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对中国传统首饰步摇及其审美价值的研究
2018-04-01王艺璇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48
王艺璇(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8)
一、步摇的诞生
关于步摇的诞生,其说法颇多。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是指步摇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西进说”,当时的步摇冠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而形制似簪子的单只垂珠步摇,是在步摇冠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女子在佩戴这种首饰以后,首饰上的悬垂装饰随着她们的行步而摇曳,古籍中称“步则摇也”[1],“步摇”这一名称由此而来。步摇在汉代是宫廷中王公贵族的女眷们才有资格佩戴的首饰。
除此之外,步摇诞生的另一种说法是指步摇从簪当中分化出来的。簪是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棍形头饰,又被称作“笄”。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在劳作过程中发现披头散发影响工作效率,便使用兽骨将一头削尖来固定头发,这就是簪的初始形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之余也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在簪的表面做装饰,同时制作簪的材料也变得多样。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类社会中出现了等级地位的分化,因此簪的材料选择与装饰的美观程度便与人的等级地位相适应。两汉时期,在宫廷贵族女性当中盛行一种在簪的一端加以悬垂装饰的首饰,该首饰就是步摇。
二、各朝代步摇的样式变化与工艺风格
步摇在文献记录、文学和绘画作品中的出现最早能追溯到两汉时期。虽然在两汉时期,步摇均作为宫廷女性祭祀时所着盛装的配套首饰,但两朝流行的步摇的款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有关西汉时期步摇的款式,笔者联想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巨型帛画上所描绘的墓主人辛追的形象,画中辛追是一位发上斜插白色垂珠步摇、身着华服的老妪。辛追所佩戴的步摇虽形制较简单,但仅有宫廷的女性才可以佩戴。到东汉时期,步摇不仅装饰物增多,而且造型上也有所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所盛行的步摇以贵金属为材质,贵族女性的步摇多用赤金,其造型多为类似步摇冠的枝杈式。魏晋时期妇女佩戴步摇之风达到鼎盛,佩戴步摇不再是宫廷后妃等贵妇的专利,步摇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可以佩戴,但是步摇的因佩戴者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唐代沿袭了魏晋隋时期任何出身和年龄的女子都可佩戴步摇的风尚,且自唐代起,步摇不再局限于成为礼服盛装中的一部分,而是成为单独的一样首饰,可与其他风格的服饰混搭。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步摇的造型款式也趋于多样化,该时期出现一种新的步摇样式,是以带有吉祥寓意的鸟兽装饰为主体的步摇,其中以凤的形象最为多见;在“出新”的同时也并未“推陈”,前朝的枝杈式步摇依旧流行,只是加入了牡丹花叶等新的装饰元素。宋代步摇较之前代而言样式上追求“质朴大方”的美感,少了很多夸张的造型和繁缛的装饰,显然是受到理学影响的结果。元明清时期,步摇很少出现在首饰名目上,但在社会上依旧流行。此时步摇的美观性以装饰物的繁复程度来体现,出现点翠等更为精致且制作难度高的装饰工艺,这也是中国首饰制作工艺达到顶峰的见证
三、步摇的审美价值
首先,步摇的审美价值来源于其工艺特点和装饰美感。步摇作为佩戴于头部的装饰品,为满足装饰头部、提升人的整体气质和彰显社会地位的需要,其选材和工艺必然要求十分考究,利用繁复的装饰和精巧的设计来体现社会地位的尊贵。势必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愉悦性。
其次,步摇因其佩戴而产生的美感也是其具有审美性的部分。步摇之美的精髓在于步摇上的悬垂装饰物在运动当中产生的美感。佩戴步摇的女性行走起来,这些悬垂装饰随着步伐摇曳多姿,其风情万种之态难以言表。这一特质在不少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所体现,某梁代诗人笔下的诗句“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2]把步摇随行走而动摇之态描写得生动形象。
再次,步摇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代对女性礼仪的约束和要求,这是步摇当中文化韵味的体现,同样也具有审美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所描述的女性美源自于一个词汇,便是“克制”,女性要以儒家礼教的规定为标尺,克制过激的情感和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而步摇上的悬垂装饰恰好就起到约束女性礼仪的作用。譬如,佩戴步摇后,女子若行走过快的话,步摇上的装饰会叮当作响,声响一传出去,就影响到这个女子的形象,显得这女子不识礼节;若女子走得过慢,步摇就少了份摇曳生姿之美。只有步伐控制到刚刚好,步摇灵动的节奏感才能将其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展现出来。
四、步摇对后世的影响
步摇的形态、装饰美感和文化内涵当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虽然现在步摇因其自身局限性越发不适应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无法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首饰,但人们也能通过书画文学作品、古装影视剧、博物馆展览等途径接触和研究步摇,只因这件首饰背后有诸多值得玩味之处。要想在步摇中发现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审美情趣,就需要进行更多更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注释:
[1]出自东汉刘熙著作《释名》中的《释首饰》,原文:“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2]该诗句出自梁·范靖妇《咏步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