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及其规律探析
2018-04-01闫晓平
闫晓平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首次总结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涵,作为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最高准则。这一创新成果,既体现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还体现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也体现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探究其中蕴含的逻辑和规律,将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演进历程
任何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在长期的地方工作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和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他从政地位的变化,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不同,他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也不相同。从习近平从政地位的变化,探寻其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步入社会指导具体生产阶段
习近平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早在陕北插队期间,为解决当地群众大量砍伐树木烧火做饭、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习近平带领群众在当地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正定县在20世纪末以前环保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新污染发生,治理现有污染源。”《规划》特别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在福建宁德,习近平为改变闽东地区落后面貌,他立足闽东地区主要靠农业吃饭、存在沿海与山区双重经济形态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习近平强调,“资源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习近平曾形象地指出,“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
这一时期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渗透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朴素的想法,习近平关于资源开发的论述,注重于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反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征服的功利主义和一味掠夺的短视行为,强调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他的自然生态平衡观,这是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二)主政一方布局区域经济阶段
20世纪末,习近平走上省级领导岗位,在长期担任地方主要领导工作中,延续了他尊重生态发展经济的思想,用生态战略指导主政区域经济的发展。他指出:“推进生态省建设,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还提出著名的“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时期他还提出了绿色生产方式的发展理念,并提出绿色产业、绿色制造、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纲领等。
这一时期习近平作为主政一方的谋划者,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让生态空间兼容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使生态行为成为生活、生产的常态方式,从而赢得生态的长远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进行凝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走上国家领导岗位统筹全局发展阶段
进入中央工作及当选总书记之后,开始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思考生态问题,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新提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5年3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2018年3月,“美丽”、“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民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民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一时期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发展为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发展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标志着他的生态文明思想达到了新高度。
总之,从基层到地方再到中央,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持续思考和深入论述,始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看得很重,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很重要工作来抓。从主政一方保护生态环境到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从朴素的想法到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演进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在地方和中央的领导岗位上,对生态问题深入思考调研的结果,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逻辑对于我们深刻领悟其思想内涵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是自然系统的一份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完好性和永续性。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草。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人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怎么能正常生存下去呢”?所以人和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终将影响人类的命运。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
情结之深与思想之妙,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习近平有深切的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是他的政治抱负。无论身处什么领导岗位,都把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放在中心的地位。曾以“心无百姓莫为官”为题撰写文章指出“我们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是在他治国理政之后,立足发展新阶段和人民新期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民生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这些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新境界。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则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多次提出要建立“美丽中国”。还自然于宁静、和谐、美丽,这句富有诗意的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演进的基本规律
在习近平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过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的提出蕴涵着深刻的规律性。
(一)反映生态环境系统自身发展的规律
生态系统是由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物质交换关系、能量流动关系等相互联系所决定的,最终又形成特定的功能关系。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水、气、土、生物等各环境要素之间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具有产品供给、环境调节和文化美学等多重服务价值,所以,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要采用生态系统方式的综合、系统管理思路,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整体性效果。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并在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进一步做了阐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的原则之一。对于在实践中如何坚持生态系统思想,习近平在治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管制、城市管理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论。
(二)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传统经济社会中,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分立的两个不同的主体,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经济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利益“主体”,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人居环境好,人的健康品质就有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强,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才更广阔、后劲才更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能为生态补偿、生态治理修复等提供坚实物质保障,二者并非是非此即彼、不可调和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习近平早在地方治理时就摆脱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旧发展观念,指出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八大以后,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标志,我国对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及其相互融合发展战略安排与实践发生了系统性飞跃。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关系状况就发生了全局性和根本性变化。自然生态成为资源,与土地、技术等要素一样,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变量。同时,优美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优美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经济是发展的两个基本内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状况及规律的深刻揭示,成为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指导原则。
(三)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就是生态环境状况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情况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所反映出的规律。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历史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的许多文明古国,都是因为遭受生态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习近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论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兴衰与民族命运的关系作出阐述,揭示了生态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关系,更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哺育人类、启迪人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将如何处理人类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和整体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到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再到绿色发展写入五大发展理念,从“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到写入宪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和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思索也越来越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体现出他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深思远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将以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范例和新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