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深掘传媒的时代意义
——评蒋晓丽著作《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
2018-04-01郑艺李锐锐
□ 郑艺 李锐锐
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推动着各个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传媒作为有着巨大潜力的朝阳化产业,已经具备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取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履行了其强大的社会职能。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加上产业化的运作手段已经使现代媒体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传媒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转换,使其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传媒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与研究更应该具有独特性。
现代社会里,受外部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内心承受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精神易出现焦虑、不安,公众迫切需要一个可以释放消极破坏性能量的平台,因此,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影响就极其重要,其宣导抚慰功能对稳定社会环境和构建政府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大众传媒功能研究的各种学说,都集中于研究其传媒的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以及经济发展功能,这些对传媒功能学说的研究看起来已经相当全面、细化,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只局限在国外学者的研究范围内,并没有深入联系我国独特历史传统、特殊国情与实际情况,所以就这个角度来说,国内对传媒功能学说的研究体系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远未成熟。
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蒋晓丽所著的《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一书,探讨了一个未被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新的传媒功能说,从经济发展偏慢的西部地区具体应用着手,认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对当前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特别是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蒋晓丽教授在著作中主要以西部独特的文化形态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与大众传媒之间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力图说明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对西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理论中寻创新:立足现实样态,脉承理论意义
一般情况下,理论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同时也来源于实践。传媒功能理论的创新同样不能脱离实践范畴,必须从传媒实践中寻找自我发展的依据,只有掌握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实现对原有理论体系脉承陈新的良好效果,传媒生态才得以永葆不息生命力和创造力。
作为文化大范畴这种相对偏重定性事物而言,从古今、东西方的多维角度找到有价值的聚合交汇点,总是很考验学术研究者。中国新闻事业起步基础薄弱,传播手段和理念相对落后,因此不得不长期引进西方的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理论来辅之发展壮大,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路径与国外基本一致,具有相对完整原创性、基于国情实际需求应用性、有一定影响力的传媒功能理论乏善可陈。难能可贵的是,蒋晓丽教授在对传媒主要功能进行研究时采用了历史的视角和东西方比较的方法,对之前的传媒社会功能理论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自身创新性认识,并通过分析我国传媒在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情况来证明其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她认为研究媒介功能理论要立足于我国的传媒实践,看过去、观今朝、思未来,认清现实,将国外的传播功能研究成果通过可行性途径和方式,有科学甄别性地逐渐实现本土化,丰富和强大中国新闻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应用。
当今时期,我国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显而易见,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少数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则更加复杂,虽然这些在社会发展中是阶段性的必然存在及整体性的生态存在,但具象于一定的时期和人群,出于实际情况考虑,提高认识和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职能和传媒力量的正面支持。蒋晓丽教授言之,对于大量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大众传媒的公开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有效作用。传媒所具有的处理社会矛盾和危机的特殊身份和功能,应该针对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和特定群体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传媒对民众具有宣传、引导、安抚、慰藉功能,传媒应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性、默契性,充分利用“喉舌”功能向公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公众的思想、认识及行为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尤其是能够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及时的传达与解释,使社会中民众的不满情绪得以释放,不理解和不平衡的抱怨心理得以宣泄,从而完成媒介对大众情绪的按摩与抚慰作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蒋晓丽教授对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所做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有关传媒宣传功能的传统和单一认识,丰富和完善了以往传播学界大众传媒功能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了现有的传媒功能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研究视角上,她利用历史和全局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新形势下传媒宣传功能的内涵、宣传策略、技巧和效果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辩证思维和普遍真理,这为学界关于传媒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例。
二、属性中寻创新:运用历史视野,找准职能定位
传媒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伴生事物之一,也是社会发展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媒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呈现出多元的属性,根据时代趋势的发展需要,传媒各种职能的偏重性会有所转变,传媒不应固守或侧重某种特定职能,一成不变,而应顺势而为,择时代所需。在探究国内传媒功能研究的起源时,我们不难发现,处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智慧,传统文化中中国家庭与社会和谐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
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先天禀赋结构上与中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但却可以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利用发达地区的资源溢发效应,聚合多种媒体传播平台,将国家意志、知识文化、先进技术等信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进行传播,打造出属于西部地区特有的个性化、特色化的传媒产品,这有利于信息在受众群体中迅速传播,从而促进问题又快又好地解决,更好地满足和服务西部地区人们的信息、生活需求。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国家都给予了重点关注,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到如今“精准扶贫”的落实,传媒无疑都在国家政策传播方面担任了重要的“传声筒”角色,是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同时也是观念对话和探索的阵地,通过媒体途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政令的上传下达。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政府与公众之间如若不能及时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达到互为信任和默契,就很容易陷入极为紧张的处境,特别是在社会公正、强力反腐、资源分配等方面,则更需要大众传媒扮演一个“社会调节器”和“社会减压阀”的角色,全方位报道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公共事务,并开设一些能让受众表达意见的节目或环节,重视传播媒介的宣泄功能,消除群众心中的积郁情绪,对于当下整个传媒业界来说,都非常值得借鉴与深入。蒋晓丽教授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把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悲剧理论注入新闻内容编排、报道方式以及报道时机等新闻宣传过程中,重视新闻媒体的宣泄功能,淡化和疏导公众的过激情绪,把有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
三、应用中寻创新:紧随形势变化,确立指导地位
传统学界和业界在谈及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问题时,大都把关注点放在了西方传媒界流传过来的几种主要的媒介功能上,如传媒的环境监视、信息传播、政见宣传、生活服务以及娱乐等功能,研究视野较为狭隘,研究方法较为固化。一直以来,相对于东部和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改善难度大,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民族矛盾又因其特殊性夹在其中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弊病,西部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决定着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增量空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基于以上种种现实问题,蒋晓丽教授认为,可以从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出发,运用传媒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一些国家的传播政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一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学术研究方法。事实上,我国学者对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未停止过研究与关注,尤其是对于西部民族地区与大众传媒之间的相关问题,只不过切入点、研究范畴不同,大多研究其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使用状况,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发展程度等问题,而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却极少有学者关注,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作为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传媒应对策略之一进行简单探究。而蒋晓丽却用系统、全面、独特的论述方式对传媒宣导抚慰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一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信息化时代,传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媒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载体的传播工具,理应利用最优化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把自身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极致,避免陷入自我想象的孤立空间,但同时也不能过分追求市场效益,把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新的形势下,传媒需敏锐洞察周围环境政策的变化,牢牢坚守传媒应承担起的社会职能,为传媒实践乃至社会发展指导方向。因此,为提高西部地区传媒宣导抚慰力,蒋晓丽教授首先将东西部传媒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找出西部传媒发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传媒信息灌溉与引导的矛盾、传媒报道内容的失衡以及传媒结构单一化等问题,明确指出了西部传媒发展落后的根源。从研究方法上来说,蒋晓丽对西部传媒宣导抚慰力的研究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的,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认识,两相并举,在吸收并创新西方传播学功能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结语
新的形势下,传媒宣导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传媒要时刻把握变革形式,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曾多次被强调,“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传媒作为普及知识文化的重要工具,对相对封闭、传播内容难以全面辐射和到达的西部地区,则更应加强传播力度,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还要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先进文化,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把党和国家提倡的重要文化、理念、政策传播到祖国各个地区。蒋晓丽教授在书中对宣导理念也做了深刻阐释,因此,她的《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理应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期待以后能够有更多这样创新性的,既有一定层次方法论又兼具实际效用的研究著作出现。
1.蒋晓丽.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谭昆智.论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郭兰英.运用好大众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