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统战史研究

2018-04-01章义和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上海理论

章义和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整个革命事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交融于党和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也指出,当前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党中央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借鉴。因此,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和统一战线史的梳理,进一步提炼统战理论和经验,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与博大精深的统战理论和恢宏富瞻的统战实践相比,目前的统战史研究相对薄弱,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 《关于 “民主的联合战线”议决案》,指出中国需要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3],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肇始和发端,至今几近百年,其间充满了尖锐复杂的斗争,既经历过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也遭受过挫折和失败,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与丰富深邃的统战理论和不断创新的统战实践相比,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的系统化研究相对滞后。1987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春、李青编著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史》,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统一战线史的专著[4]。粗略统计,到2017年底为止,通史类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有十余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胡之信主编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1921-1987》(华夏出版社1988),王邦佐主编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关世雄、朱真主编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罗湘民等主编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简史》(华文出版社2000),孙信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编年史》(华文出版社2002),以及近期由中共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并以中共中央统战部名义出版、向十九大献礼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共党史出版社与华文出版社2017年联合出版)等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使中国统一战线史的研究有了深厚广阔的园地,出现了绚丽多采的局面,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王邦佐主编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由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专家撰写。全书对各时段的统一战线工作有了很好的分析和总结,不少篇章涉及到上海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

近年来,时段性和区域性的统战史著作逐渐丰富起来,这是统战史研究深入的具体表现。如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华文出版社2010)、李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团结出版社2015)、曹景文等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周和平等 《江苏统战史》(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王福琨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中共中央统战部等 《重庆与中国统一战线》(华文出版社2011)、唐显凯 《江西与中国统一战线》(华文出版社2012)、张雪英等《闽西统战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殷立森 《聊城统一战线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等。同一时期,统一战线专题史研究也有良好进展,如顾行超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王宇明《统一战线的典范——中国共产党与杨虎城十七路军的统战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等皆为质量优良的著作。

已经出版的统一战线史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些著作多为长期教学和研究成果的积累,对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及重大事件都有详实的考察,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二是史论结合,以史为主,透过丰富的史料,再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各阶段统一战线既联合又斗争的艰难、坎坷历程;三是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阐述中国统一战线在各个时期的曲折发展,又提炼出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突出统一战线史的特色;四是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立场明确,皆以1945年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1981年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立论的依据;五是对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统一战线史比较谨慎,内容单薄,缺乏理论深度 (刚刚出版的那本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稍好一些,对过去很难言说的 “文化大革命”中的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之初的统一战线等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涉及)。总体而言,与中国共产党几近百年的统一战线史相比,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历史相对短暂。从我们所收集的成果来看,统一战线史著作貌似琳琅满目,品类众多,但稍作研读之后可以发现,内容丰富又史料坚实、体例完备又见解理性,但经得起推敲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著作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的改变有待于我们将来的进一步努力。

上海的统战工作,历来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方热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诸多重要人物的活动地和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发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策源地和重要的实践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等各个时期,上海统一战线工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回顾和总结。

同全国的情况一样,上海统战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基础坚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8月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任务。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敏锐把握形势的变化,开展统一战线拨乱反正工作,加强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重视对既往统一战线的历史总结,对上海地区统一战线工作的史料开始进行征集。市委统战部曾通过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向党内外人士征集有关上海解放前中共地下党领导上海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史料,先后发动了二百多个集体或个人写稿一百四十多篇,一百二十多万字,选编出版了上海市政协 《文史资料选辑》的 《上海解放三十周年专辑》三册,并在 《文史资料选辑》上陆续刊登了部分稿件,其余稿件留存备考。通过这次征集工作,发掘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地下党和各界人民在各条战线上进行革命斗争的大量史料,为推动党内外各方面人士都来关心、撰写党史和统一战线史,积累经验,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市级统战部门组织部署统战史研究的三个阶段

粗略地看,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级统战部门组织部署统战史研究工作大体显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1996年。这一时段统战史研究的主要工作是统战工作史料的收集和出版,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十辑 《统战工作史料选辑》的出版、《上海统战理论研究》(《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前身)于1990年12月推出的“上海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史”专号和199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林远主编的 《新时期上海统战工作》。第二阶段是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008年。上海大规模开展修志工作 (即首轮修志),其成果是三类地方志丛书的出版,其中不少专志实为统战工作史料,如 《上海民族志》《上海宗教志》《上海侨务志》等等。同一时期,市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收集相关资料,分别出版专辑。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2009年市委统战部将上海统战史研究列入经常性工作。到目前为止,重大成果有《共赴时艰》(1920-1949年上海统战历史专题文集)《一寸丹心图报国》 的出版和上海统一战线历史图片展览等等。另外,市政协方面还出版了有关援藏、援疆工作的相关资料。

以下对三个阶段作简要概述。

从张承宗、范征夫等同志的相关回忆来看,1979年市委统战部所进行的统一战线工作史料征辑工作,一开始是纳入党史资料征集范畴的。张承宗说:“征集统战工作史料,应当作为征集中国共产党党史资料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同时,必须抓紧统战工作史料的征集工作。”[5]

1983年4月,中央统战部召集北京、上海等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会议在两个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统一战线在我国得到了长期、广泛的发展,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起了并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拨乱反正,解决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要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推向前进,应该遵循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统战理论研究与统战政策宣传相结合、全党重视统战理论研究等原则,努力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对于统一战线研究而言,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在以后的一年里,全国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

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是1983年12月14日成立的。张承宗为会长,叶尚志、李佐长、范征夫、赵超构、蔡北华为副会长,集中了一批对统一战线理论有兴趣和有研究热情的党内外同志[6]。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委和市委统战部的工作部署,结合上海的统战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统战理论和统战政策研究;组织开展统战理论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指导团体会员开展研究活动,充实和壮大统战理论研究队伍;协助办好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汇编统战理论研究资料。1984年初,研究会内部刊物 《统战理论研究通讯》问世,当年度便推出五期 (含年会特辑),共刊发论文四十多篇,会议纪要、研究动态十余篇。至1988年,《统战理论研究通讯》共出版二十五期,基本上每年五期。1989年起,《统战理论研究通讯》改版为 《上海统战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总第37期)与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主办。2003年1月,《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易名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拥有国际国内刊号,公开发行。从1984年起到2002年,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的这份内部刊物,共发表论文1200余篇,既展示了统战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又丰富了统战教学内容,还指导了上海统战工作,赢得了党内外人士的好评,不少论文与上海统战史关系密切,其中总第32期为 “上海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史”专号,刊载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这个研讨会是由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上海师大党委统战部和上海师大统战理论研究组共同发起主办的,于1990年12月在上海师大举行。来自上海市内外的五十余位史学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统战干部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文集共收两篇领导讲话 (王邦佐、范征夫在研讨会的讲话)、论文十四篇。有张辉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酝酿始末》、夏建强的 《上海 “五卅”反帝联合战线的形成与解体》、季鸿生的 《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与宋庆龄的合作》、刘世平的 《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界统一战线的形成与演变》、朱敏彦等 《“孤岛”时期上海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和爱国报人的不屈斗争》、何继良的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上海高校的教运》、叶根发的《解放上海斗争中的统战工作》、包树森的 《试论苏南敌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张正惠的《陈毅与赵祖康是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的典范》、曹富明的 《陈毅与上海工商统战工作》、黄礼新的《上海工商联统战工作的新开拓》、杨雪芳的 《新时期上海的海外统战工作》、陈竹筠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发展》、顾祖怡的 《统一战线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发展》。编后记说:“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将有力地推动上海师范大学统战理论研究组所承担的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重点课题之一——《上海统战史》的撰写工作。”[7]

1996年,林远主编的 《新时期上海统一战线工作》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正式出版,时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的王生洪同志亲自撰写序言,赞誉这本著作 “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上海统一战线工作在新时期的历史进程,用历史实践记述了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任务、成果和作用,这在众多的有关统一战线的著作中还是第一次。它的问世,必将有助于各方面人士增进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这本著作以上海地区及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为主轴,除绪论外,共有七章,分别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积极开展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对台港澳和海外的统战工作、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和新时期的宗教工作[8]。据作者介绍,这本书,最初是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提出来的一个研究课题。该书申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在申请书中我们发现这本书的原名为 《新时期上海统战史》,由此可以见到市级统战领导对上海统战史有着持之以恒的关注和重视。

在1982年初的第十五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中央统战部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联合召开征集统战党史资料工作的会议。上海市委统战部行动很快,两个月之后便召开了统战工作史料征集组成立会议,有党内外九十多位同志参加。征集组共分为两个。一组着重从建党到建国前,其中包含兵运、情报,群众团体,青年、妇女、科技、华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民主党派、上层人士统战等五个专题小组。另一组着重从建国到1976年为止,其中包括解放初期中共团结各界人士搞好上海接管;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团结教育知识分子工作;对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家属工作等四个专题小组。市委统战部根据上海统战工作的特点,草拟了 《解放前上海统战工作史料征集参考题》,供征集组成员参考。征集组的工作效率很高,数月之后,各类稿件纷至沓来。1982年8月,《统战工作史料选辑》第一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张承宗撰写 《结合上海特点,大力征集统战工作史料》一文,交待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自此之后,一直到1991年,基本上每年出版一辑,共成十辑。主要内容既涉及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五卅时期各界联合的情况,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兵运工作和情报工作,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各民主党派解放前在上海的活动,群众团体的上层统一战线,对宋庆龄、鲁迅、邹韬奋、蔡元培、杨杏佛等知名人士的统战工作等,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如银联、华联、益友社、保联、六联、五金业、木材业、大教联、小教联、蚁社、科技协会等的爱国运动,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动员和输送民主人士去解放区的情况,关于淮南大学的兴办,星一聚餐会、星五聚餐会等各种联谊性活动的上层统战工作等。撰写人员或为亲历者,或为当事人的亲属和身边的人,故史料价值颇大。

这是第一阶段的大致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和大力提倡新编地方志工作。1987年5月,上海市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面开始上海地方志编纂工作。根据上海的实际,市地方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把上海新方志的编修规划概括为“一纲三目”,即一部 《上海通志》统率下的 “上海市县志系列丛刊”“上海市区志系列丛刊”“上海市专志系列丛刊”,从而构成上海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崭新体系。由10部县志组成的 “县志系列丛刊”、由12部区志组成的 “区志系列丛刊”、由110余部专志组成的 “专志系列丛刊”先后编纂出版。作为上海方志工作主体工程的 《上海通志》中就有不少统战工作内容,110余种的上海市专志中与统一战线有关的史料更为丰富,如 《中共上海党志》《中国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志》《上海民族志》《上海宗教志》《上海人民政协志》《上海侨务志》《上海工商社团志》《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上海人民政府志》《上海工运志》等等。这些专志在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上的专业志栏目中均可全文查阅。另外,自1996年开始,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组织逐年编撰 《上海年鉴》,其中可见统一战线方面的重要事务。

同一时期,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一直进行上海现代史资料的征集、出版和研究工作,所编辑的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里面有大量的统战史资料。这套资料最早的一辑是1959年,至今已出版一百五六十辑,其中为统一战线史料专辑的在三十辑以上①。

这是第二阶段的情况。

2009年,市委统战部正式开展上海统战史研究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列为常设性工作项目。这一年共完成立项研究课题12项,分别为 《60年来上海统一战线工作格局演变研究》《新时期党和政府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实践与基本经验》《毛泽东与张元济》《1949: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组建历史考证》《终生不变的情怀——陆久之与中国共产党》《襟怀松柏云水间——潘汉年的重要助手刘人寿》《改革开放30年与上海少数民族联合会》《身在上海,心系两岸——建国以来在沪台胞为促进两岸交流交往所作的贡献》《上海解放前后的黄炎培》《上海市欧美同学会:1984》《九三学社中央2004年在沪召开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坛》《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基本理论》。

2011年,市委统战部组织力量进行口述上海统战工作,并于次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寸丹心图报国》一书,收录建国以来60多位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的口述文字,全景反映上海统战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有中共二大与 “民主的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的上海大学、五卅运动中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合作、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中国农工民主党在上海建党及早期活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诞生、杨杏佛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建、马叙伦与民进成立、张澜解放前夕在上海坚持斗争、赵祖康在上海的解放过程中向新市政府移交政权、陈铭珊留在上海迎接解放、解放前夕的上海学运与统一战线、解放初期的上海统战工作等,这本书正文之外附有相关资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口述上海统战”这项工作富有意义,既是对上海统战工作的一次梳理,又抢救出许多珍贵的史料,记录下上海统一战线中许多代表人物的精彩人生和重大事件的精彩瞬间。

2012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1920—1949年上海统战历史”研究课题获市委统战部正式立项。同年底,课题组召开研讨会,决定从梳理党在上海开展统战工作的大事记入手,收集相关档案、报刊、回忆录等历史文献资料,掌握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重要统战人物、社团、事件等专题,藉以推进深化研究。经过两年的具体研究,并结合民盟上海市委会、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单位的研究力量,于2014年出版 《共赴时艰:1920—1949年上海统战历史专题文集》,其中收录15篇高质量的统战史研究论文②。

2015年7月2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局联合主办的“中国梦、同舟行——上海统一战线图片实物展”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开幕,共展出图片350幅、实物100件、历史影像10段。这次展览也是上海建国以来第一次全景式的统一战线历史文物实物的陈列展示。市委统战部的研究人员为这次展出花了多年时间精心准备,广搜资料,认真研究,其结构内容可以称之为上海统一战线简史,能体现上海统战史研究目前所达到的水平。

这是第三阶段的大致情况,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上海统战史研究在统战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深度在掘进,广度在展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三、专家学者研究上海统战史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学者的上海统战史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至2017年为止,相关著作约有七百余部,论文和资料在六千篇上下,内容涉及上海统战史的方方面面,主要研究重点是以下二十几个方面:

(一)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民主联合战线方针的提出。市委党史办曾两次举行中共二大专题研讨会,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中收有不少回忆文章。

(二)中共鼎力帮助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这一论题也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论题,学者发表的论文成百上千,从统战史角度立论的论著数量也不少。如国共合作后共同创办上海大学,并派出毛泽东、罗章龙、王荷波等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推动上海革命形势的发展等等,都有一些学者认真研究。

(三)五卅风暴中,国共联手发动上海各阶层人民,举行反帝爱国运动,影响波及全国。1927年3月,中共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组建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联合民主政权——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工农民主联合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宋庆龄坚持孙中山的革命旗帜;第三党在上海的建立及早期活动。

(五)上海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如左联、新闻界等。同一时期,在中共的秘密支持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团体,在营救被捕革命同志和争取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六)1934年至1937年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事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远东会议上海筹备委员会的活动以及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的成立等。

(七)上海统一战线与西安事变的解决、上海各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八)鲁迅、邹韬奋、蔡元培、杨杏佛、黄炎培等知名人士的统战工作。

(九)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沪成立。

(十)各民主党派解放前在上海的活动。内战爆发后,上海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同中共密切合作,发动和平民主运动,促进上海各界民主运动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主要战场。

(十一)1946年六二三运动,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6至1947年的反美扶日等运动中的统战工作,反对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大、小教联等)。

(十二)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动员和输送民主人士去解放区。

(十三)护厂护校与上海接收,上海地下党团结各界人士开展革命斗争迎接上海解放。

(十四)新旧政权交接和团结党外人士。

(十五)建国初上海各民主党派、宗教界等的活动。基督教、天主教摆脱外国教会控制,掀起爱国运动。

(十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是全国私营工商业最为集中的城市,公私合营前有十万多户私营工商业,合营时的定股资金占全国私营企业定股资金的一半以上。根据中央指示,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贯彻和平改造和赎买政策,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实现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上海十万余户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上海工商联的成立。

(十七)上海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党外人士的 “交心运动”和 “自我改造运动”等。

(十八)上海民主党派神仙会。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统一战线内部关系趋于紧张。1959年,根据中央的部署,上海采取措施纠正统战工作中 “左”的做法,以 “神仙会”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关系。

(十九)调整政策,改善关系,纠正统战工作中 “左”的错误。

(二十) “文革”后全面落实统一战线政策。

(二十一)新时期上海统一战线工作,包括多党合作新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民族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创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经济领域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等。

(二十二)新世纪上海统战工作的新探索,如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社区统战工作,建立上海统战工作牵头协调机制,推进党际协商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

上述二十二个方面,既是上海统战史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相关成果较为丰富的地方。笼统说来,建国前上海统一战线工作资源丰富,成就辉煌,相关的研究比较深入。全国政协所编的 《文史资料选辑》、上海市政协所编的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和众多社科杂志及大学学报等,都有相当数量的上海统战史方面的论文。范征夫对建国后的上海统战工作特点有一个形象化的概括:“两头高,中间低”,即从上海解放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统战工作是一个高潮,或者说是一个黄金时代;从反右斗争到 “文革”前夕,是一个既有 “左”的影响又有局部前进的曲折发展时期。而十年动乱则完全处于低潮。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又是一个黄金时代。相比建国前的这一时段研究,建国后的上海统战史研究,无论是黄金时代,还是低潮时期,都是相当薄弱的。与新世纪以来上海统战工作突飞猛进的形势相映照,这一段历史的研究明显是一个洼地,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力量。

目前上海统战史的研究力量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从统战工作岗位退休的老同志,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回忆和考证;二是统战部门和党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如市委统战部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级各民主党派机关研究室的研究队伍等;三是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这三支研究力量从数量来看,都是不小的队伍,但各有特点,互有短长。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的经历本身就是统战研究的宝贵资源,对具体工作非常熟悉,如数家珍,但现在他们精力有限,回忆的完整性和记录的准确性都需要我们加大关注。市级统战机关研究人员是上海统战史的主导力量,前文已经概要叙述了他们的工作成绩,应该说成果瞩目,先后三次发起上海统战史的系统研究,都有重要突破。但他们的研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有待提高。上海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不少人员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他们应当成为上海统战史研究的核心力量,事实上现在的上海统战史专家正是来自于各大高校,可眼下他们的力量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围绕自己的课题,各自为战,难出精品。因此,上海统战史研究若要生成一批成果,出版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沛、观点科学、史料富瞻的 《上海统战史》,则有待于这三个层面力量的有效整合,精心规划,诚心合作,扎实研究。

注释:

①从1980年1月出版的第29期开始,以统一战线史料为专辑的期号有:第 41期(1982年10月)的《怀念潘汉年同志》、第 46期(1984年5月)的《上海解放三十五周年》、第49期(1985年4月)的《五卅运动与统一战线》、第 53期(1986年3月)的《怀念曹荻秋同志》、第68期(1991年 11月)的《风范永存——忆陈毅市长》、第70期(1992年7月)《上海人物史料》、第74期(1993年 12月)的《统战史料》、第 81期(1996年 11月)的《上海的宗教》、第 84期(1997年1月)的《金仲华纪念文集》、第85期(1997年 12月)的《纪念邓演达等农工党先烈专辑》、第87期(1997年12月)的《接管上海亲历记》、第92期(1999年9月)的《靖任秋纪念集》、第93期(1999年 9月)的《风雨同舟半世纪》、第94期(1999年9月)的《民革党员与新中国》、第95期(1999年11月)《沈体兰纪念文集》、第100期(2001年12月)的《纪念陈同生专辑》、第 105期(2002年12月)的《宗教往事》、第116期2005年3月的《上海民进专辑》、第119期(2006年9月)的《上海民盟专辑》、第 121期(2006年 11月)的《上海民建专辑》、第 124期(2007年 3月)的《上海九三学社专辑》、第125期(2007年4月)的《上海农工党专辑》、第 127期(2008年 2月)的《上海工商联专辑》、第 128期(2008年)的《上海民革专辑》、第 131期(2009年)的《上海致公党专辑》、第135期(2010年12月)的《上海台盟专辑》、第 142期(2012年 10月)的《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第145期(2012年 10月)的《援疆记忆》等等。

②这十五篇论文为沈建中的《民主联合战线的酝酿、提出到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吴海勇的《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在上海职工界的历史实践》,陈彩琴的《中国共产党与“武卫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上海金融界的统战工作》,乔丽华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上海左翼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倪娜的《左翼电影运动统战工作情况》,沈阳的《抗战前期党对上海工商界开展统战工作的考察》,杨晔的《让文化工作者汇聚在抗日救亡的伟大旗帜下——记抗战时期党对上海文化界的统战工作》,衣慎思的《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文化界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教育界统一战线》,王云飞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统战工作考察》《第二条战线中的上海统战工作》,王海波的《1946-1949:中共与民盟在沪合作及经验研究》和邵雍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与民主促进会在上海的成立与活动》。

[1]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光明日报,2015-05-21(01).

[2]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光明日报,2015-09-23(07).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65-66.

[4]李青.近年来统一战线史研究述评[J].中国统一战线,1994(03).

[5]中共上海市委统战工作史料征集组.统战工作史料选辑(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

[6]杨承祈.创建的回忆——我与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5).

[7]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中共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统战部,上海师范大学统战理论研究组.上海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史专辑[J].上海统战理论研究,1990(04).

[8]林远.新时期的上海统战工作[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5.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上海理论
上海电力大学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上海之巅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