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喷子”:语言暴力的演变及引导思考
2018-04-01万家凝
□ 万家凝
网络为人类提供公共话语平台,其创造的开放性语言交流环境,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便利交流途径。然而,网络环境并非完美,放眼如今的网络舆论环境,除对公共事件的理性讨论外,同时存在着恶意攻击他人、刻意引起骂战争端的“网络喷子”群体,原本的良性互动纽带被割裂,交流环境充斥着情绪戾气。这些网络语言施暴者被称为“网络喷子”,意指“在网上发布或发送信息,意在刺激他人或扰乱讨论话题和空间的人”①。“网络喷子”的言论呈现粗俗化、偏激化、极端化的特点,其言论易把良性互动的语言环境引入粗俗骂战;其次,“网络喷子”的言论带有较强煽动性和感染性,易对特定人群标签化,如在“东北雪乡事件”中对东北人污名化;再者,网络喷子的年龄及教育程度总体偏低。
一、“网络喷子”的形成和演变
(一)外部环境及个体机制
从新京报快评2017年11月13日发表的这段内容,可以窥见“网络喷子”的特点:
现在就好比舆论抓住了刘鑫,她被绑到了台上,她的背后贴着“忘恩负义”四个字,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人渣”。这个时候,咪蒙跑到了台上,踮起脚尖、扯高嗓门指着刘鑫的鼻子,发表了一番激情亢奋的演说。台下的观众群情激昂,所谓的正义被点燃,热血被煮沸。然后,只需要一句口号、一句手势,刘鑫就可以被瞬间撕碎。
从上可知,“网络喷子”的言论主要存在“粗鲁”“亢奋”等特点,多发布引人注意的愤怒言论。与网络讨论的另一种形式“辩论”不同,前者多出现无序、不讲理、情绪化特点,后者则相对更擅用修辞手法,更偏向使用论据。大量“网络喷子”针对明星热点、社会新闻等人和事件进行言语攻击,这类人群有时纯粹为个人娱乐挑起争端,寻求刺激而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从而引发网络骂战。
从外部环境上看,原因可能与网络话语权的转变、不明智言论的增长和一些新媒体的不良引导有关。随着近十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受众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的提高,网络上潜在的话语主体基本为社会大众,而非过去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学生、白领。其次,网络反智主义成为“网络喷子”奉行的原则之一。“反智主义”被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定义为“对理性生活和那些被认为是其代表的人的一种反感与怀疑,是一种对这种生活价值一贯贬低的倾向”②,意指在认知上对理智思考的天然反对和敌视。如在近期的“汤兰兰案件”中,“妓者”一词被“网络喷子”滥用,类似污名化的称谓带着天然敌视性。再如个别网络媒体对“教授性侵女学生”“教师聚餐违反规定”“博士学历造假”等事件大力渲染、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对网络受众的不正确价值观引导,这些行为对反智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个体层面上,巴尔克斯曾在《心理科学》上发表文章表示:“鉴于人们对暴力电影、暴力游戏、暴力运动的喜爱,施虐人格障碍症可能存在一种亚临床形态——‘日常施虐癖’。”③在考察“网络喷子”行为时发现,虐待狂和“网络喷子”的情感需求相似,之所以喜欢网络骂战是因为能给他们强烈的情感刺激,能从他人的痛苦中感到愉悦。此外,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人们在网络中表达情绪和意见的倾向,相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强烈、频繁。
不仅如此,“网络喷子”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一定表演意识。从微博社交媒体来看,“网络喷子”往往借助虚拟的网名和身份,对不满言论主动恶意挑衅,通过语言施暴或人身攻击吸引对方注意,以满足个体的“表演欲望”和“情绪释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25.4%;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规模最大,占比63.3%。有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可能与网络攻击性之间呈负相关。
(二)“网络喷子”的演变过程
关于“网络喷子”群体的形成演变过程,以下依据传播学的“沉默的螺旋”“情绪传染”理论来分析。
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诺埃勒-诺依曼称其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广受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使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遭遇群起而攻之的危险),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这样就造成意见一方的沉默和另一方的增势,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发强大,另一方就越发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④。该理论的核心指个体惧怕孤独,更愿依据群众整体的观念和意见再作出决定。意见的一方陷入沉默,而另外的一方不断扩大,由此不断循环,从而形成沉默的螺旋。在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网民,针对部分媒体的“追求真相,理性发言”观点进行攻击。这类观点的大胆发表和扩散,在形成不明智的舆论观点同时,导致大量谣言的传播。
网络言论的情绪感染力是观点传播的重要推动力,对于易被煽动的网民而言,他们极易“抱团”形成群体行为,并在后续言论中引导更多网民观点,不断提升群体行为的破坏性和感染力度。新浪微博上的情绪化言论,成为近些年多起舆论事件风向的核心引导力。“网络喷子”往往抓住人们的“猎奇”“无聊”“好奇”等心理,发布煽动性言论并不断渲染传播,从而不断扩大“网络喷子”群体。
二、“网络喷子”的引导
针对“网络喷子”,采取“关键词屏蔽”“人工删帖”“举报”等措施,能够主观上防御“网络喷子”对言论环境的伤害。但由于各类新型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为“网络喷子”的言论提供了传播平台。虽然在现阶段,“网络喷子”现象无法完全禁止,但在传播学、心理学的角度下,可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媒体应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作为网络自媒体运营者,不应只为博人眼球与增加文章浏览量,向网络投放大量未经证实或言论偏激的信息。微博上的大量营销号,如网络大V,应当合理运用个人影响力,做好把关人,理性引导和管理好粉丝,避免新一轮骂战开启。
其次,应合理疏导网络群众的不理智情绪,将网络舆论引入正确渠道。“网络喷子”针对某些事件发泄时,原因也包括个人情绪的不合理抒发。针对这类原因,相关部门应合理引导大众,以客观、全面、发展、理性的思维看待舆论事件,避免绝对、偏激、情绪、暴力的不健康心理,同时个人学会克制非理性的言论发表冲动。
三、结语
“网络喷子”所制造的网络语言暴力,对于受害者来说,心理、名誉等方面可能受到巨大伤害;对施暴者来说,严重时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从哪方看都是“双输”。“网络喷子”的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网络环境造成污染,对他人利益造成侵害。网民们在网络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应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等相关部门进行合理引导。
注释:
①窦东徽,罗明明,刘肖岑.网络喷子:演变过程、产生机制及干预路径 [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0):138-142.
②Richard Hofstadter.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M].New York,Alfred A.Knopf,1963.
③文章的通讯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伊林·巴克尔斯(ErinE.Buckels)认为,这些人不一定是连环杀手或者性变态,但他们能通过折磨他人,甚至单纯通过看他人受折磨而获得情绪上的愉悦感。
④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J].传播学刊,1974.
1.吕聪.集群行为视野下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与治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4):165-166.
2.龙飞.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网络语言暴力[J].青年记者,20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