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元四家”透析元末文人儒释道参合的情怀

2018-04-01余浩齐鲁理工学院曲阜校区山东曲阜273100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吴镇黄公望倪瓒

余浩(齐鲁理工学院曲阜校区,山东 曲阜 273100)

“元四家”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因后说公认度较高故以之论说。“元四家”对于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居江浙一带,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多元化文化最具特色的朝代之一。早在元末大规模战乱之前,避世之风已经盛行,不少文人雅士或主动或被迫选择终老于山林之中,隐逸在市井之下,将山林大川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隐逸避世成为内心深处一个无法摆脱的情结,造成了一代文人画家的隐逸之风。

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因为出继永嘉黄氏而改性。字子久,号一峰,又称大痴道人。他早年画重师法造化,晚年又大变其法,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观其《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在长达七年的创作时间里,依然能使山水全境在空间的架构和描绘的节奏上始终保持一种冲远的态势,而且在将真境山水转换到画面上时,不但避免了拥挤和紧张感,还克服了在虚境山水中往往不能自抑的封闭情结,让观者随着舒展而又愈来愈缓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虚拟静谧的境界之中。而《快雪时晴图》简笔勾皴水墨衬染,水墨迷朦之中一轮红日当头艳亮,更映衬出一种迷途知返的况味。其画风的苍劲高旷,气势的雄秀峭峻,境界的优雅闲静,既集中融入了道家的超凡脱俗,释家的慈悲怜悯,还隐隐流露出儒家淡泊致远的仁者情怀。

王蒙,字叔明,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也受儒家《四书》、《五经》的影响,修齐治平成为生平挥之不去的梦想。纵观其人生经历,元末,他做过“理问”、“长吏”一类的小官,后来因为农民起义爆发,弃官隐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王蒙又出任泰安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的山水画,早年受外祖父赵孟顺的影响,后来又受到画家黄公望的指点,因此他在继承董巨画法的基础上能自出新意。因王蒙一生三起三落,对退隐和出仕始终矛盾纠结,表现在其所画许多隐居图,内中气息总是不如黄公望、吴镇、倪瓒的作品那么平静超脱,甚至线条中往往透露出不安的情绪。表现出不能忘情止俗,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关心,对山川自然的描写比他人更为尽心尽力,以繁密见长的创作态度。王蒙的山水作品向人传递出另一种强烈感情,表露出来的是一种令人不安与烦燥的情绪,表现出画家欲寄情于山水却不能忘却于功名,其“出世”与“入世”的纠结心情。

倪瓒,字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他出生于吴中富甲一方的地主家庭,虽父亲早逝,但自幼得长兄抚养,过的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绘画注重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笔墨奇峭简拔,个性鲜明,仙风道骨,具有典型释、道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其内心澄净透明,了无尘埃。因倪家有一座三层的藏书楼“清閟阁”,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倪瓒年青时整日在楼上读书作诗,除对释、道书籍多有涉猎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儒家典籍更是潜心研读,潜移默化。而他幼时丧父,六十二岁时丧妻,长子早逝,次子不孝的身世境遇,也让他心中充满人生的酸楚和悲凉。加之又生活在战乱的年代,虽因性情所致,放弃田园产业,消极避世,过着“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的生活,不过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他在《寄顾仲瑛》诗中说:“民生惴惴疮痍甚,旅泛依依道路长”便是写照。尤其因欠交官租而被关进牢狱,《素衣诗》中写到的“彼苛者虎,胡恤尔氓”等诗句,更抒发出愤世嫉俗的感慨。这些在他的画风中也都有具体的体现。他的画作,外落寞而内蕴激情,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画山石,枯笔干墨;画墨竹,风格遒逸,瘦劲开张,萧条淡泊,是其内心苦闷、冷寂的生动写照。

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以淡泊取胜。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多取平远之景,善画枯木平远、竹石茅舍,景物极简。其画多以干笔皴擦,笔墨极简,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萧条一派。与王蒙画的密而不塞、似繁而简不同,倪瓒的画简而不稀,似简而繁,其一生未仕的人生经历也与王蒙迥然不同,画风最为幽淡静雅,萧散超逸,但细味其中,也能从丝丝缕缕中感知出一种超凡脱俗和自我期许的纠结。

吴镇,字仲圭,酷爱梅花,自号梅花道人,又称为梅沙弥和梅花和尚。吴镇生在宋灭亡的第二年,深刻体会到亡国的悲哀,民族压迫的痛苦。由此,年少的吴镇便喜好剑术,渴望能报效国家,立兴国之志。成年后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隐居终身。晚年又转而沉迷佛教,经常去魏塘镇大胜、景德、慈云寺与僧人谈经论佛、吟诗作画。吴镇性情孤僻,爱好读书,精通佛、道、儒,达生知名。这从他的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梅花和尚”中也能够充分看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性追求。吴镇的大部分时间以卖画为生,周游于大好河山之中,生平不与不学无术的富人交往,唯愿与方外人为友,晚年更是清高,不肯随便替人作画。从这些处事为人中,不难透露出他儒家大丈夫和道家傲岸以及佛教云游的处世态度。

综上所述:儒释道参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儒家修齐治平的志向,道家隐逸无为的心境,释家慈悲怜悯的胸怀,矛盾而又相容地杂糅在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上,矛盾中不乏统一,撕裂中又有整合,构成了中国文人既博大深邃又痛苦挣扎的生命特征。“元四家”儒释道参合的情怀便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猜你喜欢

吴镇黄公望倪瓒
倪瓒题跋在书画作品中的意义
倪瓒 杨维桢 “洁”与“脏”的故事
愿君读读黄公望
上“班”
图说书法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古淡天真之美——倪瓒《淡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