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国强种到民族复兴
——孙中山的尚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8-03-31范景鹏
范景鹏
孙中山生前积极倡导尚武精神,1912年10月26日,孙中山在南昌军政学联合欢迎会上发表的演说中号召:“使四万万同胞均有尚武之精神,使中华民国富武力之保障”[1]。1919年上海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孙中山为《精武本纪》做序,并题词“尚武精神”。他还为上海交通大学技击部《交通大学技击十周年纪念册》题词“强国强种”。系统梳理孙中山先生的尚武思想,挖掘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孙中山倡导尚武精神的背景
(一)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
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的历次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主权丧失,中华民族饱受列强凌辱,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国外舰船枪炮侵略的同时,俄国大力士、日本武士等一次次在中国叫嚣比武,蔑视中国人的身体素质。1896年10月,《字林西报》上刊登了英国人的一篇名为《中国实情》的文章,文中言道:“夫中国——东方一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此后,“东方病夫”(又称“东亚病夫”)便成了列强对中国人侮辱性的称呼。
“亡国亡种”的空前民族危机,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反思,一批批志士仁人也奋起抗争,探索挽救民族危机、振兴中华之道,从开展洋务运动改善军事装备到探索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政体。梁启超在研究日本武士道精神及其他国家的尚武精神后,较早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被压迫是缺少尚武精神,他在《新民丛报》上连载的《新民说》专门有一节《论尚武》,认为自晚清以来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却都遭到了失败,原因在于“彼所谓武,形式也;吾所谓武,精神也。无精神而徒有形式,是蒙羊质以虎皮”[2]。梁启超指出“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并撰写了《中国武士道》以宣传“尚武精神”,为中国的尚武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础。孙中山也认为“处今之世,有武力之国家则隆隆烈烈,进于一等之地位,无武力之国家,必至于灭亡”“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就要诉诸武力”[3]。
欲“强国”必先“强民”,欲摘掉“东亚病夫”之耻,则必先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霍元甲、王子平、刘百川、孙禄堂等武术家打败国外挑衅者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和自信,习武由此成为有识之士眼中提高国民体质,进而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的重要手段。孙中山认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体育之技击’绝不可丢弃,因为世间万物都是遵循‘用进废退’的自然规律,身体若不‘用’,则‘本体器官固有之作用’就会被‘淘汰’;‘体育之技击’是中国固有之技能,是中华民族的自卫之道,如果因‘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而丢掉根本,其结果便是积弱愈甚,为近来有识者所深忧”[4]。
孙中山批判了中国“重文轻武”的风气,“中国数千年来,以文为尚,上自帝王,下逮黎庶,乃至山贼海盗,无不羡仰文艺。其弊也,乃至以能文为万能。多数才俊之士,废弃百艺,惟文是务。此国势所以弱,而民事所以不进也”[5]。认为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原因就是“武备缺乏、文弱不振,遂划分其土地,各占一势力范围”[6]。把革命视作“吾人今日保身家性命之唯一法门”和神圣的伟大事业,“中国今日何以必需乎革命?因中国今日已为满洲人所据,而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7]。
(二)军国民主义和国粹主义的兴起
军国民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斯巴达,要求对民众进行军事化训练、管理,以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清末在中国社会兴起。1902年蔡锷用笔名“奋翮生”在《新民丛报》上连载发表了《军国民篇》一文,系统阐述了军国民思想,从教育、学派、文学、风俗、体魄、武器等六方面分析了中国积弱的原因,提出了要以军国民主义来铸就国魂,“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8]”不久之后,蒋百里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军国民之教育》一文,则将如何实现军国民主义具体化。蒋百里提出,“社会之精神之风俗之习惯皆当以军人之精神贯注之”[9],认为应该增加军事教育在学校教育里的比重,以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学生军就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并且将宗旨定为“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在当时,最受推崇的体育训练方式是兵式体操,“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目的,以兵式为唯一教材”。军国民主义对尚武精神的推崇和提倡,一改中国数千年来“重文轻武”的风气,“国人益重体育,各界人士竞尚各种体操,各种运动;嗣渐多趋重我固有之武术”[10]。
日本的国粹主义思想也逐渐得到很多知识分子的提倡,国粹主义主要是提倡保存、发扬国粹。1902年黄节在《政艺通报》发表《国粹保存主义》,介绍日本的国粹运动。1903年6月《浙江潮》上的《国魂篇》则明确提倡国粹主义。1905年《国粹学报》创刊,标志着国粹主义成为一种思潮,开始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张之洞在《创立存古学堂折》中曾给国粹下了一个定义,“本国最为精美擅长之学术、技能、礼教、风尚,则尤为宝爱护持,名曰国粹,专以保存为主”。中国传统武术,显然包括在“本国最为精美擅长之技能”之列。1911年,留东学生会曾经派人到上海成立了一个叫“国民会”的组织,其宗旨中有一节就是“宜振兴国技也……国技武风两者并扬,孰便于此”。国粹主义思想的兴起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复兴。
(三)孙中山个人的经历和环境
在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有很多怀抱革命理想的武林人士。如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东渡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平日着男装,跨马携枪,佩倭刀。1907年在绍兴出任大通学堂督办之际,以大学堂和绍兴北区体育会为据点训练革命志士,练习军事格斗及武器使用,为日后组织武装起义储备力量[11]。孙中山的身边也有很多武林之士,如蔡桂勤、杜心武、王润生、马湘、黄湘等,屡次挫败敌对分子的暗杀,救孙中山于危难之中。
同盟会同时成立了很多武术组织,当时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武术组织——南方上海的精武体育会和北方天津的中华武士会,创建者、负责人及骨干大多都是同盟会会员。例如上海精武体育会创立于1910年,首任会长农劲荪及骨干陈其美、陈公哲、陈铁笙等都是同盟会员。天津的中华武士会成立于1912年,直接受中国同盟会燕支部领导,部长张继、副部长王法勤以及顾德保、叶云表、马凤图等燕支部成员都是中华武士会的重要骨干[12]。
这些武人的热血豪情也深深感染了孙中山。秋瑾写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的壮丽诗篇,英勇就义,被誉为“强权世界女英雄,尚武精神贯浙东”[13],孙中山称她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为她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上海精武体操会倡导者之一的陈其美,是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并称的革命领袖,是孙中山在上海革命事业的得力骨干,孙中山称赞“英士(陈其美的表字)忠于革命主义,任事勇锐,百折不回,为民党不可多得之人”[14]。1916年5月陈其美在上海被刺身亡后,孙中山极为悲痛,称其“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唯殇于国,始于天通”[15]。受这些武林志士的影响,孙中山有着浓郁的尚武情节。例如,1916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十六铺凤鸣茶楼举行技击高级班学员毕业典礼,孙中山表示“听闻精武在此举行典礼,英士生前亦为精武人,故特来观礼”,并登台发表演说,提倡习武[16]。
二、孙中山的尚武思想
(一)提出“国术”概念
国术之名称,本由中国武术简称而来[17],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仅限于民国时期使用,尤其是国民政府时期。国术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明达教授认为,“国术”是一个以徒手与器械的格斗竞赛为核心的民族体育体系[18]。
以往学术界认为“国术”一词起源是1927年国民党北伐定都南京后,由张之江上书国民政府将“武术”改为“国术”:“我国技击之术,发达本早,代有传人,近年虽有稍稍凌替,偶有能者,其方法途径别具神妙,与国学同有优异之点,故正曰国术”[19]。1928年3月15日,国民政府批准备案将武术正式改称国术,成立“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研修)馆”[20]。但早在1916年11月5日,精武体育会成立六周年,第一批高级学员在上海十六铺凤鸣茶楼举行毕业典礼,孙中山在讲话中就提到:“国人不可不重视国术。”孙中山先生把流传在民间数千年之久的和“武”有关的“技能”“技艺”上升为“国术”,也就赋予“武”以国家、民族的策略、方法、精神的更高含义和境界,“尚有强国、救国、奋斗之意存乎期间”[21]。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国术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文武”之道中武的一面。
(二)充分肯定习武的健身和技击功能
孙中山早年学习西医,通晓人体生理知识,他批判了“自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认为“我国人囊昔仅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遂自弃其本体固有之技能以为无用,岂非大失计耶?”陈铁生在孙中山“尚武精神”题额之下加了注解:“或曰孙先生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一经品题,顿增荣宠。陈铁生曰:否!不然!吾精武无政治臭味,吾第知先生足迹遍天下,为富有学识之医学博士,此既赞成技击,必于生理上有百利而无一害,增一科学上之确切证明耳”。他认为,精通西医的孙中山赞成技击,也就肯定了技击对人体的益处。
(三)充分肯定尚武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振奋功能
孙中山把民族主义放在“三民主义”之首,体现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他说:“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他认为民族精神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固有的道德”,二是“固有的知识”,三是“固有的能力”。传统武术就包括在“固有的能力”之中。孙中山认为只有“唤醒”这些“固有的”传统,才能“恢复民族精神”[22]。概言之,“恢复民族精神”就是提高中国人的德智水平和身体素质。孙中山在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时题词“尚武精神”,用他伟人的影响力去号召国人更加热爱武术,崇尚“尚武精神”,振奋民族精神。他认为练习武术从个人角度来讲能够强身健体,也就是“强种”,从国家角度来讲就是“强国”,也就达到了“恢复民族精神”的目的。
(四)充分肯定尚武精神对民众的凝聚和动员功能
孙中山反思为何人口众多的汉族被人口较少的满洲统治时,认为“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汉人无团体。我们汉人有了团体,这力量定比他(满洲)大几千万倍,民族革命的事不怕不成功”[23]。“我们想要恢复民族精神,要有两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我们既然知道了处于很危险的地位,便要善用中国固有的团体。[24]”近代以来,传统武术多依附于秘密教会发展,秘密教会以习练武术为纽带将人们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形成完备的组织。例如“洪门”是个武风甚烈的会党组织,把习武作为对其成员进行“基本教育”的内容之一[25]。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同盟会与秘密教会如洪门天地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兴中会中一些领导和成员直接来自三合会(或天地会)。前文提到的陈其美,既是孙中山在上海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也是旧上海青帮大头目。陈其美发起成立精武体育会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 “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21]。精武体育会“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强固之民族,斯即精武之大希望也,亦即精武之真精神也”[26]。孙中山称赞“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则吾民族所致力于世界和平之一基础”。说明尚武精神产生的凝聚力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整体力量的作用。
三、孙中山尚武思想的当代价值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7]。承继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发挥体育团体作用的体育理念,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启发性”[28]。在海内外中华儿女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孙中山先生的尚武思想具有以下时代价值。
(一)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增强人民体质
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发的政府公报《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中,明确提出强种保国的体育观,强调“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29]。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题词“尚武精神”,为上海交通大学技击部题词“强国强种”,反映了他希望通过倡导国术运动,增强国民体质,培育“尚武精神”,最终达到“强国”的目标。精武体育会教授的并非只有武术,还包含很多健身项目,如球类运动、棋类运动、跳远、标枪、铁饼、长跑、跳马、旱冰等,是广义的“国术”。1935年第6届全运会上,弹丸、踢毽等传统运动也被列为国术比赛项目。由此可见,孙中山所说的“国术”是一个广泛、动态的概念,是民国时期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体育活动的总称,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将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30]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体育强国建设纳入到中国梦的体系当中,从而将体育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因此,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弘扬孙中山的国术思想,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二)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砥砺民族精神
民族复兴依赖于“尚武”等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只有以民族复兴为指向,才能体现应有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是个“体育迷”,爱好非常广泛,2014年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我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我四五岁就学会了。我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运动。冰雪项目中,我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31]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正体现了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与孙中山先生的国术思想高度契合。在追求民族复兴的路上,我们需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尚武思想,倡导尚武精神,培育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使国民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坚定文化自信
近代中国传统武术对抗西方洋枪洋炮的惨败,以及义和团等团体中大量的迷信内容,使得传统武术的社会观感一落千丈,“士大夫尤讳言之”。新文化运动激烈否定和批判传统文化,其中也包括传统武术。鲁迅等进步思想家将反对“国粹体育”作为反对旧思潮的一项内容,所谓“国粹体育”就是指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1918年10月至1919年2月期间,鲁迅与精武会的陈铁生在《新青年》上就是否该提倡武术等问题展开了辩论,他反对“武术救国”,对“新武术”“中国式体操”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语言犀利[32]。与鲁迅相呼应,陈独秀的批评之声同样尖锐且更具体,他在《新青年》撰文攻击马良的新武术“和义和拳一模一样”[33]。在传统文化处于低谷之时,孙中山肯定了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敢精神,“而扶清灭洋之义和拳起矣……为千古所未闻,然而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34]。他为《精武本纪》写序,态度鲜明地支持精武体育会,“余嘉诸子之有先知毅力不同于流俗也”。孙中山以自己丰富的西医知识和行医经历,不但从生理上肯定了“技击”对于人体的科学性,还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武术在精神上和组织上的价值和功能,认为“从前中国人的能力,要比外国人大得多”,反映出一代伟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武术承载了中华文明养生、健身、技击的哲学,还形成了尊师孝亲、忠勇尚义、守信重节、患难与共、除暴安良等优秀武德,不仅具有中华文化“固有的能力”,还兼备“固有的道德”“固有的知识”。充分发扬孙中山的尚武思想,对于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从“武”字的构造来看,“夫文,止戈为武”,古人还规定了“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反映了中华民族尚“武”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和平,中华哲学中的尚武不是好战,武力不是暴力。传统武术和中医有着紧密联系,很多武术家就是名医,例如黄飞鸿、王子平、马凤图等,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习武与救人相辅相成的哲学理念。孙中山认为中国要想求得和平,就必须“以平和之民族善于自卫,则斯世初无弱肉强食之说;而自国之问题不待他人之解决,因以促进世界人类之平和,我民族之责任不綦大哉?”[35]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了其尚武思想中的和平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尚武思想中的和平理念和高度责任感,将中国传统武学中止戈救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
[1]孙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36.
[2]梁启超.论尚武[N].新民丛报,1903-29(40).
[3]孙文.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08.
[4]孙文.精武本纪序,精武本纪[M].上海:上海精武体育会,1919:1.
[5]孙文.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79-180.
[6]孙文.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4.
[7]孙文.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30-31.
[8]奋翮生.军国民篇[N].新民丛报,1902-1(80).
[9] 蒋百里.军国民之教育[N].新民丛报,1902-22(35).
[10]马良.中华北方试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J].体育与卫生,3(3)∥体育期刊文献汇编第32册[Z].全国图书馆微缩复制中心,200:5998.
[11]陈旭麓.秋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71-72.
[12]杨祥全.百年中华武士会寻踪[J].搏击·武术科学,2012(12):1-7.
[13]平慧善.秋瑾[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23.
[14]孙文.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1.
[15]陈英士先生哀诔录[N].民国日报,1916-06-19.
[16]陈明杰.精武本纪·精武一百周年纪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22.
[17]吴图南.国术概论[M].北京:中国书店,1984:116.
[18]郑飞,王楚泽.民国“国术”内涵及价值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3(1).
[19]中央国术馆: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M].上海:大陆印书馆,1931:1.
[20]蒋介石.国民政府公报.国民政府指令174号[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2:17.
[21]吴图南.国术之意义[J].勤奋体育月刊,1933(1):29.
[22]孙文.孙中山文集:三民主义十六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65.
[23]孙文.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3.
[24]孙文.民族主义·第六讲:三民主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81.
[25]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0
[26]陈公哲.精武本纪:精武之真精神[M].上海:上海精武体育会,1919:6.
[2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533.
[28]张娟.孙中山的体育理念——读《精武本纪·序》[J].体育学刊,2009(5):90.
[29]孙文.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N].南京临时政府公报,1912(第37号).
[30]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习近平出席 盘点习近平的“奥运情缘”[EB/OL].(2014-08-14).http://sc.people.com.cn/n/2014/0817/c345167-22013039-2.html.
[31]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习近平出席 盘点习近平的“奥运情缘”[EB/OL].(2014-08-14).http://sc.people.com.cn/n/2014/0817/c345167-22013039-2.html.
[32]鲁迅.杂感·三十七[J].新青年,1918(5):515.
[33]陈独秀.克林德碑[J].新青年,1918,(5):15.
[34]孙文.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82.
[35]孙文.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