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呼吸
2018-04-01秦晶晶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秦晶晶(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声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从远古的祭祀到现在的流行,人类通过歌唱来表达感情的传统从来没有变过。歌唱和说话一样都是沟通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它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扩大体内气息的存储量。因此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强化训练,口咽腔和身体腰背部的肌肉在呼吸系统中较为发达,有着可以控制歌唱技术的能力。古今中外,人们从未停止过追寻艺术的脚步。例如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的声乐大师兰培尔蒂曾说过:“如果学生具有好听的嗓音,但他不想按艺术规则去训练它,不想透彻的掌握呼吸方法,那么他永远不能使得这些宝贵条件辉煌的显露出来,他不会成为一个风雅趣味的歌唱家,而只是一个叫叫喊喊的人。”[1]而在中国古代论唱的著作中就有过与兰培尔蒂相似的说法,这些都在有力的说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正确的呼吸技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通过自身的规范训练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技巧,是为了使歌唱过程中气息更饱满、声音上更有威力和表现力。有时初学的人,在歌唱时吸气会憋得脸红脖子粗,这就会造成发声器官的僵硬,气息难以控制。呼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唱一句歌比说上一句话用的气息多得多,并且又有音高上的严格要求,所以歌唱需要比讲话更多、更长的气息支持,因此唱歌比的不仅是声音动听更是谁对气息掌握的更好。但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不一样,是带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有技巧性的。歌唱者必须正确运用呼吸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那么,有了良好的呼吸,如何歌唱呢?
(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共鸣
在专业领域,第一共鸣区指的就是头部后脑以及肩部以上的位置,第二共鸣区指的是额头、鼻腔及口腔上颚的位置,第三共鸣区指的是胸腔位置。三个共鸣腔体不同,发出的音色也是不尽相同。第一共鸣区是歌唱者可以在演唱过程中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这就涉及到了有人位置点高,有人位置点低的问题。高音位置会在眉心及头顶部,中音在鼻腔和眉心部,低音在鼻腔上颚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很容易失去共鸣,原因就是忽略了此时演唱的方式应是“高音低唱,低音高唱”。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歌唱者才能做到。学唱歌时也会常常听到天赋两个字,因为在音乐这条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需要天赋。第三共鸣区是所有共鸣腔中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根基。就比方说,建房屋时首先会打地基,地基牢靠,房屋才会结实。对于我们声乐来说也是一样的,胸腔共鸣练好了,声音就自然不用担心。如果歌唱者只具有第一及第二共鸣区,没有胸腔的参与,唱出来的声音会显得十分单薄,俗话说是没有底气,声音就会缺乏厚度,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对于作品来讲也是不成熟的,所以说胸腔共鸣是歌唱者非常有必要重视的共鸣腔。
有些人认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个共鸣点,这种理解是非常不全面的,它由几个串连起来的共鸣点,形成现在常说的一种“面罩式共鸣”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等部位。开口音和闭口音对于一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于方言比较严重前后鼻音不分的学者来讲,这或许就是歌唱道路上的一道坎。在开口音和必口音的练习中要保护好声带,谨防各种病变,声带出现问题后,声音就会变得粗暴、不健康,甚至会出现哑嗓,那么这样就会缩短声乐演唱的寿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方法。不管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训练,只有歌唱者自己用心感受歌曲内容才能感动听众。所以说什么民族不重要,说着什么语言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歌唱者是否用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正如文学家是以文字来感动读者,而声乐家则是用有强有弱的声音感动听者。成名不能太急,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成名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的演唱家亦大有人在,我认为在欧洲,那种不骄不躁的歌唱者最值得敬重,绝不输给年轻人。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出来非常简单,如果说做的细致就会非常困难,渐强的声音先要把点找到,通过一个点唱出去的声音才有穿透力,同时要加入第二共鸣区,与此同时不能丢掉声音的点,渐弱时只要把气息逐渐减少,继续抓紧声音的点,什么情况下点也不能丢,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这就要求歌唱者各个共鸣腔保持通畅。当然这些要靠后天长期的领悟,因此有强有弱的声音是检验歌唱者气息是否稳固的标准之一。
(二)声带的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声带又称为声壁,也属于发声器官。声带皱壁是强韧的弹性纤维和横纹肌构成,因此在发声时可以紧闭,弹性也会比较大。声带分为三个部分:
1.“声韧带”,这相当于是声带的皮肤,在物理上任何物体的发声都是因为振动而发声,在声乐里声带就是振动板一样,由它通过气息的冲击振动发出声音,声带这个部位的肌肉比较有韧性,张力较好但声带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应该好好保护。
2.“声唇”,发声时两片较薄的肌肉逼紧声韧带,和声韧带同时振动发声。初学者在发声时特别善于模仿,但有时初学者对于声带紧闭方式掌握不好,会过于紧闭以至于气息无法通过声带,不仅影响了音色还会使声带受伤。这就说到了错误的发声方法和错误的声带紧闭会引起声带发痒甚至发炎肿胀出血。在课上时,常听到老师会讲一个婴儿刚出生,他的呼吸和用力方式都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婴儿声带后端是非常发达的,当慢慢长大后声带后端会慢慢退化,变成现在常说的小舌头软骨区。上颚前端会随着年龄逐渐发达成熟起来。
各地的合唱团都会讲究和声要相互融合,比如现在有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他们的和声协和甜美,可以称为天籁,他们就是用后端发声歌唱的。任何一个合唱团讲究的都是合作,团员会声音相似和互补。因为这不同于独唱,讲究个人的声音特色和魅力。合唱要讲求团体的声音效果,个人声音不可突出,那么和声是合唱中最重要的表现,所以合唱团第一要务就是追求和声之美。如果想要获得和声的美妙那就是要以声带后端以“J”母音来打开口腔找到声音位置唱和声,个人音色尽量暗些,不可尖锐明亮,合唱一亮声音就无法融合在一起。但是独唱就不一样了,不但可以声音明亮,还可以发展个人特色。
(三)呼吸对于情感的表达
1.气管上部要缩小,用“I”母音(即闭口音)使声韧带充分并拢,并且保持紧张状态;
2.胸部要向左右向前扩张,背部向外扩张,这就是课上老师常常讲到的身体要充分打开,但不要过分撑开会使身体僵硬;
3.腰部向两侧扩张;
4.腹部横膈膜向下,小腹向内向上收缩,形成有力的支持。紧张状态下进行这个动作,千万不能松懈。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发“U”音,要开口唱歌时,要让气息走在声音前面,这就是正确的呼吸,也是最正确的发声方法。
呼吸是一切歌唱的基础,它影响着音色、音高、音质。一位优秀的歌唱者首先是要拥有充足的气息支持,才能尽情表达歌曲的感情。语言也决定着歌唱性,耐心练习语言归韵,可以有效帮助歌唱者的情感表达。感情的抑扬顿挫是在歌唱者气息饱满,支持有力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
注释:
[1]洪雅楠.《谈歌唱中的呼吸》[ J].四川成都:《音乐探索》,2011年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