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018-03-31王永银
王永银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越来越走向深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课堂实效性,成为新时期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不少语文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不断地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却得不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只有形式上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发展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结合他们的基础和发展能力设计目标和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带着一定的问题参与,在学习目标的预设下互动,这样才能完成目标。
例如,学习《爱莲说》这篇课文,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就要想到怎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和思考才能让学生获得具体的体验,并能够真正感知作品的思想。让学生理解莲的品格习性,作者如何进一步由物及人,想到君子,将莲花和君子联系一起,以此来借助对莲花的讴歌赞美过渡到对君子的赞颂,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感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其次,通常情况下会将人比作一定的事物,而这篇课文作者将莲花比作什么?最后,一个较为客观的自然事物,生在水中的普通生物,作者赋予它具有了怎样的品质?这三个问题可以课前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在课堂上则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彼此交流,形成共识。然后,由学生来集中展示,根据学生的理解做好相應的点拨,学生深入体会,真正获得深刻的体验。学生感知莲花的高洁,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获得真正的体验,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二、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
新课程改革反对应试教育,但不否定语文考试成绩。相反,判断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新课程教育改革成功,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学习成绩上会有很大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课程改革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学生的语文兴趣还是没有真正培养好,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热情还是没有真正提升。新时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组织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学设计时能够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组织实施,将语文学习和实践与他们的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知语文学习的价值。
例如,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先自主感知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由学生来总结其中的感情,学生一定会感兴趣。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诗歌中的小伙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古人的择偶标准是什么?这首诗还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找到其中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指出古代人择偶对女性的评价有两个方面,容貌和品德,窈窕是容貌,淑女是贤惠有德。还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抒发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更有着美好的愿望和喜悦之情——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好古今对比,与更多的爱情诗歌做好比较,让学生感知诗歌中抒发的纯真质朴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作为学生怎样看待爱情?让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不是传统的回避爱情,不因为害怕学生早恋,而压制学生的情感表达,而是更好地引导,做到因势利导。
三、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和人生观教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更应强化他们的人生观教育,重视学生人格塑造和品格培养。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作品既是非常规范的汉语言作品,有利于学生认知和培养表达能力;又是非常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关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优秀作品。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自然、感悟人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塑造他们良好的品格,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时,应做好相应的挖掘和拓展,让学生能够从文本获得更多的感悟。关注学生的思想,从教材中找到更多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更加全面的高素质学生。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