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18世纪中英两国发展之比较

2018-04-01王亚楠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流民英国

王亚楠(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中英两国的政治危机

17世纪中英两国几乎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而这两场政治危机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相差甚远。

明末农民战争是为生存而斗争。明朝末年的腐朽统治、流民问题严峻,使得中国的农民阶级为生存挺而走险。他们反对明王朝的统治,但没有明确地反对封建制度,反对皇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斗争。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为生存而斗争的目标达到了,不久以失败告终。此后,满洲统治者入主中原,中国历史继续在旧轨道上曲折缓慢地爬行。然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为争取更多政治权利,英国革命在议会领导下进行,目的是要限制王权,要为资产阶级争取更多的利益,因而英国革命包含了全新的内容,它要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新秩序。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会中的新旧势力局势大变,资产阶级要求限制王权,引发英国内战。最终王军失败,《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权利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从此,英国摆脱了君主专制对资本主义的束缚,开始向近代社会迈进。

两国不同性质的巨变导致不同的结果,对各自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中国仍在旧轨道上徘徊,而英国成为以议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制,迈入了近代社会,东西方的差距开始拉大。

二、政治危机背后的经济问题

这一时期,中英都进行了圈地运动用来获得财富,而清初的圈地与英国发生的圈地完全不同。英国圈地运动激烈,地主和农牧场主成了农业资本家——新贵族,他们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牧场,这种生产方式的转换给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也从本质上对君主制形成冲击。英国资本主义借机不断成长,新兴资产阶级成为新的社会力量。清初的圈地是征服者的掠夺,实行农奴式的经营。清朝圈地不仅丝毫没有原始积累的意味,而且是对现存所有权的肆意践踏,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关税方面,清政府对出口商品控制极严,对外国进口商品却往往给予减免关税的优待,缺乏保护本国经济的意识,使中国在海外贸易中逐渐失去丧失了主动权。反观英国,进口政策方面,政府鼓励从外国输入本国工业生产所需的木材硝石、铁等原料以及茶叶、食糖等生活必需品;出口政策方面,为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限制和禁止羊毛的出口,促进毛、棉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对这些鼓励出口的商品,英政府采取低关税政策,降低商人海外贸易成本;而对粮食进口则采取提高关税的政策,以保护本国农场主的利益。从中可见,英政府的进出口政策明确体现出保护本国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意图,提高了本国商人从事海外贸易的积极性,由此为英国政府的税收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来源。

三、海上力量对比

英国的地缘政治条件和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而开始的国际性的海外贸易和拓殖决定了英国的崛起是一种海洋战略的崛起。1588年,西班牙派遣“无敌舰队”攻打英国失败,英国凭借着巧妙的战术和先进的技术取得胜利,此次以弱胜强的海上大战间接影响了西欧政治局势。英国议会为保护英国海外贸易利益便于1651年通过了《航海条例》,《航海条例》的颁布对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商业霸权是一种沉重的冲击,导致了从1652年到1674年爆发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再次取胜。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英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这一切得力于英国注重航海业发展,培养航海人才,通过技术改革提高船只的海上航行能力。

同时期的明末清初,嘉靖以后是倭寇活动加剧的时期。日本室町幕府无力控制全国政局,各诸侯割据一方,其中南方封建主将掠夺中国大陆视为利益来源。当时大量居住日本的中国人助纣为虐,有资本者“纠倭贸易”,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成为嘉靖隆庆年间倭寇的重要成员。国内因素则是明初国力强盛,重视培养海军,倭寇未能酿成大患。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军废弛,导致倭寇势力大增,渐而成患。如嘉靖二年(1523)六月发生的“争贡之役”,明朝政府严厉要求日方惩办宗设数人,放回被掳中国官民,缴还旧有勘合。但日方并未理会,致使双方贸易中断。说明此时中国因海军松弛,威慑力远远不够,日本不畏惧两国所定制约,因而中国在处理海上关系不断失利。除此之外,清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对郑成功海上实力的发展壮大深怀戒心,为了稳定新生政权,顺治十三年(1656)下令禁海,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水师收复台湾,清廷才开放海禁,但还是对本国海商的出海贸易进行了种种限制。同时,清政府还相继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规定。清政府之所以如此严加防范本国海商,最大原因在于担心商人在海外聚集反清,以及明王朝的残余势力勾结倭寇,危害封建统治,这种严重压抑本国海商发展的政策与同时期的英国重视海军和海上贸易形成鲜明对比。

四、中英对社会问题的处理

中英两国对待贫困问题都是积极采取措施,但中国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最终导致了流民问题的爆发。

17-18世纪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峻,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贫困问题,英国建立一整套济贫法体系,设立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结纽带——治安法官,并授权治安法官监督教区开展济贫实践,主要集中在救济穷人、控制流民与提供工作等方面开展济贫。中央对地方贫困问题的关注,为转型时期的英国稳固了底层基础,将流民、失业人员转为资产经济运转的劳动力。英国积极推进济贫实践,以解决贫困问题,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与国家有序治理提供条件。

中国在弘治时期以后的流民政策没有发展出新的内容,基本延续了明代前中期的流民政策。崇祯时期,流寇劫掠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崇祯二年(公元 1629 年)壬戌,抚治郧阳都御史梁应泽以汉南盗告急,延绥巡抚都御史岳和声等奏,成县、韩城、绥德、静宁、潼关诸处流贼恣掠。明代针对流民的政策原则始终未变,即编户当差,纳粮供役。无论是劝民回乡复业,恢复原籍,还是后来出现的附籍、寄籍等安置方式,无一不是竭尽所能地将流民和逃户再次纳入到明王朝的统治体系之内。而引发流民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繁重苛刻的赋役负担,政府无力改变。另外,黄册失实,制度本身的漏洞是首要因素正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地主及富户等通过行贿造册里书、不过割或不完全过割所购置的田产等方式,把自己应负担的赋役转移到贫苦小户头上。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赋役不均的现状,势必要触动地主豪族等阶级的既得利益,具有引发统治阶级内部混乱和分裂的风险。所以,政府对欺弊行为和赋役不均的实际默许和纵容是造成黄册失实、赋役不均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明代中后期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中英两国在17-18世纪进入的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因而导致了国力的逐渐悬殊,求其深层原因还是国家对新的世界环境的态度,中国以保守、闭塞的眼光阻断了强国之路,而英国顺世界之势崛起。

猜你喜欢

流民英国
东晋士族与流民研究文献综述
英国的环保
流民与东晋政局关系述论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英国16世纪圈地运动备受关注的原因
略论十九世纪中叶鸭绿江北岸早期朝鲜流民社会——以《江北日记》为中心
西晋流民问题浅探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