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新闻VS人工写作对比分析
——以九寨沟地震事件为例

2018-04-01王玥

视听 2018年3期
关键词:九寨沟新闻报道机器

□王玥

一、九寨沟地震:机器新闻艳惊四座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仅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便发布了新闻稿件。8分钟,25秒,540字,4张图,十几项重要内容,人工智能以完全不逊于人类记者的编发能力再一次惊艳四座。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VR和AR等新技术颠覆了传统社会生活,给人类生活创造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不断渗透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生产也开始迈入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时代。广义上来说,“机器新闻”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写作、采访等新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①,它涵盖了传媒领域的各个方面;但狭义上,“自动化新闻”则仅指机器写作的新闻或者计算机生成新闻,“在初期算法编程完毕后,机器不经人为干预,软件或算法即可自动生成新闻故事的过程。”②

二、机器新闻VS人工写作:对比分析,各有千秋

对于同样的新闻素材,机器生产的新闻稿和人类记者撰写的稿件有何区别呢?我们以本次九寨沟地震新闻报道为例,选取中国新闻网的新闻报道和机器新闻稿,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对两篇稿件进行对比分析。

机器新闻稿:《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8日21时……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827米……

产出说明……”

中国新闻网:《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当日接待超3.8万游客》

“中新网8月8日电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之后又发生3.9级地震。为此,成都铁路局管内部分旅客列车扣停,当日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8799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等国际桂冠。”

从反应速度上看,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新闻发布于8月8日21时37分15秒,中新网的新闻稿件发布于同日的22时13分,机器的反应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仅在地震过去八分钟后,机器便已经完成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自动写稿等一系列环节。而此时的人类记者,也许正面对庞大繁杂的地质数据焦头烂额。

从标题来看,在这个信息爆炸和超载的时代,“速读”和“标题党”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标题好坏不仅影响新闻内容的表达,更严重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机器新闻和中新网的新闻标题都抓住了地震的核心事实。但是,中新网的标题采用了“复式题”结构,“当日接待超3.8万游客”作为辅题,说明当日九寨沟景区的游客情况,对主题的内容进行了补充,“7级地震+3.8万游客”,两个数据让事实更触目惊心,对受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贴近性。

从新闻报道的主体来看,主体是一则新闻报道的骨干,它不仅能体现新闻的主题思想,其叙述逻辑更反映出记者和编辑的思维方式。机器新闻共包括“速报参数”等8个主体内容,把此次地震的基本情况介绍得非常全面,每部分都有详实的数据和图片说明作为支撑。正文的586字中数据出现了53次,占比高达9%,这些信息都属于地震的“静态信息”,但对于与地震相关如游客疏散、交通救援等动态信息则未有涉及。而在中新网的报道中,记者的叙述内容则更丰富,动静结合,既有关于地震基本情况的介绍,也有交通等动态信息的报道,全文643字中,数据仅出现40次,占比6.2%,远小于机器新闻。

从主体的叙述逻辑上看,不同的事实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文章结构。对于机器新闻,它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将震中地形、热力人口等一系列事实进行并列陈述,导语和主体段落之间并没有明显区分。一系列数据虽然加强了说服力,但明显缺乏深刻分析,给人一种数据堆砌之感,可读性较差。而中新网的新闻报道的格式则规范许多,正文前一段就以简明扼要的语句将新闻的主要事实进行了概括和介绍。整个文章也遵循了倒金字塔的结构,一一铺陈,层次多、层次逻辑感强,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做到轻重分明。

三、机器新闻写作:程式化模板,问题明显

通过上述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机器新闻报道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等优势。但是,机器新闻的创作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模式化现象严重。预先设置的程序使得机器能够快速反应,但与此同时也限制了文章的自由表达,机器新闻的语言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大多只能采用主谓宾这种简单的句式,想要靠程序来实现词语表达的个性化、新闻报道的新颖性和报道角度的独到性,仍相对困难。对于读者来说,机器新闻也无法跨越“表面化描述”的局限,无法给人更深层次的阅读感受。“通过机器人撰写的稿件,会因为内容的生硬和重复而影响稿件的质量。”

其次,机器新闻缺乏逻辑性。从地震报道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机器虽然可以在海量信息中瞬间抓取数据,但是它却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面对数据无法做出轻重取舍,导致机器新闻报道虽然全面,却无法给人详略突出的感觉。对于六要素确定的新闻事件,自动化的采编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机械化”的新闻输出,但是,对于不确定性较高的新闻事件来说,机器就会无能为力。

第三,机器无法进行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新闻实质上是关于“人”的信息,如果缺乏人作为立足点,机器生产出来的就只是一堆无意义、无价值的数据拼贴,对于需要调动感官思维和情感体验的新闻素材,机器更是束手无策。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人类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不足,但是,科技始终只是冰冷的机器,缺乏人类的思维和判断。在地震新闻面前,机器只能产生“数据文”,但人类记者可以寻找更加多样的报道角度,既有温暖感性的瞬间,也有理性冷静的分析,与读者更贴近。

四、未来走向:职业自信,人机合一

机器来势汹汹,而人类就真的束手无策吗?机器新闻未来真的会取代人类记者吗?

毋庸置疑,新技术的引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闻记者的职业技能,“自从信息与通讯技术引入台湾的编辑室之后,新闻记者出现了新闻技能退化的副作用。”?但是,无论机器如何侵占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新闻报道领域,具有感官体验和感情思维的人永远是无可替代的,新闻业的未来一定不是机器或人类一家独大的局面,人机结合才是最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模式,“机器人和记者的关系是‘竞争、辅助和融合’。”

鉴于机器强大的数据搜集和处理功能,人类可以从繁杂海量的数据中解放出来,将机器能够胜任的工作交由机器完成,在机器初稿的基础上,记者和编辑再进行润色和调整,给记者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更有价值的创作。其次,记者要具备数据素养和基本的统计知识,从而帮助新闻工作者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行业,只有掌握核心优势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来说,技术的侵入使得创造力、分析能力和自我个性变得尤其重要,这种品质将逐渐成为新闻记者的核心优势,也是使得新闻报道有别于机器新闻的关键。机器提供“阅读”,人类要提供“悦读”,机器新闻永远只是停留在表象描述的层面,人类则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感性思维和理性判断,使自己的新闻作品能够直达读者的内心,找到与读者之间的共鸣。

注释:

①李苏.机器新闻发展的市场进路及反思——以Autamated?Insights公司为例[J].新闻界,2015(18):56-61.

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下属数据新闻研究中心Tow Center.自动化新闻指南[R],2016:1.

③Chang-de L.De-skilling effects on journalists:ICTs and the labor process of Taiwanese newspaper reporters[J].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31(3):695.

猜你喜欢

九寨沟新闻报道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未来机器城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