目三》题名“嘉靖贵州图经新志十八卷”:“明赵讃撰。讃,叶榆人,官贵州宣慰使司儒学教授。是编成于嘉靖中,其凡例谓‘旧志考究采掇,挂漏可笑’。然此书亦殊舛陋,如第二卷内所载题咏,每诗皆取一句,大书于上,而以全书细字分注于下,是何体例也?”据其题名“嘉靖”并云其“成于嘉靖中”有误,把不同时期的两位纂修者归为同一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在卷六十八“贵州通志”条下还记载赵瓒修志在先,张道修志在后,而在存目编排上张道志条却排在前,且卷六十八题“赵瓒”,存目却题为“赵讃”。此误以致民国《贵州通志》谭克敏《新贵州通志序》:“明嘉靖间赵瓒辑图经,张道辑通志”,仍传抄《四库全书总目》错误说法。。

明代前期正是明朝发展的上升期,方志编修同样兴盛,“两畿十三省各辑通志……虽荒陬僻邑靡不纪载者”[5](隆庆)长洲县志(卷首).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据明隆庆刻本影印.上海书店,1990.。明朝统治者先后数次下令纂修总志、绘制舆图,以沟通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如洪武十七年(1384)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永乐年间诏令编修《天下郡县志》,并两次颁布志书纂修凡例,景泰、天顺年间修成《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6]拙撰.论《大明一统志》的编修.史学史研究,2004,(4).。这些总志尤其是《大明一统志》对当时省府州县志编修影响极大,不仅推动了大一统的价值理念的推广,形成中央与地方联系的纽带,而且也促进了全国各地修志活动的开展,方志编修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其体例亦多为省府州县志所效法,这在嘉靖及其以前的志书中更为多见。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的体例遵照宋祝穆《方舆胜览》和《大明一统志》[7]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凡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影印,齐鲁书社,1996.,以宣慰使司、府、州卫、所为次序,其下设建置沿革、郡名、至到、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寺观、祠庙、关梁、馆驿、古迹、陵墓、名宦、流寓、人物、科贡、列女、仙释、题咏,各列一门,其对于该志体例虽然有学者认为“既不是‘图经’,也不合‘通志’体例”[8]陈光贻.中国方志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P113),但是却奠定了嘉靖、万历贵州省所修通志的基础[9]拙撰.(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体例浅析.范同寿主编.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特别是舆图的编绘,更是传承了以往“图经”的传统,虽然该志题名“图经”却文重于图,但在卷首总图以外每个府州卫所都配置地理之图的做法,并不为其他区域志书所常见,这些图基本为后来通志编修所承袭。

此外,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同编者之一王佐,是成化、弘治时人,贵阳前卫人,《嘉靖通志》记载其“谨厚笃实,博学好礼,尤工于诗,不愿仕进,与郡中贤达者为诗会唱酬,曾纂修《贵州旧志》,有诗文传于世”[1](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人物·隐逸·王佐.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影印.上海书店,1990.,据此推测,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很有可能参考了王佐所修志书。该志记述“遍考《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晋宋齐梁陈魏隋唐五代史纲目、宋元史、《文献通考》《玉海》,并舆地之书,及故老所传,碑碣所载,取其可信,缺其可疑,采摭备录,略无遗逸矣”[2](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凡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影印,齐鲁书社,1996.,这也为后来省志编修在资料方面的搜求树立了典范。

二、嘉靖《贵州通志》

嘉靖《贵州通志》十二卷,是贵州第一部以“通志”题名的省志,谢东山修,张道纂。谢东山,字子傅,四川射洪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3](光绪)射洪县志(卷十).选举志.“进士”:“谢东山,沈坤榜,官山东巡抚”,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康熙《贵州通志》卷十三《职官志》按察副使:“谢东山,射洪人,进士,提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康熙刻本。,历官兵部郎中,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月由兵部郎中任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督学校[4]明世宗实录(卷三八三).嘉靖三十一年三月己丑.,后官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5]明世宗实录(卷四七二).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癸未.《明世宗实录》卷四九○嘉靖四十年七月癸卯.。著有《中庸集说启蒙》一卷、《贵阳图考》二十六卷、《谢东山文集》四十卷、《明近体诗钞》二十九卷、《谢东山诗话》四卷等。张道,湖口(今江西湖口县)人,官贵州宣慰使司训导[6]张新民先生.明代官修四种贵州省志考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该志卷一题“钦差巡视提督学校贵州按察司副使谢东山删正、贵州宣慰使司儒学训导张道编集,学生汤建中、马阳、吴恺、李朴、汪藻、倪世杰、马希龙、孙世贤、任憋忠、胡禾同编”。

该志于嘉靖三十二年(1543)议修,三十四年成书。每卷按照十二生肖字号排列,从子字号直至亥字号,设地图、建置沿革、郡名、星野、疆域、山川、形胜、风俗、土产、土贡、土田、户口、财赋、徭役、城池、关隘、桥渡、兵防、职官、公署、宦迹、学校、科目、岁贡、祠祀、寺观、宫室、坊市、惠政、古迹、丘墓、名宦、人物、贞节、孝义、仙释、隐逸、迁谪、流寓、兵燹、艺文。卷一列有贵州布政司总图、省城图以及各府、州、县地图,除地图集中设置外,其余划分为40门。该志据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续纂,记事非贯通古今,仅为明朝史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斥其“亦无体例也”[7](清)永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四).《史部·地理类存目三》题“嘉靖贵州通志十二卷”:“明张道撰,谢东山删正。道,里贯未详,官贵州宣慰使司训导。东山,射洪人,嘉靖辛丑(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右副都御使巡抚山东,其刊定此书时,则官至贵州按察司副使也。书颇简略,以孝义、隐逸别于人物之外,而如陆京、张伯安诸人,又以孝友入人物志,亦无体例也。”,主要是指有的记事归类混乱,但从整体而言,其体例以类相从,较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有所发展,也较为完备。从资料采择上亦“博引经史,旁采子集,又参访故老,咨询儒生,浃洽而罔遗,精炼而无秕”[8](嘉靖)贵州通志(卷首杨慎序).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影印.上海书店,1990.,显然也继承了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的传统。

三、万历《贵州通志》

万历《贵州通志》二十四卷,沈思充等修,陈尚象等纂。沈思充,字邃庵,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任工部主事,丁艰服阙补屯田司刑部员外郎中,转贵州提学佥事,迁江西参议,擢按察司副使,因疏论国本事罢免。康熙《贵州通志》记载:“沈思充,桐乡人,进士,万历间任提学副使,雅意作人,留心文献,召绅士之有学识者会纂《贵州通志》,手自裁定,犁然可观。”[1](康熙)贵州通志(卷十七).人物·名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又见(乾隆)《贵州通志》卷十九《秩官·名宦总部·按察副使》,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乾隆六年(1741)刻本;光绪《桐乡县志》记载:“黔地荒远,礼教常疏,公雅意作人振兴文治,士论歙然归之。且博稽文献,择士绅有学识者,会纂《贵州通志》,手自裁定之。迁江西参议,擢按察司副使,上疏论国本宜定,再疏,罢薪供耗费。外官论事自公始,人皆壮之。”(清)严辰等纂.(光绪)桐乡县志(卷十五).人物下·宦迹.沈思充传.中国方志丛书.据清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70.

陈尚象,字心易,号见义,贵州都匀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以中书舍人选授户科给事中,后转刑科给事中,因力言建储事,梃杖削籍归,二十八年(1600)复官,以母老弗拜,又十三年卒,天启中赠光禄寺少卿。著有《陈给谏疏草》四卷、诗文集若干卷。是志乃为其削籍家居后,贵州巡抚江东之延请纂辑者,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2]明史(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李献可.附陈尚象传,中华书局,1974年。又康熙《贵州通志》卷十八《人物·都匀府》:“陈尚象,字心易,都匀人。师邹南皋,领万历己卯乡试,荐庚戌成进士。由中书舍人选授户科给事中……己丑分阅礼闱,辛丑与蜀乡试,得士最多,转刑科左给事中。因力言建储事,梃杖削籍归。庚子复原官,以母老归,又十三年卒,赠光禄卿。”该志云其万历辛丑(二十九年,1607)与四川乡试,庚子(二十八年,1598)复原官,前面与乡试时间有误。万历《贵州通志》卷二十四《专理编校各姓氏职名》题陈尚象为“原任户科给事中”。而据《明神宗实录》卷二三六“万历十九年五月丙子”:“户科给事中陈尚象主考四川”,说明陈尚象主考四川的时间非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年,而是十九年即辛卯年(1591),康熙《贵州通志》记载的时间是有误的。另据《明神宗实录》卷二四四“万历二十年正月甲申”条,此时陈尚象为吏科右给事中,是否有此任职经历,待考。关于修志时间,推测是陈尚象家居时所修,据《明神宗实录》三一一“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壬午”条:“吏部奉旨:分别为民官员,人品正大,心事光明,急宜起用者”,提到有陈尚象,说明此时陈尚象正在家居。又万历《贵州通志》邹元标序所题时间为万历丁酉年仲秋;应朝卿序:“丁酉年(二十五年,1597)夏,奉命按黔中……沈君以新志成,请序于余”;据(万历)《贵州通志》江东之序:“岁丙申(万历二十四年,1596),余奉简书来抚是都,先是土酋舞文乱法,欲改邑复司,哗然而以事闻,诏下其议于两台之臣,余思以定制折之。乃亟取省志,稽其建置由来,而志自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以后阙焉未续。寻得会典镜正,始藉手以先一疏。按志自中丞刘公、侍御宿公增修方志,迄今四十余年,而未有执简从事者,亦已疏矣。余方有慨于其中,欲胥谋于直指应公,而会乡先生给谏陈君以请”,据此三序所题时间,应该在万历二十五年夏至仲秋之间成书,正是陈尚象家居时所修。又参见金恩辉、胡述兆主编:《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贵州省”,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第22-9页。。

该志卷二十四末载“先后在事各姓氏职名”,“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王来贤、分守督粮道参政王恩民、分守新镇道副使兼参议詹启东、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曹司勋、清军驿传道副使郭廷良、思石兵巡道副使张斗、提督学校佥事沈思充、毕节兵巡道佥事方万荣、都清兵巡道粱铨”,其余还有各府州县的知府、知州、知县、推官、通判等,共有39人。另设“专理编校各姓氏职名”,“原任云南按察司副使郡人许一德、原任户科给事中郡人陈尚象、原任楚府左长史郡人刘如楫、原任云南永宁府同知郡人周文化编辑,贵阳府儒学教授杨蹈中、宣慰司儒学训导刘怀望、安庄卫儒学教授黄阁、新添卫儒学教授黄琏同编”,还有同校19人,其身份有的是生员,有的是举人,甚至有的是进士出身,另有督梓2人,缮写3人,督梓和缮写的也是贵州卫和前卫的经历、掾史[3]魏治臻.读《简介明万历刻本重修贵州通志》一文——并就其中若千问题与谢国祯先生商榷.民族研究,1981,(2).一文,对万历《贵州通志》编修者有专门的考证.。卷首还有邹元标、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应朝卿、巡抚贵州兼督湖北、川东地方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江东之序,从其署名和序可以体现出这部志书的官修性,有各级官员参与并负责。

万历《贵州通志》的体例,兼采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嘉靖《贵州通志》之长,而避其所短,续补并增订明嘉靖末叶及其以后隆庆以迄万历中叶四十余年间的史实、史料和地方文献。据该志凡例称,弘治志失之简略“体如一统志之分属”,嘉靖志较为精炼,亦嫌分散割裂,“体如诸类书之分属,则条纪张矣而鲜归摄分类,则属比明矣而割裂”,因此万历志体例兼采二志,又“参之他省志,以省会提纲,中以各属分纪维之,以兼制经之,经略鬯之,以艺文终焉”,弘治、嘉靖二志为万历志奠定了良好基础,万历志的体例相对完备,纲举目张,条理分明[1]魏治臻.谈明万历《贵州通志》.文献,1981,(1).。

万历《贵州通志》的体例设置以省会贵阳为纲,设省会志、合属志、兼制志、经略志、艺文志,以兼制、经略为经,以府州卫所各属为纬,经纬相制,以艺文殿后。合属主要指府州卫土司,先设省会,再设各府州卫,兼制志包括兵戎、粮饷、学校、驿传,经略志包括兴利、修文、釐弊、饬武。因此,有人称之“体例创新”“统属有序”[2]刘泳唐.明万历贵州通志述略.贵州文史丛刊,1990,(2).。该志记事“详于建置沿革、政治制度、摇役赋税之事,犹可以存有明一代之旧”[3]谢国桢.简介明万历刻本重修《贵州通志》.民族研究,1980,(3).。其叙事“旧志所载者仍之,新者续之,繁者芟之,漏者补之,讹者订之,旧说可疑而别立新说者而存之,凡远事据经史,近事据见闻,不以臆说”[4](万历)贵州通志.“凡例”.日本罕见中国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说明万历志较弘治、嘉靖二志,史料详实而内容精审,条理分明而叙事谨严,为后世学者所称道[5]金恩辉,胡述兆.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贵州省”.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22-9,22-10.。

四、万历《黔记》

万历《黔记》六十卷,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蠙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自建宁推官迁潮州知府,历官四川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校、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升任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6](乾隆)泰和县志(卷二十二).人物志七·列传.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又见道光.泰和县志(卷二十一)人物志三·列传.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道光四年(1824)年刻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督理湖北等处[7]明神宗实录(卷二三二).万历二十七年三月丁亥.,佐总督李化龙平播州杨应龙之乱。万历三十五年七月“陈情终养,疏九上,始得请”,一个月后又复官[8](康熙)贵州通志(卷十七).人物·名宦.(乾隆)贵州通志(卷十九)人物秩官·名宦总部.又见《明神宗实录》卷四三六,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丁巳:“贵州巡抚郭子章告病,许之。上以子章久习边事,难听其遽去,但屡疏陈情,辞意恳切,许回籍餋亲,以俟起用。”查《明神宗实录》卷四三七“万历三十五年八月癸巳”条,时隔一月,郭子章又已到任。。万历四十年五月,“兵部以贵州路山西苗功擒斩四千余级非常大捷,请加叙录。得旨,郭子章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给与应得诰命终养”[9]明神宗实录(卷四九五).万历四十年五月丙申.又参见吴廷燮.明督抚年表.中华书局,1982.(P640-641),加太子少保,袭锦衣卫。万历四十六年卒,年七十六[10]据郭子章.蠙衣生传草(卷二十六).著述目录.“万历丙辰,予年七十有四”.丙辰年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许昌市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影印.齐鲁书社,1997.集部156-210.。

郭子章著述宏富,据《明史·艺文志》统计,著有《易解》十五卷、《诗传书例》四卷、《黔中止榷记》一卷、《西南三征记》一卷、《黔中平播始末》三卷、《官释》十卷、《郡县释名》十六卷、《古今郡国名类》三卷、《注豫章古今记》一卷、《豫章杂记》八卷、《广豫章灾祥记》六卷、《吉志补》二十卷、《潮中杂记》十二卷、《黔记》六十卷、《黔小志》一卷、《枝干释》五卷、《校定天玉经七注》七卷、《黔草》十八卷、《粤草》《蜀草》《楚草》《闽草》《浙草》《晋草》《留草》等五十五卷、《豫章诗话》六卷续十二卷。又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统计,郭子章还著有《兴国县四贤传》一卷、《蠙衣生书目》二卷、《谚语》七卷、《谣语》七卷、《谶语》六卷、《讥语》二卷、《谐语》七卷、《隐语》二卷、《谶论》四卷、《疾慧编》二卷、《抚黔公移》四卷、《抚黔奏疏》十六卷、《圣门人物志》等[1](清)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郭子章在《蠙衣生传草·著述书目》中,云其“自恩贡成均至今终养归田,内集十四种,共一百九十卷;外集五十六种,共五百卷。已刻者四十九种,未刻者三十一种”[2]郭子章.蠙衣生传草(卷二十六).著述目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许昌市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影印.齐鲁书社,1997.集部156-210.。由此可知,郭子章的著述多达70种,有690卷之多。

郭子章才华横溢,《明实录》称其“文章勋业亦烂然可观矣”[3]明神宗实录(卷五七二).万历四十六年七月辛亥.。乾隆、道光《泰和县志》人物传引万历《泰和县志》的评论,称郭子章“才本天授,识卓人群,常与王塘南(即王时槐)、胡庐山(即胡直)、邹南皋(邹元标)讲学于青元、白鹭之间,主于倡明正学。宦迹所至,随地著书,燕、闽、晋、粤、浙、吴、楚皆有草,及《平播录》《易解》行世,又有《豫章大记》一百卷”[4](乾隆)泰和县志(卷二十二)人物志七·列传.(道光)泰和县志(卷二十一).人物志三·列传.。从其著述涉猎内容来看,包括经史子集极为广泛,这些书一是关于地理类的书籍较多,当然包括方志在内。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绘制了一幅用汉语标注的地图,名《山海舆地全图》,时任贵州巡抚的郭子章以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学习的姿态研究了这幅地图,在贵州缩刻了一幅并作序一篇,分析和评价了利玛窦传播的地圆学说,成为研究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先行者[5]吴倩华.明末贵州巡抚郭子章与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2).;二是关于西南地区的书也比较多,其中《黔记》最为代表。

郭子章巡抚贵州,乃代江东之。《明史》记载:“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部卒三千剿应龙,夺三百落。贼佯北,诱师歼焉,国柱等尽死。东之罢,以郭子章代。”[6]明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川土司二.江东之,歙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二十四年(1596)巡抚贵州[7](康熙)贵州通志(卷十七).人物·名宦.,期间极为重视通志编修,郭子章本身即热爱方志,因此巡抚贵州时就承袭了这一传统。《黔记》成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卷首有丘禾实的序,题“万历癸卯重九日”;陈尚象序:“大中丞郭公抚余黔之癸卯岁,出所著《黔记》示”,落款时间是“万历甲辰初正上元日”,即万历三十二年(1604)上元节。而据《黔记》卷二《大事记》,记事止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秋七月,正文记事有的止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说明该书成书后又陆续增补,现存有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黔记》六十卷,现存五十八卷,有卷二十五和二十六讨逆志[8](万历)黔记(六十卷).现存五十八卷,缺卷二十五、二十六,贵州省图书馆1966年8月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万历三十六年刻本复制油印本编制说明考证.两卷已佚,其余设大事记、星野志、舆图志、山水志、灾祥志、群祀志、止榷志、艺文志、学校志、职官志、贡赋志、兵戎志、邮传志、公署志、公侯伯总兵参将都司守备表、总督巡按藩臬表、守令表、文武科第表、貤恩表、帝王事纪、宦贤列传、乡贤列传、孝子列传、栖逸列传、淑媛列传、方外列传、宣慰列传、故宣慰列传、土官列传、诸夷、西南夷总论,共有30门。其中大事记分上、下二卷,为前志所无,上卷记商、周、汉、蜀汉、隋、梁、晋、元七朝;下卷记明建国以来之事,所述黔省隶属中域之大事沿革甚详。谓黔故西南彝,周、汉遂通中域,元始置顺元路。明洪武、永乐间郡县其地,与楚、蜀、滇雁行并立,上置两台三司,下设府、州、卫、县、舆图志,首列贵州总图,省城图,以下所领府、州、卫、县、所各有城图、地理图,又各为图说。概述建置沿革,道里路程,山川形势,贵州一省之沿革大事、地理形势,概括俱见。以下诸类,记载贵州典章制度、职官、人物、艺文,皆具详赅。最后土司土官传、诸夷传、古今西南彝总论三类,记载贵州各种族及其分布,风俗习性。其记述时限,除大事记等外,主要承续万历《贵州通志》,记明代史事。《四库全书总目》称:“明代始建都指挥司,后改布政司,分立郡县,与各行省并称。而自唐宋以前,不过羁縻弗绝,尚未能尽辟狉獉,故古来记载寥寥,最为荒略。明赵瓒始创修新志,其后谢东山、郭子章及本朝卫既齐等,递事增修,渐有轮廓。”[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类一.“贵州通志”条.说明《黔记》编修亦是在弘治、嘉靖《贵州通志》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体例较为严整,史料丰富,是明代贵州省志中卷帙最为丰富的一部,也是门类创新较多的一部。此志对贵州修志影响颇大,康熙、乾隆《贵州通志》等编修均受其影响。

明代贵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在当时修志之风的影响下,贵州方志编修得到发展,有官修也有私撰,至万历年间达到高潮,这与明代修志发展的趋向是一致的。纵观现存明代四部省志的编修,可以反映出几个特点,给后人以启示和思考:一是修志传统的沿袭和继承,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草创基本规模,以后嘉靖志、万历志以及万历《黔记》不断完善,并影响至清代和民国修志;二是方志编修的官修性,历次修志均由巡抚、提学御史、按察司副使等领衔编修,尤其是万历《贵州通志》精良的修志组织与人员,是保障一部志书编修成功的前提;三是编修人员的素质,这几部志书的具体编集者或是儒学教官,或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员,而且是进士出身,修志团队其他成员也均是有文化素养或有出身的人;四是资料信实可靠,内容翔实,在几部书的凡例中一再强调这样的理念。

猜你喜欢

弘治通志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龙江剧《弘治私勘》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云南编年史之力作——评述《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