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03-31贡淑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护理干预

贡淑凤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3月~2017年4月阶段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实施研究,遵循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设置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都包括35例患者。采取对照研究方式进行,应用综合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同时与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进行对研究。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配合度为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从而促使患者良好的配合临床治疗,获得最佳疗效。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2

入住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患者,均为危重急症患者,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加之接受各类救治操作,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1]。焦虑恐惧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不仅不利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这些不良情绪会加重患者原有躯体疾病,对救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增大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死亡风险[2]。因此,积极地采取有效地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2016年3月~2017年4月阶段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实施研究,遵循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设置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都包括35例患者。研究对象入组前排除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合并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拒绝配合临床研究的患者[3]。干预组35例患者,男18例,女17例,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4.5±7.5)岁。常规组35例患者,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55.6±6.9)岁。从两组研究对象的组间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 临床方法

采取对照研究方式进行,应用综合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同时与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进行对研究。干预组的护理对策:①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在发病后,由于病情比较危重,病情进展较快,,且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其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在生活起居依赖家人的情况下,难免心生焦虑、抑郁,积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的担忧、恐惧,并对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方式对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给予合理的疏导[4]。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文化水平等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③生理舒适护理:保持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温度、湿度在人体舒适范围,且每日定期清洁、打扫病房,使病房环境保持整洁、干净,通风良好,空气新鲜,促使患者体感舒适。同时要在夜间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夜间进行的一切护理活动要做到动作轻柔、说话低声,避免干扰患者的正常睡眠。④疼痛护理:对于部分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疼痛,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较大的折磨。因此,护理人员要采取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对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的患者,需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HAMA和HAMD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分为完全配合、基本配合和不配合,其中配合度=完全配合度+基本配合度[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比较

干预组的治疗配合度为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86%,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 论

情绪是心理因素的综合表现,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而临床研究指出,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心理情绪干预与临床治疗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6]。鉴于此,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在积极救治的过程中,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积极地干预,促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临床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从而促使患者良好的配合临床治疗,获得最佳

疗效。

参考文献

[1] 郭莎莎,陈浩丽,刘瑞卿,等.冠心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7(10):1788-1788,1790.

[2] 王晶晶,夏梦君.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426.

[3] 陈金荣,马 倩,姜淑霞,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5):619-621,626.

[4] 崔红梅.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53):1-2.

[5] 徐坤宁,王凤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357.

[6] 李 芳,张 琼,杨天伦,等.180例心血管疾病有创血压监测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866-1867.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护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