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视角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世界咖啡屋”方法的研究
2018-04-01吴帆
吴 帆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350)
一、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国已有339高校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48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作为一门新的专业,从发展进程上看,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本土化、专业化、实务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明显。[1]中国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从业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困境是:在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等都还滞后于专业教育的需求。实际上,学界始终保持着批判性态度,积极地思考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应对之策,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美国、英国、中国台湾、香港等境外高校的社会工作教育经验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2-8]第二,从本土化的视角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受社会学学科框架的制约、缺乏本土化理论与课程设置、缺少兼具国际通则和本土经验的师资力量、教育模式单一、实践实习环节薄弱、非均衡的区域化特征明显以及专业异化问题突出等问题;[9-14]第三,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能力建设的教育模式[15-16]、实践视角下社会工作课程应用性改革[17]、基于需求回应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18]、基于课程设计理论取向的课程改革[19]。其中,向德平提出的观点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他认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应该强调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20]
总体上,现有研究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为从业者厘清现状、明确问题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从研究者的经验出发,主要通过思辨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实证层面的分析。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在诸多讨论中,缺乏来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另一主体——学生的声音。从知识获取的角度看,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体验的充分认识是获取经验事实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看,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提供者,教师的主体性及其感受理应受到重视,教育者所提出具有规范性指导意义的建议是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环节。然而,从教育接受者的角度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应该被忽略。在CNKI以“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仅有少数研究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效果和困境进行了反思。[21-22]实际上,作为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核心主体之一,学生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专业教育的接受者,同时也应该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是确保社会工作教育质量的核心基础。因此,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和问题的感受及对改革方向的思考,亟需教育者和研究者关注。
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利用2016年12月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社会工作研究生学术研讨会①的机会,邀请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年级70余名社会工作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生②参加“世界咖啡屋”(world café)讨论环节,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基于这一讨论的主要结果,本文主要从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出发,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专业实习、就业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世界咖啡屋:社会工作教育评估的一种参与式研究方法
过去几十年来,知识由外部专家制定,知识和政策通过层级制度自上而下传播的传统研究方法受到了广泛质疑。[23-24]新兴的研究方法挑战传统专业知识形成、研究过程和知识所有权的概念,一系列鼓励参与式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在社会工作领域,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参与行动研究(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询问(reflexive practitioner-based enquiry)等研究方法[25],都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研究方法的重大挑战。
“世界咖啡屋”的概念出现于1995年,作为一种可以让参与者轮流表达他们想法的方式,“世界咖啡屋”是一个令对话结构化的知识共享过程,也是一个倡导行动和改变过程的方法。[26]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一组人轮流讨论既定主题,每组定时切换桌子,由主持人向新成员介绍前面的讨论内容,并基于已有的讨论持续探讨同一个主题。除了聆听和表达,“世界咖啡屋”也鼓励参与者将所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便下一组人进行讨论时可以及时了解前面讨论的内容。这一参与式研究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反馈的深度和情境的特定性,参与者可以准确获取自己想了解的与议题相关的问题,对于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跨越不同文化的界限非常有意义。[27]此外,“世界咖啡屋”通过不断发展的信息交流,使用咖啡厅风格的社会环境,以公平的、非威胁的方式分享信息,有助于参与者围绕关键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是一个建立个人关系、促进合作学习的对话过程。2005年“世界咖啡屋”作为一种参与式的研究方法被正式提出后,被认为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理想选择,以其简单的操作过程、极为惊人的效果在公共服务、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评估等领域得到了应用。随后,学者将“世界咖啡屋”应用于教学评估,[28]使其成为进行教学反思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
为了更充分体现学生对社会工作教育的主观体验和反思,基于“世界咖啡屋”的理念和操作流程,笔者在组织2016年社会工作研究生研讨会上运用了这一参与式研究方法,让参会学生就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和就业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笔者将所有与会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成员在四间会议室轮换,在前一组讨论的基础上,探讨事先设定好的主题,每组在主题会议室有30分钟的讨论时间,每个会议室设有记录人、汇报人、主持人,以确保与会者共同、充分地参与讨论。此次研讨会上世界咖啡屋的四个主题分别为:第一,如何评价现有社会工作硕士的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调整?第二,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习存在哪些问题与挑战?第三,如何更有效地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第四,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就业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应该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研究将所有的讨论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并转化为3万多字的文字材料③。此外,会议在世界咖啡屋讨论环节中设置了规则,每个与会学生在进行发言之前,须介绍自己所属高校、年级等信息,便于笔者进行录音整理和后期文字分析。通过对文字内容的梳理、归类和深入分析,并基于研究目标,本文主要针对课题设置、实习安排和就业方面的议题进行探讨。
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参与式讨论中,与会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工作现有的课程教育体系存在缺乏专业的学科特性、课程偏离实际需要、理论与实务相脱节、课程内容广而不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传统以三大工作方法为主线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阶段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核心导向的专业学习。
第一,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许多学生反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未能在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课程设置与学科特性相脱节,社会工作研究生阶段开设的方法论及研究方法课程更偏社会学,整体的学科教育也更偏社会学。这种现象在专业性高校尤为突出。一位来自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表示④,在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授课老师均来自医院的主任医师,内容主要集中于对病理、药理知识的详细讲解,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服务方法却很少涉及。一线医务工作者具有宝贵经验,但是由于其缺乏社会工作背景,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与医科学生的区分度不大,无法满足社会工作专业需求。另一位来自某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也指出,其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仅限于人文英语和高级法律英语这两类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偏离了社会工作的要求。学生们普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类情况:一是学校管理层对社会工作专业知之甚少,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二是缺乏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科训练背景的师资人员。
第二,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育,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然而,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课程体系对理论的重视有余,但针对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训练不足,使得学生在实务领域只会“纸上谈兵”;二是课程设置中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需求。不少与会学生表示,从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不足以应对实务工作。一位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指出,硕士阶段实习的比重很大,但课程内容却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缺乏实务方面的训练,实习与课程脱节,课堂学习对实习帮助甚微。一位理工院校的学生认为,很多同学在本科没有学习到足以应对专业实务需要的知识,到了研究生阶段,在这一短板依然没有补上的情况下,就匆忙投入实习,难以应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位来自大连某高校的学生则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不太一样,虽然学习中实践和应用比较多,但是理论深入依然不够,而且西方的辅导模式难以应对实务过程中来自本土化的挑战,针对理论和实务辅导模式适应性和本土化的思考在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一些学生反映,其所在学校虽然也安排一些主题讲座,但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宏观理论或制度议题,很少涉及实务。一位来自财经类高校的学生说,学校这种“高大上”的营养输送方式让我觉得很没有必要,都“营养过剩”了。在这方面,少数来自上海、南京、天津等高校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他们分享了自己所在学校的经验,例如鼓励学生基于实习项目自主选择课程论文的主题,通过课程授课老师的指导,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实务,同时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深化理论。
第三,课程设置泛而不精。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涉及面很广,这既构成了社会工作的基础与优势,也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在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上面临着更大挑战。学生在讨论课程体系设置时,反复提及社会工作专业广而不精的特点,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庞杂,缺乏对社会工作具体领域的聚焦。一名来自政法类高校的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社会工作课程可以归纳为“5+1模式”,5是指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1是指社会工作,课程内容虽然涉猎广泛,但在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在课程深度上的需求会大幅提高。而且一个现实困境是,一些学校社会工作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并非社会工作,即使同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参差不齐,课程安排众口难调。一位来自西安的学生介绍了其所在学校的做法:“我们研究生课程是以本科是否为社会工作专业为标准来安排的,本科非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生须听本科生课程,以弥补知识点的不足,而本科的课程也会适当考虑研究生的需要。”实际上,不少学校对此也采取了类似的安排。
第四,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空间不足。学生们普遍认为,研究生学习阶段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将个人兴趣、学校特色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学生来确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定位和方向一定的自主权。来自石油大学的一名学生提出,研究生阶段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来自上海某高校的与会学生将本科的课程比喻为一颗种子,这一阶段要让种子生根发芽,为今后个人知识体系的参天大树打下基础,因此要对通识类课程都有所了解,才能使这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应该注重浇灌培育这棵树苗,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学生的高度认可。由于硕士阶段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千差万别,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必然难以满足需要,许多学生表示会学习更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如校外实践、听取相关主题讲座、阅读等等,但由于已有专业课程安排紧凑,因此经常会通过逃课来满足需求。但对这种做法也有持反对意见者,他们认为这类“主动学习”会破坏教学体系的正常运作。大家提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做法是,学校层面为学生搭建较为广阔的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做出合理安排,如确保选修课的可选空间,令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对此,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某大学的学生指出,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如果本校没有想选修的课程,可以申请去其他大学修课。但中国大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如高校间的合作缺乏制度保证、地理空间相距较远等,实现跨校选课在操作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五,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与会学生关注的焦点。有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虽然课程设置完备,但是师资能力比较一般或者投入不够。一位来自某综合类高校的学生表示,学生对教学质量十分不满,行政、科研或社会事务分散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精力,尤其是通识课、概论课的质量不高,难以使学生正确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此外,有不少与会学生提出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的质疑。在研究生教学中,由学生进行汇报的方式非常普遍,社会工作专业也不例外。但学生表示,这种方式能够促进自主学习,只是应与教师指导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同学们须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和宝贵经验,从高水平的教学互动中获益。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汇报中能展现的信息量往往有限。来自一所师范类高校的与会学生建议,老师和学生对课程和学习收获应该有一个定期交流与反思,老师可以重点介绍实务经验和体会,促进双方深入交流。
(二)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讨论得比较充分,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习任务过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与会者尤其是专业硕士生都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周期过长,实习压力大,任务量较多,时间过多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学校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一年级就开始实习,与会者认为这挤占了专业课程和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位来自北京的学生建议,实习时间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意愿作出弹性安排。但也有学生持不同意见,认为教学体系如果完全遵照学生意愿,管理方面会出现困难,对实习的重视会弱化,也偏离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导向。
第二,专业性不强。与会学生普遍认为,实习的行政色彩较强,实习内容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联系较少,专业性不强。不少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举例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实习内容都是根据实习机构的工作内容来定,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实务的情况较少。但也有少数学生反映自己所在区域的实习机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能力。
第三,督导数量和质量欠缺。缺乏督导经常使得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有时机构督导无法给予学生在专业上有效指导,形同虚设。一些学生指出,一些校内外督导将自己工作领域的材料整理和书写工作交由实习生完成,但实习生也有自己的实习任务和实习报告,这加重了学生的实习压力。
第四,机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不同,甚至冲突,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也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
(三)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与会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他们尤其关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包括就业面窄、薪酬低、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低以及实务经验和技巧不足等。来自北京、重庆高校的两名学生认为,整体上社会工作的就业面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社会组织和某些政府职位,而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非常有限。上海一所高校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以外领域的就业机会很少,并且就业单位需要的能力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来自南京一所高校的学生表示,专业实习的时间太长,而其他领域的实习时间太少,导致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时没有优势。从内在原因来说,某工科院校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文书能力不一定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强,且思维方式较多局限于社会工作领域。此外,虽有学生提到社会工作研究生的优势是相对本科生而言的,但是来自台湾地区高校的学生却认为这种优势并不明显,研究生加薪幅度并不高,而直接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反而可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因此,需要考虑读研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就业困境,与会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也非常明显,并将更多关注点置于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的探讨上。下文将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部分系统呈现这些方面的内容。
四、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针对如何解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参与讨论的学生们各抒己见,并分享了自己所在高校的经验。
(一)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关于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与会学生主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将社会工作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学科——社会工作学。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切入点。
第二,精简课程,优化教学体系,开发高质量的实用性课程。一位来自西部的学生介绍了其所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她将其概括为“内容丰富、课程精炼、主题深入”十二个字。每门课的学分设置不高,平均只有七八次课,但每个选题都聚焦于一个具体的领域,老师的讲授非常深入细致,“所以我们一学期可以修十余门课程,但对每一门课又了解得比较深入”。
第三,锚定专业研究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一位来自政法类高校的学生认为其所在高校的经验值得推广:“在研究生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培养出精通某一方面的专才,我所在学校就是以司法社会工作为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的,这一点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第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链接资源搭建自主学习和科研平台。偏好实务的与会者反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提出课程设置应以读书笔记结合实验教学的方式,同时提高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偏好研究学术的参与者更重视研究方法,希望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
第五,提高教师质量,把拥有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放在教学第一线。
(二) 专业实习
关于专业实习,与会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合理安排实习任务。与会学生一致认为,应该注重实习任务的合理性,应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合理安排任务,不能刻板地以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等境外高校的标准来制订内地的实习时间和内容,而应综合考虑学校、实习机构、学生的情况来酌情安排;要高度重视实习报告,但实习报告不是一种形式化的任务,而应该是梳理收获和问题,总结成果,积累经验。实习报告的安排应该更有弹性,给学生一个真正总结自己收获的空间。
第二,明确实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学生们认为应该对实习做出准确定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涉猎、兴趣等,在实习过程中找到能够支持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实习定位,提前做出规划和安排。
第三,提高督导的质量和效率。参会学生建议学校和机构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督导和一名校外督导,将会面次数和督导任务制度化;此外,要加强对实习督导的培训,提升督导质量。
第四,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参会学生一致认为应该注重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机构领导、同事及督导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与各相关方的协调能力。
第五,提高实习的专业性。参会学生们认为,应该牢记专业坚守,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服务理念和专业技巧主动融入工作环境,使服务机构感受和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会学生在三个层面提出了颇具价值的建议:一是在实习生个人层面,应抱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主动在实习机构寻找开展社会工作的机会;二是与环境的互动层面,要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以服务他人,在与其他个人、组织工作过程中学会协调合作,调整自己的角色,共同完成工作;三是在社会文化层面,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一位来自理工院校的学生提出:“我们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然后推动身边的人认同,以生命影响生命。”
第六,价值观的融合。针对一些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差异性问题,与会学生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理解这些机构的价值观,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其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深入理解与专业价值观不同或冲突的表征、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是积极与机构督导及其他实习机构人员沟通,让机构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促使双方通过沟通实现相互的理解;三是提高实习工作的弹性,充分考虑不同方式选择的可能性,并在实习过程中奉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使机构工作人员和督导体验到在新的价值理念下机构工作效果的不同之处。
(三) 就业能力
与会学生在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困境的同时,也讨论了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无论是来自“ 985” “ 211” 高校,还是普通院校的学生都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其一是宏观制度层面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有利的就业环境。中央及省市出台的多项政策其有力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与会学生表示,社会工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值得投入的职业。其二是社会工作理念带来的优势。社会工作的教育理念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在就业面试等考核中脱颖而出。其三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指出,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学生属于复合型人才,研究生的课程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资源链接能力、环境和工作适应能力等。
关于如何提升就业能力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应该从个人和专业两个层面提升就业能力。在个人层面:一是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充分了解自身优势、特质、兴趣的基础上,了解目标职业,做最优选择,确定职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强化;二是要尽早为工作做好准备,积累与理想职业有关的实习经验,积极参加沙龙、论坛、研讨会,参与老师的项目,申请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三是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专长,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提升资源链接能力,利用好学校和机构的资源,在关系社会中要着眼于积累社会资本,利用好强关系,建立资源支持系统。四是转变观念。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学生强调,一定要具有开放式思维,接受变化;来自上海高校的一名学生提出,要有创新性思维;北京某高校的学生提出,要将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与专业相结合起来,创新性地进行工作或创业;来自江西的学生认为,降低对高薪的期望,立足当下,但眼光要放长远;天津的学生提出可以自己办社会工作机构。从社会工作专业层面上看,要促进社工人才就业,需要不断创新,扩大服务人群,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与会学生认为,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学校、社会和政策的认可与支持,也要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社工的认识度。
五、总结与反思
“世界咖啡屋”这一参与式研究方法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到学生们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看法,也使我们有机会获得了学生们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从学生的视角和主体体验来重新审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消除了我们以往研究的一个盲点。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结合的角度,可使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路径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这次“世界咖啡屋”的讨论有以下五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独特性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实践,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拥有由方法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实务知识与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因此,无论从社会工作发展,还是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角度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并且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在学界一直存在着社会工作是否应该独立于社会学的讨论与争论。无论这一争论的结论为何,至少从学生的视角,目前社会工作的学科独特性并不明确,是亟待教育者反思和改革的。换言之,无论在学科上是否独立于社会学,但在教学安排方面,应该有明确的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应立足于提升学生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对来自西方,尤其是英美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适应性思考和本土化探索也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 社会工作学科的实践性
与其他社会科学门类不同的是,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经验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专业实习的重要程度都是区别于其他社科类专业的重要特征。然而,许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社会工作学科的实践性,对此应该做出系统安排。一方面,不能以实习时间作为判断实践性的主要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境下,要能够通过实习安排同时推动机构专业性、督导能力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另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中要体现基于实践的反思,不能照搬欧美或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实习模式和内容,或者是千篇一律地进行实习安排;而是要依托地域特点、高校学科基础、主要服务群体特征等学科特点和本地经验来探索不同的实践特色,这也需要教育者具备更多的智慧和探索精神。
(三)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综合胜任力
基于社会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其对社会工作者的胜任力有更高要求。这些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之外,还包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复杂问题的应对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基于实践的反思能力。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不能将社会工作具体领域中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而是应把综合胜任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和实践辅导过程的各个环节,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在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局囿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而是要秉承理念,在知识的传输中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力和行动力,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胜任力;二是在专业实践及其反思过程中,打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交流方式,通过督导机制和常态的讨论不断让学生得到训练,提升其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三是鼓励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学术活动、社会活动,这不仅仅是活动参与和策划,更为重要地是基于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深入参与,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实践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认识和尊重,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然而,社会工作的实践性特征,即专业知识的转化及其在操作层面运用的即时性,对学生主体性体验的要求更高。从学生主体性出发,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成功与欠缺之处,是一个能够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和实习效果的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能与学生展开积极的对话,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接纳学生对专业教育的不同声音。这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应该成为专业学习的一个常态。
(五) 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
通过“世界咖啡屋”的讨论,与会学生一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探讨应对途径。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即面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动。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公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更是传递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代表着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和倾向。缺乏社会责任和专业精神的社会工作是无源之水,也无法支撑学生专业能力有效且持久发挥。从社会工作的本质上讲,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应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培养的第一准则。
① 这一社会工作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自2010年起由南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并积极促进中国香港、台湾与大陆青年学子的沟通与互动。
② 参加2016年会议的硕士生中,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占比85%左右,学术型社会工作硕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占比15%左右。
③ 录音由南开大学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曹乙聪、周子垚、陈杰和宋霞负责整理。
④ 所有学校的名称仅保留了学科或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