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不对称
——以高校学生会组织为例

2018-04-01孟志忠张菊兰

视听 2018年3期
关键词:被管理者传播者学生会

□ 孟志忠 张菊兰

一、组织内传播与信息不对称

组织是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从广义上讲,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者秩序相对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都可以称为组织,如细胞组织、人体组织等。在狭义上讲,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①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组织内传播,顾名思义,即组织内部的传播,组织内传播有多种类型,本文研究的层面更侧重组织内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传播。组织内传播是否科学和有效是衡量一个组织协调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子。高校学生会组织内传播的重要性同样如此,但在高校学生会组织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其有两个基本假设:1.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而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2.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②而我们在组织传播学中运用此理论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拥有信息的不平等而造成了传播上的一些障碍,从而导致传播的有效性降低和传播效果不理想。

二、高校学生会组织内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0年提出传播过程模式,他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要素,这五种要素人们称之为“5W 模式”,而这“5W”分别指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我们在这五个维度的基础上加入“反馈”这一要素来研究在这每个要素间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原因和表现。

(一)管理者引发的信息不对称

传播者即信源,它是信息的编码者,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的把关人,控制着信息的流入与排出。而我们在此分析组织内的传播者主要是组织中的管理者。主要分析学生会组织内下行传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1.信息匮乏。作为管理者,传播者在获取更高一级的管理者的信息和组织边界外的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获得信息较为贫乏,同时获取环境之外的信息不确定性高,而同时还需满足被管理者的信息需求,这时管理者的把关可能出现“疏松”,其本身的信息量少且模糊导致其传播的信息量更少且容易变质,使得下级人员信息需求不足,不能做出有效的反馈和回应,这时引起了信息的不对称。

2.信息超载。管理者作为信源,在一些情况下,其不对过量的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和整理,导致被管理者接受信息的成本增加,造成信息超载。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泛滥不一定是指信息的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其质量太差,而真正需要的信息却处在匮乏状态。③由于管理者不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导致双方信息传播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3.信息不透明。管理者传播信息时会隐藏或者刻意不传播某些信息,因为受制于外部或者内部的种种压力,导致某些信息的传播不进入正式的传播渠道,这导致被管理者的信息的片面接受,同时也会造成被管理者对信息的对抗性解读,所以双方信息的不均衡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这三种情况造成了组织内传播的传闻、流言和谣言的产生,不利于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几所普通高校的学生会组织成员的实地考查发现,学生会组织的下行传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的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学生会最高的决策机构主席团本身信息的缺乏和信息传达的暧昧性导致下级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其次是学生会管理者对众多的信息不进行有机的分类整合,导致下级人员信息重要性选择上的信息不对称;最后,管理者对学生会信息的不透明、宣传机制不更新,导致下级人员信息获取上困难,造成信息不对称。

(二)被管理者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被管理者的信息传播,在正式传播中属于上行传播,也属于传播过程的反馈环节。其主要是在上行传播中为管理者提供反馈意见,在此过程中有几种表现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被管理者存在着负责任与不负责任之分,负责任的受众会根据管理者的命令和政策进行反思,他们会通过组织内部的信息反馈渠道来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不负责任的被管理者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会进行反馈,他们只会消极地接受下行传播的信息,或者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回应,从而导致反馈环节的失灵,进一步导致传受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对高校学生会的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生会成员包括学生对提供反馈意见的渠道利用不够,对学生会管理层提出改进意见的积极性不够。

(三)传播渠道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1.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组织内传播依靠网络媒体发布信息较多,在这些网络媒体中“两微一端”占据了很大的地位。而在众多的被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下,组织内新媒体信息的不及时更新让被管理者不能快速掌握官方和准确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学生会组织内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发送紧急会议的通知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于每个学生会成员使用媒介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可能接收不到紧急信息,从而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2.作为意见领袖的传播。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而在组织内,这些意见领袖多属于仅次于最高管理者或者在组织内威望和可信度较高的人,他们对下行传播的信息进行再次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加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进行传播可能使得信息变质,导致传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3.作为口头传播出现的信息遗漏。在组织内传播中,经过口头传递的信息经过的层级越多,信息的准确性就会降低。在对学生会组织成员的考查中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口头传递的信息经过几个中间人的传递,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遗漏,从而使得传播者最初的意义没有传递到受传者,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三、规范学生会组织内信息传播的途径

(一)管理者的信息把关

1.在下行传播中,作为管理者的传播者要对信息进行把关,首先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要对自己接收或者即将要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要将切实可行及其关键的信息传递给被管理者,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受众的信息解码效率。

2.面对信息匮乏,各组织上层管理者要考虑信息获取的通达度。新媒体时代,为了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程度,出现了“中央厨房”的概念和大数据的应用,其在一定领域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在组织内部设置相应的数据信息分析的部门也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索引。在一些大企业,信息部门的设立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席位,但是高校的学生会组织对信息部门的设立还不是很重视。组织内设立信息收集分析的部门在新媒体时代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解决信息匮乏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

3.组织对于新信息必须是灵活而开放的,限制信息流动的任何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都会成为组织内传播的障碍。所以管理者要对组织内信息进行公开,将信息公布于众,降低所传播信息的暧昧性和模糊性,这样才能减少非正式传播中传闻和流言的蔓延;同时,公开信息有利于被管理者反馈渠道的畅通,有利于管理者决策的透明化、合理化。

(二)被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在上行传播中,被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积极地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管理者,使管理者及时了解传播的效果,从而进行更为理性的决策;同时对被管理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使用能力;组织内个人不能做沉默螺旋的沉默者,要保持自己的立场,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随波逐流,在组织规范下培养自己的组织意识,树立自己的组织大局观。

(三)传播内容的有效性

无论下行传播还是上行传播,都要求传播者对内容进行仔细的审查,面对过量的信息时,要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分批次传递给受众,不可将重要的信息淹没在细枝末节的汪洋之中;同时注重信息的传播质量,不能陷入尼尔·波兹曼所言的“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境地,对过量的信息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减少真正需要信息匮乏的状态;少量的信息要确保其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信息的再次收集,通过对传播内容的规范,增强学生会组织内信息传播内容的有效性。

(四)传播渠道的通畅性

学生会组织内的信息平台要设立自己的信息推送策略,对自己组织内的信息平台要进行及时更新,满足组织内成员的信息需求,同时保证信息来源的官方性、正式性,提高其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组织内意见领袖应加强其责任感,提高媒介素养,作为二次传播的代表人物,传播的信息内容要减少其主观性,做好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桥梁,提高传播效率;在组织内的口头传播中,要尽量减少传播的中间层级,现在组织传播正通过媒介技术创造一个“守门员”越来越少的边界,结构趋于扁平,组织针对战略性问题与基层进行的直接传播越来越多④;同时要设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作为情感交流的“对话机制”;组织内传播要重视非正式传播渠道的设立,弥补正式渠道信息的不足,在组织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小结

通过对一些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实地考查,本文分析了造成组织内传播信息不对称的一些原因和表现,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途径。组织内传播是维系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其传播质量的优劣,可能影响其组织内的传播效率和工作效率,更进一步讲可能影响其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内部形象的建立。可见,组织内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是从传播的直线过程进行分析的,而没有研究组织内文化和环境对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主要研究一些小型组织中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内部传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对大型组织和组织外传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还需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8-89.

②路小红.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实例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05).

③陈力丹.组织传播的四类理论 [J].东南传播,2016(02).

④胡河宁.组织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

猜你喜欢

被管理者传播者学生会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企业管理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探究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其形式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悲喜相依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对中职学校学生会建设的几点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