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中国茶文化为例
2018-04-01万展豪
□ 万展豪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生存空间,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源,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文明,承载着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
一、中国茶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新媒体技术的保护优势
(一)中国茶文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茶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中国被称作“茶的祖国”。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料几个阶段。吴英藩在《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一文中引《神农本草》中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充分说明了我国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千年了。2008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也一致确认神农氏炎帝为中国茶文化的始祖。茶的使用价值在这篇文章中也有体现,吴英藩以《晏子春秋》为据,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有人用茶鲜叶作菜食。林治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指出三国张辑在《广雅》中的有关茶的记载是我国茶叶加工、品饮及饮茶功效的最早记载。
(二)新媒体技术的保护优势
1.手段的先进性
手段的先进性主要指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VR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利用该技术为文物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服务,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生动精确还原文物,增加人们的互动体验。
2.受众的广泛性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调查来看,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是其主要方式。相对比1999年全国网民只有700万,庞大的接收传播群体是新媒体传播特有的优势。
3.观赏的互动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上下之间和平行之间的双向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不断扩大的话语空间,使得每一个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同时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信息,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影响着信息的生产。新媒体既成为社会公众表达自身诉求的一种途径,也成为相互沟通、获得新知的一种渠道。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到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的发展,用户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受众与媒体信息之间的交流,交流性、互动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加深了用户对传播的文化的理解,也推动了信息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可分为三种,即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非遗形式创新和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传播应用三个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载体转移本质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原本依附于原生环境或者人得以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媒介载体转移,再储存再传播。媒介载体的转移可以分为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保护、新媒体动态生态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多个方面。
以往由于技术限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多采用传统的摄影摄像方法,这种技术手段曾为人类记录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如戏曲、民俗活动记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影像资料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霉变导致资料模糊、资料失声、资料遗失等,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运用数字摄像、二维三维扫描、3D模型制作、超清摄影等数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数字化采集,把珍贵图画、音乐舞蹈、皮影戏曲、民间体育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资料,高保真存储于计算机、互联网。
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采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了非遗保护中心,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方位的记录,针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语料收集研究,利用音频和文字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更加真实安全地对非遗进行保护存档。
三、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中的创新使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是在文化、科学、社会和艺术的多个交叉领域中产生的新课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但是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非遗文化的一种表面记录。如何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意义,结合数字时代的文化基因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民族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的同时,应用新媒体数字化可视化进行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的突破点。用新媒体“现代语言”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才能让古老的技艺不只是停留在手艺的层面,而是迈上更高的文化艺术的台阶。
“非遗”纪录片记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对“非遗”进行的数字化采集和保存就借用了高保真高清晰的拍摄设备,以真实、朴实、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语言记录下“非遗”项目最原生态的内容,用镜头让受众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新媒体时代的非遗影片制作指的是在纪录片的方式上扩大加入新媒体短小精悍的影片形式,包括微电影、微视频、秒拍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影片制作。
例如纪录片《回荡千年的叹息——川江号子》以及川江号子微视频记录了诞生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流域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谣。这一带地势险峻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川江号子,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等特征。川江号子还把川戏、竹琴、扬琴、金钱板等的调调随手拈来,在“麻辣烫”中秀出了自己的独有风味。学者连波在其著作《国乐飘香》中写道:“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由于川江船工号子所独具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视频在网上一经播出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成功将川江号子带入人们的视野,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新媒体技术发展为非遗传播构建立体传播渠道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标本存在计算机或者互联网上,对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对文化的传播,不断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借用新的传播技术传播并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生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特殊性,传统的传播方式多依靠“口授相传”等方式,传播影响范围受到单一的传播方式的制约,非遗传播难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凭借其传播范围广、信息瞬时性、交互性、数字化等优势,也承担了传承非遗文化的重担,新媒体视域下的多管道传播理念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建设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窗口,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传统的文化资源与微视频、电子杂志、音频等多种新媒体信息表现形式相结合,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参与式的文化体验。例如四川寿县所打造的“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通过图文和多媒体视频等方式,系统地介绍寿县每一项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等,并不断更新,使人们在理解和查询寿县非遗项目时更加方便快捷。为及时了解人们对寿县非遗的看法,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站留言区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极大拉近受众与非遗的距离,不仅更好地加强了对寿县非遗项目的宣传,参与式的文化传播也使人人都建立起参与宣传、保护及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微信平台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个人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平民化”“互动强”“个性化分享”“病毒式推广”“易接受”“低成本”的特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0.0%的中国网民对在互联网上的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在10—19岁网民中,有65.9%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网上分享。利用微博、微信方式宣传非遗,借助新媒体分享型传播,积极引导大众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门话题的持续和朋友圈信息的更新,还有利于保持人们的持续关注度,从而获得更加实际有效的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催生出各类非遗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川剧”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用户,就有超过500条结果。小到一件包含川剧元素的物品,大到一场川剧的精彩直播表演,“川剧票友会”里面应有尽有,可以满足网友对川剧信息的需求。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促进了川剧的繁荣与发展。
五、结语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还存在着规模较小、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科学地解决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难题,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去,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寻找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的融合发展模式,寻找出文化与技术的平衡点,借助新媒体之翼,更加科学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使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可持续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研究,为后人留住更多更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1.欧阳晗萌.“茶文化”与人际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论茶文化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2.
3.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06).
4.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5.曾芸.新媒体视角下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大众文艺,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