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图式视域下对多义词现象的研究

2018-03-31李彦君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意象图式多义词词汇教学

李彦君

摘要:意象图式来自于身体经验,是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個个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是介于感觉与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利用隐喻映射,探索介词“through”在意象图式视域下一词多义的现象,以期对词汇教学和多义词的探讨提供非传统的认知理论的支撑。

关键词:意象图式;多义词;隐喻映射;词汇教学

“图示”一词早在古希腊时就被哲学家所谈及,后来被当代认知语言学家所接受,并形成了图式理论。“意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多指一种心理表征。意象图示来自日常身体经验,为我们能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主要依据。多义词现象是所有语言的共同特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多义词现象可以在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下有章可循。本文基于意象图示理论,主要探讨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希望意象图示下多义词的研究能打破多义词死记硬背的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一、意象图式

意象图示来自于身体经验,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就曾论及图示(Scheme/Schema)。“意象”常作为心理学术语,多指一种心理表征。L&J;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意象”用于隐喻分析这一术语,他俩于1987年各自都将“意象”和“图示”两个术语结合成“意象图示(Image Schema)”。L&J;所说的“意象图示”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们主要起意向性抽象结构的功能。Lakoff主要论述了7类意象图示: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Turner(1996:16)指出:意象图式来自感知和互动,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Langacker(2000:3)则强调了意象图式是高度抽象的构型,是基于我们日常物理性经验之上的,如物体沿始源经空间途径移向目标、容器及其所容之物等。

意象图式是身体对经验的反复体验和总结,是对自己身体和周围空间的理解。意象图式主要是以空间关系为基础,再通过隐喻等方式扩及至其他认知域。

二、多义词

多义词(Polysemy)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Breal 于1867年提出,后由Taylor等其他学者加以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言的有限性和意义的无限性,以及交际的需求,导致了词语多义现象的出现。多义词(Polysemy)是能用于指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词。

董为光在他的《汉语词义发展的基本类型》中提到,词义的演变可分为“语用性词义演变”和“非语用性词义演变”两种。“语用性词义演变”下的“相关联想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就是指转喻,表现为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系,两个概念域中存在着相同的词义范畴特征,因此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语用性词义演变”下的“相似联想引发的词义演变”,实则是隐喻,表现为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投射,用一个语义特征来突显另一个特征来指称另一个事物,由一物质引申出其它物质。因此,认知范畴和意象图式为多义词的产生提供了基础,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产生的途径,这种认知途径使得词义由单一变为多义。

三、意象图式在空间方位介词through词义拓展中的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中,主要借助射体TR(trajectory)和界标LM(landmark)的位置及运动来勾画介词各个不同义项的意象图示。TR为不对称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提供参照。TR经过的路径为Path。“Through”的中心意义是一个物体穿过一个区域或空间。因此,介词“through”的原型意象图式描述的是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介词through表示“穿过,通过”,可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不总是表示“穿过,通过”。

1.The train went through the tunnel just now.刚刚火车穿过了隧。

2.He had to push his way through the crowd.他得挤过人群。

3.There are people through the square.广场上都是人。

4.I slept through the night yesterday.昨天我睡了一整夜。

5.To realize our dream of travelling,we decided to go through Africa.为了实现我们旅游的梦想,我们决定穿过非洲。

6.I got my first job through an employment agency.我通过一家职业介绍所获得了第一份工作。

7.Through your incompetence,many of the regular guests have taken their business elsewhere.由于你的无能,许多常客已把生意带到其他地方去了。

以上语句中,虽然都用了“through”,但是它们的具体含义不同。例一、二表达的是through的动态意义:从一边到另一边。例二中的TR (he)作为一个点,从LM(crowd) 的一端向另外一端移动。同理,例一的TR (train)沿着LM (tunnel)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移动的距离就是路径。但此时的TR(train)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连续体,由多节车厢组成,与部分LM(tunnel)重叠。例三表达的是through的静态意义:遍及,到处都是。TR(people)为动作发出的主体,LM(square)为一个立体空间。此时,TR和LM完全重合,path为0。

例四中,TR为I,LM为night,through为时间移动的过程。TR(I)沿着路径移动到LM(night)的终点位置。

例五中,TR为we,LM为Africa,移动的距离就是路径,而沿着路径移动是有TR的具体目的,即实现旅游的梦想。这产生了与路径相关的引申意义,即路径为达到一定目标提供了一种方式或手段。同时,此处的TR和LM的空间关系有了某种不同,TR穿过的LM没有单一的入口和出口。例六中,TR为I,LM为an employment agency,“我”得到我的第一份工作主要是通过LM(an employment agency)这一方式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路径可视为达到目的地或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实施某种具体活动所必须经历的途径。

例七中,TR(many of the regular guests)把生意带到其他地方去,主要是因为LM(your incompetence)才造成的。动词“take”描绘的是把生意从“这个地方”帶到“那个地方”的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Through表“理由、原因”时,表达的是某一状态或场景TR与一特定过程LM之间的关系。正如例一、二,在through的空间意象图示中,TR沿着path移动到达LM的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种其他因素,可能导致TR状态完全改观。

四、思考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例一、二、三所描述的关于through的空间关系语义是其原始意义,意为“穿过,通过”,其表达的空间概念是其核心意义。 其次,例三所描述的through是其时间概念的隐喻扩展,意为“从某事的开始至结束,从头至尾”。此时,隐喻把through的空间概念结构映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中,从而获得对时间的新的认识。再次,例五、六所描述的through是其对方式的隐喻扩展。隐喻把“through”空间概念结构映射到方式概念结构中,从而获得对方式新的认识。最后,例七所描述的through是对原因的隐喻扩展。隐喻把“through”的空间意向图示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它所表达的就是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through有其原型意义,而其非典型意义是在其原型意义,即空间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这一有效认知工具得以引申而来的。非典型意义和原型意义相区别,但他们之间又相互关联着。运用意象图式对多义词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空间方位介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对多义词死记硬背的学习现象,有助于学习者拓宽语言思维,更好地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介词的意义及其用法,提高对多义词活学活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Tayl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意象图式多义词词汇教学
多义词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多义词研究的崭新视角*——Е. B. Пaдучева词义动态模式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