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和文化”创造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2018-03-31何锦洪

师道·教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片区办学协同

何锦洪

在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思想引领下,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和”之精髓,番禺区西片创造性提出以“和文化”创造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建构“和而不同,相融共生”的教育格局,以文化的力量推进西片教育的优质均衡特色化发展。

一、“和文化”的概念解读

“和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目标,以调和为手段,以和而不同为原则,引领组织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向着一个方向去思维、行为和努力,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到本片区教育领域,“和文化”就是以“和”为办学精神,以“和”为办学方法论,以“和”为办学举措,遵循文化管理的机理,引领片区全体师生追求“和而不同,群品共生”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以和创协”实质上是片区教育通过“和文化”的打造,致力于让每所学校都能打造办学品牌,又能分享品牌学校的办学经验,共同创造片区教育协同发展的一种文化样式。

二、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确立片区“和文化”建设方案

我们从研究、整合学校文化现象入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将学校管理和经营提升到组织文化的高度,并从西片教育的谋篇布局、德育的固本强基、质量的培优提质、特色的传承创新和各类教育的整体推进的方方面面重新开展了对西片教育文化建设进行大思考,大讨论,提炼文化引领管理的理念,作为指导片区学校协同发展的纲领。

(二)确立学校“以和创协”建设方案

1. 专家到校“把脉”。西片各校以指导中心制定的《以“和文化”创造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设方案为纲要,分别制定学校的“以和创协”特色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西片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闫德明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分别到西片各中小学进行实地考查并为学校的特色建设进行“把脉”。“把脉”过程分为环境物象文化建设的分析、文化背景深挖的分析、特色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协同发展方案可行性的分析、特色课程可操作性分析方面进行。西片各中小学根据专家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地制定和完善学校“以和创协”特色建设方案。

2. 行政团队的特色建设专项培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批推进的策略,促进本片学校以“和文化”为引领从而创建特色、协同发展的思路。针对专家到校调研的情况,组织片区内学校行政干部作专项培训,培训邀请了闫德明教授作题为《学校创建特色的五个思考点——若干典型案例评析》专题讲座。

(三)确立学校“联动发展”办学指引

根据西片教育指导中心分批推进的策略,中心扎开展串“校”成“链”的工作。并形成了坚实的学校链、高效的学科链、生动的德育链,初步实现了区域内学校相融共生、和谐共进的的联动发展局面,形成了“和而不同,相融共生”的教育生态。以“学校链”为例,片区学校结对成链已成为常态,公校结盟,公民校结对,以强校带弱校,以特色学校带一般学校。片区内中心小学、石壁小学、韦大小学分别对锦绣小学、育英小学、第二小学四所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达到共同提高的发展链条;组织大规模学校与小规模学校的学科结对,有效地提升了小规模农村学校学科教学力量;民办学校的祈福英语实验小学、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分别对祈福英语实验中学、正声小学,以特色学校建设方面作结盟联动帮助。搭建“研学后教”教学等各种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校链向縱深发展。在链动过程中,链头学校起引领作用,与链点学校共同制订章程,通过“班子对接”“部门对接”等多种形式的链接,形成多向联动发展。

(四)推行片区“以和创协”分享模式

西片教育指导中心在督导片区内各所学校各自用和文化创建品牌学校的同时,推行片区办学“以和创协”分享模式,以此推动片区所有学校都能即时总结、提炼与分享工作经验,进而在互相借鉴、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的主要成效

西片学校有了共同的发展愿景,形成合力,更有助于西片教育的强力新启动。各校在《以“和文化”创造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建设方案的统领下,制定了学校的建设方案,因而西片教育呈现校校有方案的局面。在番禺区“上品教化”理念的引领下,西片教育以“和文化“为核心,凝心聚力,脚踏实地,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力促以“和文化”推动片区教育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韦英哲

猜你喜欢

片区办学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白塔寺片区地图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协同进化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