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与策略研究

2018-03-31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

张 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曾言:“归根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的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1]这些话道出了文化软实力的真谛。在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如何运用国家话语权建树本国形象这一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推介自己的本土文化并获得世界的认同与接受,这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不断向前的,所以,除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还应该包括中国近代以来不断发展形成的现代文化,如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与现阶段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文化传播出去意味着中国形象的建树,更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一)中华文化的复兴与自觉

我们为何要提文化复兴、文化自觉?事实上,文化复兴体现的就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20世纪初,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是远逊于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单向的“输入”态势。对中国文化的出路,近代知识分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梁启超就是其中之一。梁启超强调,“中国人之自觉”就应当包含“文化的自觉”。爱国必须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要善于“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以发展民族的新文化并助益于全人类的文明。费孝通先生也曾多次在著作中强调“文化自觉”,并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的思想。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均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世界地位也越来越凸显,但民族的复兴不仅是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复兴,必然也包含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是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树立国家形象的基础背景。

(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形象建树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3]约瑟夫·奈曾提出要想维系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硬实力,软实力起到的作用更为持久。中国自古也有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思想,“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等均明确了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事实证明,经济上的成果、政治上的主张都不可能成为世人认同的根基,文化的力量才是根植于人内心的根本。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感召心灵、教化人性、渗透社会的功效,文化软实力对各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文化心理以及生活方式亦能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为何世界各国都要把握主流话语权的缘由所在。一个国家的文化越是保守自固,就越难向外界拓展;越是开放自信,就越能传播开来。在软实力竞争的国际环境下,中华文化必然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展现大国形象。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是一个国家留给国际社会的印象,也是一个国家树立在公众前的形象。所以,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对内可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能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4]国家形象在建树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追求权力到强调身份认同、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转变过程。中国在走向大国的路途上,国家形象是需要慎重对待的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把控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话语权的保护与世界文化多样性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如何在文化多样性中寻求到本国的话语权尤为重要。有着强大经济作为支撑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自己建构的国际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并不是难事,可是,与之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本土文化被吞噬与意识形态被渗透,而本民族文化在面临压力和冲击下的涣散、丧失等负面情形层出不穷。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文化领域成为国家行为体之间为维护本国主权而开辟的一个新的较量场所,其激烈程度正与日俱增。[5]当今中国的话语权并未体现出中国应有的地位。但是西方话语权也陷入了前所有未有的困境,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西方经济的衰退与西方民主计划的失败;二是无法解释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三是在日益严重的全球化危机前束手无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弥补西方话语权不足的需要。世界文化多样存在,每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强大基因,这些不同的基因构建了社会的多样性。作为五千年文明大国,中国应参与到国家话语权中,积极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以中华文化的视角来圆融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间的差异性,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正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价值和意义。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文化发展模式升级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能促进经济产生更大的附加值。西方国家早已通过文化产品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以美国为例,美国华纳音乐、迪士尼动画、好莱坞电影等文化媒介,不仅获得了经济收益,而且也输出了本土文化的价值理念,可谓一箭双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欧美等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通过文化产品,输出了价值观,也输出理念。中国虽然已经有了文化产品贸易的思维,但在文化产品贸易方面却仍属于弱国。

二、中华文化走出去实际的成效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包容创新,在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发展,融合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根基。历史上的中华文化除了短暂的人为封闭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世界文化融通的。历史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大部分是自发主动、向外辐射的行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热”“中华文化”的持续升温等都给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和氛围。

(一)和谐思想在全球的积极影响力

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从孔孟的“致中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今天“和谐社会”的提出等都体现了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和谐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和衷共济的状态,和谐也告诉世人采用“和风细雨”的非对抗方式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与矛盾。所以,和谐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技巧和方法。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以和平为基础,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印度教徒报》在一篇题为《从“恐华症”到“中国热”》的文章中,赞扬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的朋友,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必将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成为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6]国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利益之下处理问题时必定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倡导一种和平相处的观念,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和问题,正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和智慧,也是对于今天强权文化“零和博弈”的批判性否定,有利于长效地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二)汉字文化圈的认同日益加强

汉文化,又称为“华夏文化”“儒家文化”或“中国文化”等。当前,汉文化的热潮在全世界成为一个潮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学习并研究汉文化。除了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外,也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无关系。亨廷顿认为,亚洲人相信东亚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相信这种经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亚洲文化的产物,亚洲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尤其是颓废的西方文化。他们把亚洲的成功归功于儒家文化的优点——秩序、纪律、家庭责任感、勤奋工作、集体主义、节俭等。[7]在古代历史上,中华文化的盛行是同期其他任何一国都不能比拟的。以中原文化为辐射点,向四周扩散至东亚的朝鲜、日本,甚至西经中亚至非欧。以日本为例,日本迄今都保存着汉文化的传统,从日本文字中保留的大量汉字到政令风俗,无不体现出它与汉文化的渊源之深。再如,泰国文化中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与泰国的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在与泰国的官方或是民间的交往中,汉文化对泰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化交流和交往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最大的障碍,所以传播汉文化越广,越多人认识了解这种文化,就越不惧怕它,也就越能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文化交流形式多样化

这些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形式开始多样,且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形式内容也更为丰富。尤其是在海外不断地举办各种文化纪念活动,这些周年庆典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迄今为止,中国与世界上121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国外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此外,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学术交流、项目培训、商业拓展等对外文化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既鼓励我国文艺界人士或团体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盛会,也欢迎海外文化界人士参与国内的展演和赛事;“中国文化节”“欢乐春节”已是国外知晓的品牌,通过这些品牌的连带效应,为创意产业搭建平台,树立他们自己的国际品牌。此外,语言输出是文化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国家汉办已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世界著名大学中有44所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除了传播汉语,孔子学院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绝好途径。通过孔子学院的教学平台,让世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塑造积极负责的大国形象。

三、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与瓶颈

由于历史或者人为原因,中华文化几次断裂,虽未消亡,但也拖着沉重的历史尾巴。中国的问题在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乃至贡献力,与当前中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8]在国际上没有形成话语权的政府声音必定是弱小的,不仅在国际性会议上发不出声音,在有影响的智库中的声音也是弱小的。从文化贸易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9]在法国、德国的青少年学生眼中,中国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对中国知之甚少。事实上,中华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不仅西方人不知道,有许多国人也了解不多。文化的断层、文化保护意识的缺乏、推荐文化方式方法的狭隘等都造成了“在东西文化对话的世纪转折期,中华文化及其历史是以女性形象的扮演者而姗姗迟来,并且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中表现出接受与退守的弱势。”[10]有效地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困境与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推介的内容、表达方式缺少吸引力

文化的输出必定要有途径。大众媒介必然是推出文化的有效渠道之一。但是利用大众媒介推广文化,效果如何,却有待商榷。联合国文化发展报告每年都会向外界发布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个人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中国的孔子和《论语》曾作为有影响力的人物和书籍出现过,此后,也就再未上榜单。这也说明我们输出的文化质量不高。除了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我们的传媒手段和方式也偏单一,所获得的积极效果甚微。事实证明,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可能长期地保持一种发展样态。市场经济的态势就是竞争、破产、消亡,在重新洗牌的过程。市场运作下的中国大众传媒也面临着诸多限制其发展的条件,如何进行资本市场的科学运作便是困境之一。除却资金的困境,产业的经营思维、人才的匮乏都是面临的问题。

(二)由文化失语、文化误读等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失衡

传统文化身份标识的异化或缺失、核心价值观念和特有的思辨观被西化等,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中国文化的失语。更有因为文化差异性和适应上的差别,一些中华文化的瑰宝,被赋予异类矛盾的标记。这种文化的失语成了阻碍中西文化交流的屏障。文化的失语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全球化视野下的语言观,仍然是以英语主导的世界;此外,国际性的杂志和学刊仍然是以西方为主的影响范式。除此,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价值观的失语彰显了对外传播策略的严重不足。儒释道的精华没有很好地传播,却通过低俗愚昧的内容来唤起西方对于东方神秘面纱的兴趣。这样的宣传不仅损害了中国形象,而且也会让世界误读中国。

(三)传播渠道单一、世界传播体系失衡所导致的中国传媒业的薄弱

从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来看,中国的文化作品与市场需求差距仍甚远。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内容包装,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国际视野,缺乏跨文化传播的意识的现实。同时,推介渠道单一,大部分都是依赖政府行政渠道来推介也是一大困境。外宣工作主要借助的平台是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新华社。事实上,文化的传播仅靠政府的行为很难达到真实的效应。政策仅仅是辅助,不如创设良性的环境和平台,打造公共机制,整合好民间公共外交资源、智库资源、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等更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此外,凭借强劲的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西方也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传播体系的规则,进而垄断了传播媒介,使得中国在文化传播事业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文化贸易逆差严重与国际文化人才缺乏

中国虽为贸易大国,但在文化贸易上却是弱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980年-1998年间,中国印刷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及体育用品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激增至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很少一部分国家之间进行的。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4%;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总进口额的47%。[11]当今中国仍面临着文化产量少,影响力不够,进口为主,出口为辅的局面。促进文化贸易的交流合作,除了产业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应该是观念的革新,如人才机制的引进、资本的输入、跨国性的投资与合作。仅就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缺乏和素质不高这一问题就成了严重地制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原因。

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建议

文化的建树是一个需要积累、沉淀、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循序渐进。在推介文化时,我们应有战略的眼光和意识,对于不同的文化应有不同的路径加以传播,且在内容、形式上都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一)内容:坚持本土文化独特价值并不断创新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讲就是内容、渠道和模式的问题。所以,最核心、最有生命力和价值体现的仍然是文化的核心力和创新性的问题。文化要想走得出去,要想走得远,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文化本身有生命力。只有创新发展的步伐一直不停止,文化才有持续的吸引力。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改变中华文化的弱势地位,消除西方的误读与偏见,除了文化体制的革新,更应该有坚持本土文化独特价值和特色的信念与信心。中华文化走出去应有国际视野,在开放多元的文化体系中构建既有本土特色又能让别人听得懂的话语体系——用世人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

(二)渠道:借助多渠道的合力来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空间

所谓合力即发挥经济传播渠道、大众媒介渠道、教育交流渠道、人际传播渠道等的作用来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空间。中华文化走出去应该发挥多渠道的合力。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和合的传统。一件事情的成功必然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所致。所以,我们应该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好政府与民间、国内与海外等各个方面的合力。应该关注海外华人华侨在推广中华文化中的力量和价值,尤其是应当重视海外华人华侨中的侨领在推广中华文化中的作用。这个群体具有素质高、视野广、海外资源深厚等优势,所以理应加强与其的合作,打造能被不同文化群体接受的创新型文化传播链,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在策略上,也应该是经济战略与教育战略、人才战略等相统合,多方面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合力。

(三)模式:培育文化品牌,形成市场化、产业化的文化走出去运作模式

一种文化如若想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成功推广,必须依靠文化自信与自觉。在西方文化中,他们一直有着强烈的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意识,这也是为何西方文化总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此外,加强文化资源的推广,善于利用本土文化传播价值理念,并获取高昂的经济利益,这些都是策略与意识形态、制度、设施等在发挥着综合效用。这些方式方法也被日韩等东亚国家借鉴与运用,他们在提炼并输出本国核心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市场口碑。所以,借鉴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需要将政府和市场运作良性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的文化走出去运作模式,形成以依靠企业推广为主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培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本土文化与世界格局相结合的发展态势,这才是文化走出去的持续张力。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谁远谁近?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