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入手,引领悦读,智慧育人
2018-03-31林令娜
林令娜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阅读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让更多生活在乡村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阅读教育,我带领少年宫老师到乡村少年宫开展“送教进校暨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虽然学校采取了一些促读措施,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不够浓厚,更别说阅读习惯的养成了,致使学校和老师在创建书香校园中感到困惑,为此我向学校和老师介绍北大教授、安徒生文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曾无数次被人追问的情景:“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曹文轩每次都会告诉他们:“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
一、为孩子朗读,点燃孩子阅读的兴趣
朗读,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但朗读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所以天生的朗读者只有极少数人,那么谁来为孩子朗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朗读导师。孩子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充分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校讯通、电话、微信等沟通渠道鼓励家长积极练习朗读,每天为孩子朗读并成为孩子的第一位朗读导师。
语文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朗读导师。一是语文书所收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是老师范读和指导学生朗读的最好素材。二是语文老师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在教学中给学生范读,教给学生基本的一些朗读技巧。
二、让孩子朗读,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朗读的前提,而朗读能使阅读真正活起来。在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中,学生会因爱上朗读而爱上阅读,并通过广泛阅读,寻找符合自己审美的文章,再经过朗读的形式化无声文字为“有声力量”,传递情感及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了解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伟大愿景。
在家里家长既要为孩子朗读也要让孩子给家人朗读,孩子会在朗读时,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并透过音律感受作者的情感,从情感中升华出对大千世界的美好憧憬。在学校里,早读课上我们要让孩子大声朗读课文,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外阅读课上,我们让孩子在同伴面前大声朗读课外读物中精彩的片断,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在升旗礼上,我们让孩子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励志文章;在广播站里,我们让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优美的散文、诗歌;在学校定期举办的朗读(朗诵)大赛上,我们让孩子围绕大赛主题朗读精心挑选的美文。
三、领着孩子悦读,畅享书韵智慧育人
1. 向学生推荐好书
爱读书的人都知道,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所以作为孩子阅读的引路人,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向孩子推荐更多的好书。每周抽5-10分钟开新书发布会好书推荐会,形式可以是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也可以是学生向学生推荐喜欢看的书,还可以邀请家长义工进课堂为孩子们推荐新书。
2. 开展亲子阅读和师生共读活动
在共读中,家长和老师的悦读会源源不断地感染孩子,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营造更浓的阅读氛围。在共读中,家长和老师与学生有了更多可以交流和互动的话题。在共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孩子渗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3. 开展读书月活
每个学期,学校可通过故事演讲会,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每期的阅读成果得于彰显,定期将学生的阅读活动推向高潮。
4. 把课外阅读列入家庭作业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总结过,一个人的知识30%来源于课内,而70%是得益于课外,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可采用一篇带一篇或多篇等同步閱读的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获得高尚的情操修养。
5. 以经典书籍为奖品
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在学校和各部门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比赛中,我们不妨将经典书籍作为活动的奖品,让奖品更有智慧育人的意义。
责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