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学科·学报:首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综述
2018-03-31何国梅万滢安
何国梅 万滢安
2017年12月8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学术》编辑部、《出版科学》杂志、《现代出版》杂志协办,并得到《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等支持的首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召开。来自北京、河南、山东、广西、重庆等地以及湖北本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校内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记者共8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双一流”背景下的学术出版、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这一中心议题,采取主题发言、评议人评议及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三夕教授(《华中学术》首任主编)主持论坛开幕式,副校长蔡红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高校出版包括学报等学术期刊的出版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以学报为代表的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是内部共生的关系,二者相互依托。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必然推动学术的繁荣和学科的建设。我校的文化传播学虽然相较于其他传统学科起步较晚,但已经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高校的责任。我校学术期刊理应为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帮助,文化传播学在这样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必然很快成长为如华师的梧桐一样的参天大树。对于高校学术期刊和学科建设如何有效助力于“双一流”建设,他认为,第一要顺应新技术变革的潮流,以“互联网+”的思维应对挑战;第二要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开创学科建设和期刊出版新局面;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国际化而不盲目追崇国际化。他强调,要建设“双一流”,就必须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建立学术交流的良好机制,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此次“华中学术传播论坛”的根本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云教授在接下来的致辞中则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今年9月刚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即:具有语言与文学双向并进,学科发展均衡的整体优势;科研与教学并重,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高水平科研成果突出;期刊建设成绩斐然;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的团结、高效的师资队伍。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文化传播学博士点,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积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努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做出应有的突出贡献,希望得到在座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范军教授在最后的致辞中表示,我们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是首批进入一流学科建设的。文化传播学博士点建设已经五年,总体发展不错,但现在的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已不仅仅是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问题了。如何在一流学科的框架内,如何在文学跨界研究与传播的总任务下来加快建设,出人才,出成果,确实需要集思广益。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文化传播学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学科合法性、学科发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都有所收益。在关于以学报为代表的大学学术期刊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他认为,从C刊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学术界、教育界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们日益增长且难以满足的C刊发表需求与C刊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这些都是学术GDP、学术泛化、量化考核等等惹的祸。泛学者化或伪学者化、泛学术化、泛论文化等现象泛滥。这些正在降低学术的门槛,毁损学术的尊严和价值。
随后,大会进入正式的主题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从学术出版、学报发展和学科建设切入,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一、学术出版
与会专家既有来自出版学界的学者,也有长期工作于出版第一线的出版机构领导和编辑,还有身兼两职的“两栖”学者。专家们就学术出版及其当下转型、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学术出版品质以及学术出版史考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1.学术出版及其转型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展现的重要手段。在出版业转型浪潮及数字出版业态强势发展的形势下,学术出版“读者面窄、需求分散”的特性更加突出。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学术出版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出版何去何从,又该如何作为,在本次论坛上引发激烈讨论。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平教授首先从编辑视角解析学术出版服务。她从学术出版的内涵、类型、服务模式及其差异性入手,谈到当下学术出版面临评审机制与评价标准良莠不齐、过分依赖项目资助、市场推广难度大以致盈利困难等现实困境。为了解决学术出版困难,学术出版机构应努力探索在传统出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技术服务商提供的先进手段,坚持做优质内容的提供者。在“绿色”开放存取和“金色”开放存取的出版模式下,更应加强学术出版的专业化运作,努力培养专业化的编辑队伍,形成竞争优势和品牌特色,减少无效、低效出版。
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研究所黄先蓉教授认为,“双一流”建设和学术期刊关系紧密。“双一流”建设为学术期刊改革创新提供指导方向,学术期刊对“双一流”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目前学术期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融合发展程度不深、学术创新推动力不足、对学术人才培育不充分、功能实现途径较为单一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健全学术期刊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加深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程度,加大力度推动学术创新,构建学术人才及团队的培育机制,开拓期刊功能的多元实现途径。
中原出版集团总编辑、河南大学出版社编审耿相新认为,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洗礼下,互联网新的平台型出版为作者、出版业管理者、编辑、读者提供了24小时互动交流的空间,颠覆了传统出版的交易流程,并重新确立一套新的知识交易模式,平台成为聚集、整合各种出版资源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有效消弭传统出版平台无法有效管理出版产业链的上下游、由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分离且利益相关方过多造成的交易困难,以及出版行业的手工加工性质与工业化机器大规模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等弊端。在他看来,以出版物产品为主导的传统出版向以汇聚海量创造和使用内容群体为主导的平台型出版转型将成为未来出版业的主流。此一变革,是出版历史的必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董中锋教授从当下的社会热点——人工智能入手,结合出版实践,阐述了他关于人工智能对出版生态的重构的看法。在他看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人工智能”和 “颠覆性技术创新”,使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党的意志、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可以预见,到强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将重构出版生态。这一重构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平台的跨界融合;第二,作者的人机协同;第三,再造出版流程;第四,灵活多样的产品;第五,多业相融的个性化市场。
从对学术出版困境及其解决路径的宏观探讨,到媒介融合背景及“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之下学术出版多元实现途径的探析,乃至对平台型出版、人工智能对出版业态重构的理论思考等,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发表了关于学术出版及其转型的不同见解。不可否认也无法回避的是,出版体制的转型、数字化业态的发展乃至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战略调整,都已对以大学出版社、大学期刊为主要载体的学术出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审时度势地推进学术出版的自我升级与改造,探索学术出版的良性发展,摆脱当下学术出版的“虚假繁荣”和“虚假泡沫”,重塑制度设计层、学术出版者、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出版的理性,培育学术出版品牌,将是未来学术出版的重要任务之一。
2.学术出版品质
学术出版,品质求存。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曾指出,学术管理、评价体系不合理,原创性差,学术失范甚至学术不端行为大量存在,学术垃圾充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术出版的品质和良性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冯会平前不久做了一次学术图书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学术出版至少有近30%是在做无用功,甚至有的是在制造垃圾。与此同时,72%的人认为选择购买某一种学术图书的决定性因素是其专业内容。这说明专业品质是学术出版的生命线,出版物的学术性、思想性、科学性是其真正的生命力所在。而学术出版的这一品质是由作者、编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她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学术出版精品《说文解字约注》、《杨东莼文集》、《钱基博集》、《孙子章句训义》、《中国农村调查 口述类》等为例,论述了在学术出版的品质打造中,作者的专长、专攻是基础,编者的专业、专心是保障,读者的专一、专注是归宿,三者的有效结合方能提升学术出版品质。
坚守学术出版底线,提高学术出版品质,需要作者、编者和读者的多方合力,更需要从理念、操作、评价等方面入手,扭转当下学术风气低下,学术出版沦为学术评价不公蔓延的重要推手等局面,使学术出版重回理性与客观。
3.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
学术出版为学科建设提供发展机遇和展现平台,同时又以学科的建设为出版的资源和产品的服务对象;学科建设为学术出版提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及学术资源,同时又依赖于学术出版。两者是互生互荣的关系。如何在当下时代背景和“双一流”建设之下,有效提高学术出版对于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同时借助学科建设在定位、发展愿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果,推动学术出版发展,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炜副教授在研讨会上以其所服务的《华中学术》为例,探讨了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校院系学术期刊发展之间的关系。她认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设核心。高校院系主办的学术期刊应当成为呈现一流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发展轨迹,培育学科文化的有力后盾,与一流学科建设共荣互生。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校院系学术期刊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应从如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注重学科建设结构,凸显研究方向的战略选择,同时兼及跨学科研究;第二,发表一流学科优秀研究成果,发现和培养科研人才,规模式提升学术影响力。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黄林总编辑以《外国语文与文化》的创刊为切入点,结合湖南地区的学术期刊状况谈到,学术杂志的出版与学科建设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此对李炜的观点形成呼应。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杨光宗教授以“引领”、“推动”与“发展”精辟概括了学术期刊与“双一流”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提出,学术期刊平台应充分发挥传播力,引领“双一流”建设思想潮流,同时掌握学术话语权,培育学界先进的领航学科。学术平台品牌化有助于培育人才以促进一流学科建设,而传播平台的专业化,则能够成为一流大学学术的展示平台。对于大学学术期刊而言,履行职责使命,坚守学术发展阵地;理论结合实践,整合平台学习资源;改革平台教学,培养卓越的学科人才。这既是为学科建设服务的体现,也是整合与凝聚平台力量,打造符合“双一流”建设期刊的自我要求。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效处理好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以学术出版繁荣的假象掩盖学科建设的科学性,不以学科建设的硬性指标挑战学术出版的自我坚守,这既是学术出版本我约束的自然显现,也是学科建设应遵循的科学之路。
4.学术出版史考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术出版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术出版的今日繁荣乃至当下失范,都可以从学术出版史的考述中捡拾一二乃至警示一二。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不乏长期从事学术出版史研究的行家里手,他们也从“史”的考据与评鉴入手,剖开检视学术出版的另一个端口。
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的赵丽华副编审以《国风》、《时代公论》为例,阐述了大学出版视野中的学人论政的问题。她认为,“学人办刊”多借大学场域展开,是中国大学出版史的重要篇章。学人论政是集中展现现代大学学人通过舆论影响、推进社会进程的重要方式,对于中国现代学人而言,学术与政治各司其职、并行不悖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假设。这一方面源于中国学人受“兼济天下”的传统儒学熏染,另一方面源于现代中国此起彼伏的民族与政治危机。韦伯式的两者分途主观客观上都缺少生存土壤。学人论政的方式,基于不同专业背景而有不同。在学人论政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学/术、学术/政治之辨,亦即学人论政的逻辑起点。以教辅政、以政统教亦或是以教统政?取舍中可见学人论政的立场、姿态,也预示着大学出版可能的面向。
济南大学文学院陈静教授考述了1898—1918年间的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她认为,综合来看,近代妇女报刊研究正在走向丰富与深入。但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存在一处明显短板——总体文献状况不明。学界对近代妇女报刊的文献情况认识模糊,在报刊数量、编辑人员、创办时间、刊名等基本问题上,目前的很多表述都比较混乱。这一状况,很可能会制约该领域的研究走向。基于此,她从基础问题入手,尝试对近代妇女报刊进行文献层面上的清理与描述。她通过对各资料来源的比对、查考,结合其他途径的辨析,共统计出97种近代妇女报刊。下一步的工作,陈教授还会对这97种报刊的基本信息逐一查考,澄清疑点,尽量恢复其本来面目。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教授围绕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出版事业的发展及其评价,将其长期以来研究故宫博物院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在他看来,故宫博物院民国时期出版的情况,因为时间不长、品种也不是很多,因而并不复杂。故宫博物院在民国时期的出版活动主要集中在3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虽然作为一个单位出版成绩相当可观,但着实达不到也不可能达到“成就斐然”的境界,在民国出版史上只能说是比较有特色而已,不宜过分拔高或夸大其辞。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永贵教授谈到作者视角下的民国学术出版时提出,民国虽然只有短暂的38年时间,但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却具有重要地位。作者作为学术同行,在民国学术出版研究中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术同行自身学术作品的出版;二是民国时期的作者在多大层面上能够实现自己的学术出版。对于第一个问题,他提出,民国作者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基本的出版状态分为“不出版”、“准出版”和“出版”三种状态,这与当下的学术出版既有一致的地方,更有不一致的地方。关于民国作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自己的学术出版,他认为,民国学术作者进行出版并非难事(有学校、出版社的资金资助),但作者资源却比当下更稀缺,其原因在于当下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被污染,学术功利色彩滋生了更多非良性的学术出版。
从“史”的视角研究当下问题从来都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一。从本研讨会几位专家的论述来看,不论是对学人论政的案例式剖析,还是对近代妇女报刊文献研究和民国时期故宫出版史实的近乎苛刻的考据,乃至从“作者”视角入手对民国学术出版与当下学术出版的比对,学术出版绝不仅仅是应时应景的产物,它实则承载了更多的学术使命和学术理想。正是这样淳朴的理想和仪式感,让学术出版必须清正自身、砥砺前行。
二、学报发展
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出版事业产业化与集团化发展逐步铺开并卓有成效。高校学报作为展现高校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对接高校服务社会理念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出版体制改革的大势之下,以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效之路,成为本次研讨会的又一个重要主题。
原《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教授高屋建瓴,以《学桴》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例,深入探讨了以学报为代表的高校学术期刊的“初心”和传承问题。在他看来,学术期刊的自我坚守体现于高校学报上便是对于“贡献大学”的不忘初心。从《学桴》和《北京大学月刊》,到《文史哲》以及《北京大学学报》,坚持正确导向,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展现自身水平,正是高校学报的“初心”使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曾群副编审则以“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其提升途径”为题,探讨了科技期刊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剖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就如何提升其学术影响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她认为,科技期刊刊登的都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以其研究内容科学前沿、研究方法先进、学术价值高、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数据翔实可靠、研究者学术水平与写作水平较好等为基本特征。科技期刊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存储了大量新知识,还通过系列文章的发表对新知识进行组织优化;既在新知识的传播、宣传、转化为生产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新的研究者发挥导向作用。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提供新信息,同时为人才成果的传播提供介质。具体体现在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提供学术信息的平台,培养论文写作能力,发现人才、培养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家的平台等方面(郑绥乾,2014)。为此,她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几种途径:明确期刊定位,吸引高质量稿件;建立规范的体制,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以高校学报为中心,形成学术期刊联盟;规范论文格式,提高时效性;争取政策支持,确保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实行国际化,在全球范围争取稿源等。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世华副教授认为,高校学报走出去是时代的要求,在传播“中国学术好声音”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学报走出去的价值和意义既在于“走出去”,传播中国学术,贡献中国智慧,也在于“引进来”,提高办刊质量,与国际接轨。在他看来,高校学报走出去面临办刊理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编辑队伍无法胜任、内容和形式达不到要求,以及传播渠道和方式障碍等困境,应该通过政策保障、转变办刊理念、建设复合型编辑队伍、提高内容质量、规范形式等路径提高国际传播力,建立纸质出版、网络传播、移动传播、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全方位传播网络,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践行高校学报“走出去”战略。
高等学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相当重要的生力军,而高校学报作为服务于高等学校科研的主力军,在当今出版体制改革和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既面临功能定位的尴尬,又存在发展愿景的模糊,这些都将成为制约高校学报发展的巨大瓶颈。高校学报应摒弃学术功利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走特色化、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三、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
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自身学科确立与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都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文化传播学是该根植于文化研究的肥沃土壤还是抑制传播研究的西式话语,文化传播学有无确立自身学科独立性的可能与必要,文化传播学的知识生产逻辑与表达语法、问题域与解释范式、知识传统与话语权力基础何在等,这些都是文化传播“有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与会专家围绕了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彭涛教授指出,文化传播学是最近这些年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从设立初衷看,虽然存在一些外在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所决定的。这种交叉融合趋势使交叉性成为文化传播学的首要属性。文化传播即“文化的传播”,其内涵极为广泛,这也使文化传播学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放性特征。事实上,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博士点目前设立的四大方向:文学传播、出版传播、影视传播、新闻传播,就是这个思路的产物。在将来,还可以有政治传播、科学传播等等,其开放、吸纳的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文化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与范畴,他指出,目前文化传播学的学科独立性确实还不够。它还是在原依存学科的基础上,借助传统概念、依靠原学科方法,要么是研究对象的跨界,要么是研究方法的挪用。但这正是交叉学科的“自带BGM”特性,一经交叉之后,原有研究对象和方法,在新的学科体系中会有所偏重。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交叉必然产生新的视野,形成新的洞见,进而产出新的有影响的成果。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文化传播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未来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发展路径如何?他认为,首先,应组建相对稳定的研究机构,确定中长期研究目标;其次,应稳定方向,及时增补导师队伍;最后,应努力打造学术平台,开展学术交流。
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王光艳博士在探讨新时期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问题时,从一流学科与文化传播学的内涵入手,提出文化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策略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他认为,“双一流”建设给文化传播学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要求文化传播学学科发展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之路,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彰显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传播学学科既要顺势而为,融入主流,又要保持头脑清醒,杜绝跟风,最终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文军将文化传播学博士生培养比喻成一场长达三年的手术,他用“一场惨剧,两点反思”来谈及自己对于文化传播学的思考。在他看来,文化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它是静态的生活方式的凝结;同样,文化也是动态的生活中的交流和互动。借此反思文化传播学学科发展,文学院博士点内现有文学传播、出版传播、影视传播和新闻传播四个大的方向,研究对象只是呈现形式不同,而没有质的差别,这使我们的研究抓不住文化和传播的本质。因此,我们应该重拾和重视文化传播学对“人”的考察。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何国梅从学科互涉与学科规训的角度论证了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她首先从学科及其合法性的内涵入手,结合学科互涉与学科规训的当代语境,从学科行政合法性、学科历史合法性、学科社会合法性和学科学术合法性四个维度对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合法性进行阐释。她认为,在今后的文化传播学研究中,需要努力从互涉到规训,建构文化传播学理论体系,同时警惕“欧洲立场”与“自我东方主义”的研究倾向。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曾建辉利用独秀、中国知网两个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文化传播学的文献检索,提出了当前的文化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个主导路径:基于文化维度的传播学研究和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文化研究。他指出,现在的文化传播学研究最大的弊端就是“见物不见人”,只研究文化传播的过程、类型、演变、效果等,对“人”的研究也停留在作为发出传播行为的有既定目的的传播者和作为市场的受众的框架中,忽视了“人”在文化传播现象中的中心地位。当代社会科学的许多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切入文化传播学研究,这对于开拓、发展文化传播学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是十分有益的。但除了更广泛地综合运用社会科学思维和方法论外,还应该适当运用计量方法,加强研究的科学化。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自身学科合法性与独立性的获得,无论学科创生之初的交叉与融合程度如何,最终,要有效推动人类文化走向繁荣,学科都必须建立相对明确的研究域、周边围绕着相对组织化和常规化的研究群落并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有效的学科话语。对于文化传播学亦是如此。本次研讨会关于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探讨,看似一场边际模糊、视角不一的学术发声,实则敏锐地把握了文化与传播问题研究的根本,不似应情,不似应景,却向学术研究同行抛出了关于当下文化传播学的叩问之音。
研讨会最后的自由发言阶段,与会学者围绕学术出版、学报发展与文化传播学学科建设进行自由交流。如就“双一流”背景下的学报发展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刘晓嘉提出,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内容生产、复制、传播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学科建设是学报与“双一流”建设之间的纽带和归宿。要从加强编辑人才培养和树立品牌意识入手,逐步提升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也有研究者积极关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万滢安就提出了文化传播学学科延展性的几点思考。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的结合作为探讨文化传播学学科延展性的一种尝试。在她看来,翻译活动不仅是人类文化行为的一部分,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传播行为。梳理近几年翻译传播的文献资料与翻译传播学学科建设情况可以看出,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的结合已经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他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索,但这种结合应该继续深入。文化传播学学科不仅具有多学科包容性,而且还具备学科延展的特性。
会议最后由范军教授做总结。范教授真诚感谢与会专家的热情支持,虽然会议时间紧张、节奏紧凑,但大家能够从各自深耕细作的领域出发畅所欲言,研讨会开得很圆满。他希望能借此对学术同仁有所鞭笞和启发,以对学术常持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