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先秦乐教中关于“艺”的培养

2018-04-01李刘婧茹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周礼乐舞受教育者

李刘婧茹( 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先秦乐教中关于“艺”的培养,是贵族阶层受教育者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受教育者通过对“艺”的学习,掌握其本身内容技艺的基础上,在感受、体验、实施的过程中从中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达到对自身修养的提升,并以此作为统治阶层的象征或是政治工具。“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有关乐的具体的技艺;其二是关于乐舞的教育;其三是关于乐语的教育。

(一)关于乐的具体技艺

有关乐的具体的技艺,包括对乐器的认识和对乐的技艺的操作,由小师、磬师、笙师所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所教对象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周礼·春官》:

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

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

笙师,掌教龠竽、笙、埙、籥、箫、篪、笛、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

小师、磬师、笙师分管着不同乐器的学习,正是这种学习使得其贵族阶层接受了比较系统的乐之技艺的训练,所以,先秦时期贵族阶层几乎都具有奏乐、赏乐的能力。[1]

(二)关于乐舞的教育

乐舞的教育指乐教中乐舞的传授、演习方面的教育内容。大司乐教国子者,有“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这就是所谓的“六代之乐”。

若是以其与现代教育相论,周代乐舞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实践,其教育功能也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兼备的。通过学习民族的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赞诵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从而在礼乐教育中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合乎其道德规范的人才,这就是实施德育的任务;通过学习民族的历史知识,学习乐舞实施中的礼仪规范,以及对乐舞表演诸要素的的演绎,感知与理性的把握,建立起内化的知觉模式这就是实施智育的任务;通过乐舞的形体动作,使习舞者气血畅达具有良好的精神气质这就是实施体育的任务;通过乐舞的多种艺术表演实践,诗歌、奏乐、行舞,集多种艺术素养于一体,调动诸种积极地心理整合能力于乐舞活动中,在审美情感体验中陶冶性情。增强和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力,这就是实施美育的任务。[2]

(三)关于乐语的教育

乐语也是“艺”教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乐教中诗乐的唱咏吟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其功能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用来作为政权“神人合一”的媒介;其二,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表达、社交的能力。

作为早期统治者实行神权统治的重要手段,“乐”的功能总是与祭祀通神联系在一起,作为通神工具的存在是原始乐的一个重要存在方式。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3]。

这里的所歌所咏,其目的自然是为了“神人相通”、“神人以和”。

《周礼·春官》中记载: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4]

这里记载根据祭祀活动中所歌内容之不同,除了体现通神、昭示君王的德行,激发人们对祖先之德的追认、缅怀,并由此而获得政权继续的动力的意义外,还转而成为体现人间秩序的载体。

除了作为通神的媒介,乐语同样具备培养受教育者表达,社交的功能。

西周作为“礼乐之邦”,其人文风貌“郁郁乎文哉”,诗乐之风十分畅行。诗歌弦诵,是当时社交礼仪活动中进行诗乐的酬唱应答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周礼·春官》:“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5]

乐语与《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而唱诗是贵族文士的必要修养和社交的基本能力,唱诗活动也就自然具备了音乐美育的内涵,这也体现出除了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以“乐语教国子”还有其美育功能所在。

从上述可以看出,先秦乐教关于“艺”的教育,是一种整体上的教育,是技艺与美育、德育等并行不悖,共为一体基础上的教育,是在传习教育与活动中在对行乐、习乐者整体素质的培养中体现的。[6]其育人功能,可以说相当完善。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当今的音乐教育也有共通之处,值得我们现代音乐教育继承和发扬。

注释:

[1]熊申英著 乐以和同:东周之前的乐思想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2]贾剑蕾 西周音乐教育及其历史意义[J]管子学刊2010.05.31

[3]吕氏春秋

[4]周礼

[5]周礼

[6]修海林 西周的音乐教育[J]音乐艺术.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6.03.08

猜你喜欢

周礼乐舞受教育者
“非遗”传统舞蹈的当代构建与审美表达——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例
龟兹乐舞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