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大学英语阅读为例

2018-04-01杜梦笑沈国荣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化模态交流

杜梦笑 沈国荣(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影响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新的教学技术和理念也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翻转,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知识传授,并在课上讨论交流,协作完成知识内化,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多模态理论也逐渐运用到教学中,并且多模态理论的特点与翻转课堂有很多契合点,因此,笔者借助多模态理论,以多模态教学理念为核心,尝试构建多模态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多模态与翻转课堂

1.多模态

多模态思想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典修辞学,这一思想使声音、手势和表达方式更有利于演讲的实际需要,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才得以成型,并有了一定发展。关于模态的概念,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Charles Forceville(2009:22)将模态定义为可以被具体的感知过程来解释的社会符号系统,即符号系统说,如图像符号、文字符号、手势、声音、味道、接触等。G. Kress(2001:21-22)等则将模态看作是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即交互方式说,如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等。多模态即侧重于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通道或信息表证的符号系统,当人获知信息的通道是单一的,就是单模态;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感知通道的就是双模态或多模态。

21世纪初,Stine(2003:333)将多模态思想引入教学,提出多模态教学法,强调课程、教学和评估应以学习环境的模态特征为中心展开。多模态教学是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的多模态系统协同成为最有效的意义表达和交流方式,并指导学生借助多模态手段构建意义。多模态教学多应用于英语教学中,Royce(2002:191-206)利用图像与言语的相互补充,视觉模态的刺激以及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来加强英语听、说、读、写以及词汇训练,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方法论”。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是顾曰国和胡壮麟。顾曰国(2007:3-12)区分了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两个概念,构建了一个用于剖析两种学习的模型。胡壮麟(2007:1-10)讨论了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烟台大学史军华(2012:100-101)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视角论述并实践了多模态识读能力和多模态积极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读写能力不能局限于语言符号的理解与使用,应同时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模态进行声音、动作、手势、图像、色彩等交际的多渠道、多种符号模态参与到交际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校化学教师为了让缺课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将讲课的PPT录屏并配上自己的讲解作为声音背景放于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学习(Bergman,2012)。学生在课下观看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第二天在课堂上便不需要老师再讲解视频中的基础知识,而是学生可以独立或者与同学讨论完成相应的思考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当地教师的追捧,形成了“课上学习知识,课上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也颠倒了传统教学中“课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卢海燕,2014:33-36)。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进行了颠倒,把“教”与“学”的地位进行了翻转。教师在翻转课堂中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引导着和促进者,教师设计探究教学方案,布置课堂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成了课堂的核心,学习方式有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并在课堂活动中参加讨论、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等,将课堂学习活动氛围充分调动起来。

二、结合多模态教学的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发展,翻转课堂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所引发的教学实施的翻转。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课上相互交流与讨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现如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内容和策略,忽视知识表征、知识呈现和知识获得方式有一定的关联,而这些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王慧君,2015:73)。我们需要关注学习资源、媒介工具的设计;关注学习活动和交互的设计。

“多模态教学通过多模态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包括视频、文本、图片、音频等多种模态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性格学习者的需要,而且恰当的模态转换能增强知识内化,也可以建设蕴含多种模态的的复合型资源供学生学习”(王慧君,2015:74)。就大学英语阅读课而言,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或PPT进行课前阅读预习,了解阅读主要内容和主题大意,并在课下自主学习句子语法和生单词,课上再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实施课堂报告,讨论协商等多模态教学策略,必要时可进行角色扮演、虚拟现实等活动,再加上多模态评价,足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的目的。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结合前人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借鉴和扬弃,笔者旨在构建既能彰显翻转课堂的特点,又能优化传统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多模态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结构、多模态手段两个方面。笔者以大学英语阅读课为例,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从教学结构和多模态手段进行设计,希望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能充分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技能和效果。

1.教学结构的设计

根据翻转课堂的设计,教学结构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教学实施环节。(1)课下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内化。此阶段,多模态教学主要通过多模态课程资源和多模态交流平台对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教师可提前将学生要阅读的文章用文本加音频和图片的方式做成PPT或者视频,并将文章中的重难点句子标记出来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借助网络及书籍资源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并做成笔记,并在阅读中学习认识新单词,以及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并标记。(2)课上环节,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只能完成对新知识的简单内化,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复杂问题需要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协作完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上的集体讨论和交流才是翻转课堂正真的意义所在。学生在课上将自己在课下独立思考的问题和所做的笔记可以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和分享,不懂的地方再和老师一起讨论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多模态手段设计

“多模态手段的设计是多模态教学模式设计的重点。主要包括多模态课程资源、多模态互动、多模态学习环境和多模态评价等我们应挖掘出各模态的潜能,使其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史军华,2012:100)。

2.1 多模态课程资源

多模态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文本、图像、图表、视频、音频等,它们能满足不同性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且多种模态的刺激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记忆。教学视频是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资源之一,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程内容时,可以将学生要阅读的文本、正确读音的录音、相关图片、音乐等信息全部录入,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在阅读时都受到刺激并运用起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发音和生单词的学习。视频中最好能使用书写板输入板书,老师板书的录入能突出重难点,容易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这样将多种模态集于一体的教学视频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2.2 多模态互动

“多模态互动包括多模态互动方式和多模态互动策略。多模态互动方式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多模态策略主要包括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课堂报告、小组协商等”(史军华,2012:101)。多模态互动主要体现在课上。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提前分好组,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了老师制作的视频后,会带着问题和报告在课上呈现出来,学生在课上可以先展示一下各小组学习的情况,有哪些知识已经内化,哪些知识还需要讲解。课上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直接和老师交流互动。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师生可以互换角色,有学生讲解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并相互讨论交流;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可以把阅读的内容通过故事讲解出来,也可以通过小情景剧表演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加深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

2.3 多模态学习环境

“多模态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的、文化的、自然的三个维度。技术环境包括网络学习平台(慕课、公开课、微博等)、网络交流软件(QQ、微信、email等)、搜索引擎(百度、Google、Wiki、中国知网等);文化环境如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等;自然环境如符合学习的场所等。多模态学习环境的创建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互动能力、与其他媒体与他人的相互协作能力,使学习者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并发挥出更大的潜能”(郭建红,2011)。

2.4 多模态评价

多模态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如卷面测试、期末论文等的评价。多模态评价就是评价的方式多模态和评价的手段多模态。评价方式有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个人评价;评价手段有纸质测评、课上表现、课堂报告、作品展览等。相对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和纸质测评等方式和手段,多模态测评更公平和谐,也更利于课程创新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四、总结

多模态思想很好的契合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将教与学颠倒过来,把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放在核心地位。多模态教学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感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渠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笔者结合多模态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阅读课为例研究,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多模态进行课下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丰富课堂学习手段。但教师在设计制作课程时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挖掘资源与环境潜能,切实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上互动交流环节的实施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利用好面对面交流,发挥各种模态的优势,助推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其次还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多模态学习环境,构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体;多模态评价也要贯穿整个翻转课堂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觉性和目的性。

猜你喜欢

内化模态交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