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君还是明君?
——《忽必烈汗》中忽必烈汗形象新解

2018-04-01刘亚舟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刘亚舟(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作为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柯勒律治才华横溢,诗作不丰但精品居多,《古舟子咏》、《克里斯塔贝尔》、《忽必烈汗》更是他的杰出的代表作品。其中《忽必烈汗》更是一朵奇葩,因其不同寻常的逻辑与神秘性,吸引着学者的注意。黑兹利特认为“《忽必烈汗》只展示了柯勒律治写打油诗的能力强过其他诗人”。杰克逊总结该诗的形式成就时,称其“有约翰·弥尔顿之风”。麦克甘恩在《浪漫主义意识形态》中做出的总结性评价为“它的具体的象征有意地放弃了任何直接的社会或文化参照物,目的是与读者建立纯粹的概念上的联系”。国外学者对于《忽必烈汗》评价褒贬不一,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该诗做出了解读。刘迪南认为柯勒律治受到康德的“彼岸世界”思想影响,《忽必烈汗》表达了诗人“对东方‘彼岸世界’的无限向往”。鲁春芳教授从生态角度出发,得出“《忽必烈汗》融‘不一’于一体,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机智的‘整一’,是其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哲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张莉副教授论述了《忽必烈汗》中的中国形象只是一个文化他者,认为“柯勒律治对中国的想象正反映了当时英国对中国的形象的集体想象”。这些阐释鞭辟入里,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忽必烈汗》的深意和价值。但忽必烈多被解读为一个暴君,骄奢淫逸,其依靠暴力建立的元帝国也将在战争中走向灭亡。本文试图回到元朝建立时的历史语境,结合诗人柯勒律治的社会政治理念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忽必烈的政治和军事功绩以及历史地位进行评估,发掘其安内攘外、名垂青史的明君形象。

一、除旧布新定朝纲

《忽必烈汗》全诗共有五十四行,分四节。开头第一节就展示了一个人间仙境:

忽必烈汗在上都

曾经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

这地方有圣河亚佛流奔,

穿过深不可测的洞门,

直流入不见阳光的海洋。

(屠岸译,下同)

其间沃土草原,青山香树,小溪在花园中蜿蜒流淌,圣河在宫殿之畔奔腾前进。奔腾的圣河和俨然的宫殿群无疑是这人间仙境中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康澄教授在其《象征》一文中称“简单来说,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且“18—19世纪,象征理论逐步走向系统和完整,成为浪漫主义的新语言”。浪漫主义诗歌善于用事物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忽必烈汗》中的圣河与宫殿即是如此,这二者的意义十分丰富。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两则关于圣河亚弗(Alph)的故事。一则是河神艾弗厄斯(Alpheus)爱上林中仙女阿瑞托萨(Arethusa)的故事。奈何襄王有意神女无心,阿瑞托萨不能接受艾弗厄斯,逃到锡拉库扎(Syracuse)周围的一个小岛奥提伽岛(Ortygia)上,在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的帮助下化作一眼泉水。痴情的艾弗厄斯随即也变成一条圣河与泉水汇合。如此浪漫的故事,如此浪漫的河流,无疑给这位威严的帝王增添了一丝人性的光辉,给宫殿蒙上了温暖的色彩。另一则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出生高贵,乃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儿子,但是他一生坎坷,历经艰险,最终成神。在升格成神之前,赫拉克勒斯需要完成十二项任务,其中第五项是一天之内清扫奥革阿斯(Augeas)的牛棚。奥革阿斯养有三千多头牛,多年来牛棚里面堆满了牛粪,所以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赫拉克勒斯将阿尔弗俄斯和佩纳俄斯河的河水引入牛棚,成功地清理了牛棚。与赫拉克勒斯清理牛粪一般,忽必烈改革旧制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充分显示了其治理国家的才干。

在蒙哥汗时期,“维利剽杀,未拓土地”的老旧游牧民族思想仍然存在。一些蒙古贵族肆意劫掠人口,掠夺民田。这些暴行导致了中原人民的激烈反抗。“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因战争和生产凋敝所引起的财政困难等等,使得蒙古贵族统治者内部发生分化,出现了因循守旧的守旧派和正视现实、谋求改革的汉法派,忽必烈便是汉法派的代表人物。”忽必烈即位之初就提出了“鼎新革故,务一万方”的治国决策。这些决策限制了蒙古贵族的特权和利益,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抗。守旧派拥戴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展开了争夺汗位的战争。最终忽必烈汗胜利,推行了诸多合乎时宜的新政,巩固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

宫殿在封建社会时期是极其重要的建筑物,东西方皆是如此。依王国维先生所言,“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指标”。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壮丽的宫殿建筑才能体现君主的至高无上和社会的繁荣有序。上都作为元朝的夏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中忽必烈汗“下令”(decree)建造一座雄伟的(stately)“安乐殿堂”(pleasure-dome)。这座“安乐殿堂”可以被看作忽必烈汗至高无上的君权与社会安定繁荣的具体象征。柯勒律治在阅读《珀切斯游记·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上都的记录时,也为之所震撼,乃至于在睡梦中萦绕不去,写下传世诗篇。

忽必烈汗作为元朝的统治者,排除万难,除旧布新,领导国家走向繁荣稳定。就这一点而言,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清代魏源在其《元史新编》中赞道,“及世祖兴,始延揽姚枢、窦默、刘秉忠、许衡之徒,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遂乃并吞东南,中外一统”。

二、安内攘外平天下

不同于第一节中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第二节中景物画风巨变。“巨壑”撕裂大地;“青山”盖满“柏树”;“衰落的”月色下女人为“魔鬼情郎”“凄惨嚎哭”;“巨壑”下是“沸腾汹涌”和“猛烈的地泉”,以及被泉水高高抛起的“巨大的石块”;“神圣的溪流”沉入“没有生命的海洋”。正如诗中所叹,一个“野蛮的地方,既神圣而又着了魔”(a savage place! as holy and enchanted)。在这不再祥和的环境中,忽必烈“远远地听到祖先的喊声预言着战争的凶兆”(heard from far ancestral voices prophesying war!)。这骤然紧张的气氛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常被理解为忽必烈依靠暴力建立的元王朝终会覆灭的征兆。但忽必烈不仅善于文治,武功也令人瞩目。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也记载了忽必烈平定皇叔乃颜叛变的过程,称赞忽必烈是“鞑靼人中最有能力和最成功的统帅之一”,忽必烈的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在蒙古集团内部争斗中,忽必烈以弱胜强,战胜了阿里不哥,成功登上了汗位。1258年夏天,蒙哥汗率大军南下时,任命阿里不哥为“蒙庭监国者”,而此时忽必烈则掌管着蒙、汉民户和部分军队。1259年秋,蒙哥汗在四川去世,导致蒙古帝国失去了最高领导人。“蒙哥的死,给忽必烈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为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的转折。也可以说,使他进入了夺取皇位的一场激烈的斗争漩涡之中”。蒙哥汗死后,阿里不哥自立为汗,同时守旧派对他表示支持。忽必烈则马上以大汗身份对明确宣称阿里不哥谋反。杨建新教授将其概括为“一场力图维护落后传统与企图改革创新者之间的斗争。”此时,阿里不哥军事与地位全方面占优,但最终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巩固了自身大汗的地位。扭转强弱对比,战而胜之,忽必烈的军事天才不言而喻。

在对外战争中,忽必烈也取得了很多成功。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军队三次西征获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建立了四大汗国。胡小鹏教授认为“批评忽必烈穷兵黩武的人,均是从传统儒家立场出发,并不理解这是由蒙古征服者性格决定的。草原分封政治造成的再分封预期,导致‘黄金家族’对疆域的渴望是无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成吉思汗被奉为‘世界征服者’,窝阔台汗以‘统治世界的皇帝自居’,元世祖忽必烈大力提倡‘天下一家之义’”。这些对外战争不仅体现了忽必烈的远大抱负,还扩大了国土面积,将周遭的诸多国家收为附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而且给中华文明注入了一股开拓进取的精神。

忽必烈作为元朝统治者,元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在对内对外战争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体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干。在安定国家内部后,忽必烈的元朝军队开拓进取,扩大了国土面积,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基础。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三、承上启下元世祖

三、四两节中,气氛开始趋于平缓。“安乐的宫殿”倒映在水中,“和谐的音韵”从“地泉”和“岩洞”中传来,“阳光”与“冰雪”同在。这时诗人在“幻象”中见到一位歌唱“阿伯若山”的弹琴少女,被她的“音乐”和“歌唱”激发了心中对“安乐宫廷”的回忆。但结尾五行突然出现一个令人震撼的神一样的形象:“他”有着“飘动的头发”和“闪光的眼睛”,食用“蜜样甘露”和“天堂的琼浆仙乳”。这个“他”一直被理解为获得缪斯女神眷顾的诗人形象,但本文认为“他”也可指上都宫中的忽必烈汗。君权神授在中西方封建社会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理念。詹姆士一世在其著作《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律》中阐释过自己的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君主的权利来源于上帝。中国皇帝也以天子自居。因此中西方的最高统治者都一定程度上被当成神在人间的化身与代理人。柯勒律治在其《论教会与国家的宪制》中也宣称国王“是有上帝派定的”。由此,诗人想象血统高贵的忽必烈汗以神祇一样的姿态出现在上都宫中也不足为怪。

世袭制在中西方封建社会都十分盛行,是按照血统关系传承爵位、官职的一种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忽必烈的高贵血统给他带来了天然的优势。忽必烈生于1215年9月23日,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蒙古族简史》中概述到,“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是蒙古的最高统治集团”以及“‘黄金家族’凌驾于全体蒙古人民之上”。忽必烈作为黄金家族的成员一出生就已光环缭绕,这一血统也是他日后登上汗位的保证之一。除了先天的血统优势,忽必烈自身的努力更是其名垂千古的原因。

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个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是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周良宵先生在其《论忽必烈》一文末尾总结到,“忽必烈的前期是进步和积极占主导,后期则主要是保守和消极,但后期的消极作用在他整个一生的事业中究竟只占次要的地位,他的历史功绩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忽必烈经过艰苦奋战、励精图治开创了统一中国的元帝国。全国大统一打破了各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基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忽必烈上承蒙古帝国黄金家族的高贵血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下启大元帝国开创新气象。所以,他的历史功绩不容忽视,而且一定程度上是位难得的明君。

四、诗意的呼唤

柯勒律治耗费心神塑造出的这样一个安内攘外、影响深远的明君形象自然有其深意。周宁教授总结道,“出现在西方现代精神结构中的中国形象,一开始具有明显的乌托邦特征。中国形象是西方现代文化的‘他者’镜像。它可以是理想化的,表现欲望与向往、表现自我否定与自我超越的冲动……”。柯勒律治塑造的明君忽必烈形象与他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紧密的联系。

《忽必烈汗》写于1798年,彼时“日不落帝国”正冉冉升起。18世纪时,工业革命推动着生产力急速向前,政治制度也趋近成熟,英国社会蒸蒸日上,但在此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于英国不利的事件。1776年,美国正式宣布独立,最终英国在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这无疑对英国是一记沉重的打击。18世纪英国治下的爱尔兰也动荡不安。更大的威胁是从1793起,法国与英国开始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反法同盟却在1795年破裂。英国崛起的过程本该像元帝国那般迅猛,却遭遇诸多的挫折。当时统治英国的乔治三世虽然是一位正直的国王,却患有精神病,能力也稍显不足。他在位时期,英国政党斗争日趋激烈,丢失美洲殖民地,对待法国的威胁束手无策。柯勒律治作为英国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以为社会批评家。刘耀辉教授认为,“柯勒律治维护现存的体制,但是他不接受现状”并且“他希望睿智的、具有哲学气质的政治家来实施领导”。乔治三世与柯勒律治心中的领导相差甚远,诗人塑造忽必烈的明君形象,可理解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英国出现一位这样的君主有所呼唤和期待。同理,在阅读其它诗歌时考虑其历史背景也有可能丰富我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