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者

2018-03-31宁永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孔乙己

摘 要:鲁迅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他的笔下,有在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中受过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更有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孔乙己和陈士成。通过这两部作品,鲁迅为我们描绘了封建社会末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他们的境遇,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并以此促进人们觉醒。

关键词:孔乙己 陈士成 封建知识分子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一切文学都离不开写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作人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号。鲁迅通过对清末民初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沦落和他们的不幸命运。这其中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的旧式知识分子最为典型。在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是十分狭窄的,除了参加科考入仕以外,几无他路可选。他们要么通过科举考试这个独木桥向上爬而获得成功,如《祝福》里的鲁四爷和《孔乙己》中的丁举人;要么是失败者,年复一年地奔赴在科考第一线,却一无所获,不但没有金榜题名,连最起码的生存本领也失去了,最终成为被社会抛弃的对象。他们默默品尝着失败带来的种种精神上的煎熬、肉体上痛楚,贫困潦倒,走投无路,在旁人的讥笑声中死去。

孔乙己便是这类失意文人的代表。孔乙己的身份、职业和言行说明了他是一个失意的知识分子,封建文化对他的戕害表现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他的身份在小说开头的叙述中便可得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点明了他是个贫困的读书人;“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弄到要讨饭了”,说明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进学”。进学是什么?科举制度中,考入府、州、县学,做了生员,叫“进学”,也叫“中秀才”,秀才是为官为仕的基础。孔乙己一把年纪,“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说明了他在仕途上的彻底失败。

孔乙己进学不成,总可以找点其他事情做吧,而他“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明清以来,儒家经典学说便成了科举考试的必备内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每一个儒生的必读书目。儒生所学也没有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分门别类,如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而统统是读经。他们力求获得的并非某种实际生活生产的技术技能,而只是追求道德的完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通过完善自身道德达到治理国家目的的“知识”如果不做官便无用武之地了。然而,能通過学而优则仕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传统士人都是碌碌无为,终生无所成。孔乙己,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作家在写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时,除了表现科考失败给他造成的精神“内伤”以外,还着重表现了他的“外伤”,这个外伤就是周围环境对他的痛苦境遇的冷漠。鲁迅说:“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在孔乙己周围,我们看到的都是对他的冷漠或耻笑。鲁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取笑,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是“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只看着他笑”,是“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的精神隐私、伤疤,就这样丝毫不留情面地大白于天下,成为喝酒人的笑料,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更是显示出了他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无足轻重。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的某一天,“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而掌柜对他没有什么同情。像平时一样,在众人的笑声中,孔乙己慢慢喝完了酒,在人们如常的笑声中,走向了死亡。孔乙己每次在酒店出现,都能遇到这样的笑声。这样的哄笑,这样快活的空气,表面上看是热闹的,实际上是空虚的、可悲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确实,这种以乐写悲,以乐衬悲的手法,更加表达了孔乙己的痛苦和心灵创伤。

行文至此,笔者不由得心中泛起阵阵悲凉,人与人之间,何至于冷漠至此?说到底,还是与当时传统的中国文化有关系。当时的中国,是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在这种结构下,中国知识分子职业高度一体化,除科举之外,几无栖身之地,能否入仕,便成了衡量读书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而孔乙己,因为没有进学,他读书人的价值便没有得到体现。虽然他正直善良,品行比其他人要好,比如从不拖欠咸亨酒店酒费,热心教酒店小伙计识字,还把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但他这些美德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反而受到封建文化无情的打击与摧毁。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表现周围人对他的冷漠无情之外,还描写了孔乙己的一个对立物:丁举人。孔乙己和丁举人,从小受的是一样的教育,读的是一样的书。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出在科举考试上。丁举人是封建社会的幸运儿,他是跃入龙门的鲤鱼,是特权阶层中的一员。考试结果的不同,导致了孔乙己与丁举人地位的悬殊。在鲁镇,丁举人高高在上,受人敬畏和惧怕。丁举人并没有正面出现,他的性格特点是在其他人的谈话中流露出来的。“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作者着墨不多,但一个自私跋扈、为所欲为的封建官僚跃然纸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为读书人,本应惺惺相惜,却只因为一个科举成功,一个科举失败,两个人的命运便是天差地别,成功者可以任意处置失败者,为了几本书,竟然是打了大半夜,打折了后者的腿。此情此景,发人深思!

《孔乙己》中,鲁迅塑造的孔乙己这一形象,主要是揭示了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压迫。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白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

《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君子加疯子,从一个老塾师被逼成精神分裂症。他一连十六回科考,十六回的期盼,十六回的饮恨,受尽旁人的冷眼,种种压力终于在第十六回科考落榜后彻底爆发出来,寂寞、愁苦、哀怨、仇恨种种感情纷至沓来。“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在落榜后,他陷入迷狂状态,掘坑觅金,最后,他竟把月光当作财宝之光,追踪到湖里去圆自己的及第梦和发财梦,成了一具无人认领的尸体。由此可见,科举虽是功名利禄的敲门砖,但这条路并无法通向黄金屋,也见不到颜如玉,而更多是通向崩溃和死亡。

虽然鲁迅在文章里刻画了陈士成的贪欲,也对“这个人物本身做了彻底的否定”,但是我们仍然同情他的不幸遭遇,仍然认为他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是被送上祭坛的羔羊。他是有私欲,但这些是别人许诺给他的,数十年来,他屡次受到失败的打击,他风中斑白的短发,与心头闪过的温馨的童年回忆进行对比,更显示了内心深处的累累伤痕。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由孔子的仁学思想构成的,这种仁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实用理性。以儒家思想为经典的封建社会,自然也承袭了儒家文化。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的理想,而读书的内驱力则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的价值是以进学、及第和做官为衡量标准的,所以陈士成们才会年复一年科举考试。而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以失败告终。因此,这些承诺便成了一堆虚假的肥皂泡沫。为打捞这些泡沫而掉下万丈深渊的人不在少数,陈士成只是其中一个。

鲁迅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说:“盖写类型者,于坏处,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所以,陈士成和孔乙己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命运便代表了封建社会末期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但是,把孔乙己、陈士成们的悲剧仅仅归咎于科举制度不是鲁迅的最终答案。孔乙己、陈士成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缺少与封建思想进行抗争的精神,缺少获取人格尊严所必需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这种人格的依附性使他们饱尝世态炎凉之苦。他们饱读诗书,却无法走出科举的阴影;他们歧路彷徨,不知所终。他们的命运,令人深省。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方习文.为孔乙己正言——兼论《孔乙己》“文化”宿命的象征意味[J].名作欣赏,2008(21).

[3] 史建国.凉薄的背后——重读《孔乙己》[J].社会科学评论,2006(3).

作 者:宁永宁,硕士,曾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之死
孔乙己
孔乙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