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势在必行

2018-04-0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年2期
关键词:九寨沟生态化防灾

许 强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后,外界认为景区遭到了不可恢复的损坏,担心美景不再。其实,生态化的地质灾害防治在九 寨沟已经开始推行,今后这个理念还要在全国进行推广,尤其是在旅游风景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内。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后,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已经在进行治理。这一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以前不同,四川省 提出了“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的概念和理念。在治理工程勘查设计阶段,就得考虑治理工程措施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 治理工程实施后进行生态环境恢复,使人工工程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简而言之就是生态化的治理工程措施和治理 后生态化恢复。

山地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是今后关注的一个重点。一般景区人口密集,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首先是采用高科技手段结合人工排查,找出灾害隐患,尤其是高位、 高隐蔽性灾害隐患,进行主动防治。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大的多灾种监测预警网络,包括地质灾害、地震、山洪、火灾、冰冻 等多灾种的监测预警。一旦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应急防范。

通过分析总结四川、贵州近年来多起大的地质灾害事件,没有提前主动防范的原因大多是高位高隐蔽性灾害隐患识别 与排查遭遇到了瓶颈。如四川茂县新磨村滑坡源区位于海拔3400米的山顶,不仅植被茂密,其与坡脚新磨村所在地高差约 1200米,人员难以达到。传统的人工排查和群测群防手段在高位、高隐蔽性灾害面前已无能为力,很难提前发现这类灾害 隐患。

面对严峻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为了尽快突破防灾减灾瓶颈,破解防灾减灾难题,需要引入现代高新技术和新理 念。那么,如何精准发现高位、高隐蔽性环境下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却是一个国际难题。为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 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973等项目,进行了集中攻关研究,提出通过构建 由高精度遥感+InSAR的“普查”、机载LiDAR+无人机航拍的“详查”、地面调查核实的“核查”,共同组成空-天-地一体 化的“三查”体系,以此来突破传统地灾隐患排查的极限和瓶颈。这样,就能提升对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能力,使防灾关口 进一步前移,转守为攻,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掌握防灾减灾的主动权。

为满足九寨沟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求,科学支撑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更 好地服务地质环境安全保障,近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8·8”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技支 撑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包括“8·8”九寨沟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演化趋势研究,“8·8”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化地质 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8·8”九寨沟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研究三个方面。其中“8·8”九寨沟地震灾区 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拟重点对生态化斜坡灾害防治技术和生态化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 究目标包括斜坡灾害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斜坡灾害原位生态化防护加固技术、斜坡灾害生态化被动防护技术、地 质灾害区生态恢复与修复技术和震后泥石流分析评估、震后生态化泥石流防治技术研究等。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化斜坡 灾害防治技术方法和生态化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方法体系,编制技术指南,提出工程设计方法及工法,并开展治理工程示 范。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 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今后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化是必然的选择。

猜你喜欢

九寨沟生态化防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