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8-03-31刘柳
刘 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指出:“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党章》。这是新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全新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作出的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部署,用“共同体”这一兼具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情感性等诸多属性于一体的概念明确了中华民族的凝聚方式,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共同体意识的树立,同样离不开文化心态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认同可以增进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的基础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文化认同。齐鲁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具有超越地域文化的独特优势。积极挖掘齐鲁文化中所蕴含的包容力、整合力、凝聚力,可以为新时代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一、齐鲁文化产生、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缩影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根同种同文并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是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相互依存、相互融通、共同开创的灿烂文明,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历史的载体,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史。齐鲁文化拥有独立完整的史前文明序列以及典型的文明社会发展形态,考察回顾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和齐鲁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齐鲁文化交融发展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缩影。
“中华民族”之名虽然是近代以来产生的概念,但“中华”却是我国文化中固有词汇,中华民族之实更有数千年的历史。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在天下观的认知图式下,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的观念古已有之,如《礼记•王制》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及其特性便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各部族及其支系的活动范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各族文化也随之向更广领域扩散延伸,最终在部族交往、联姻、征战的过程中相遇、审视、借鉴、融合。随着松散、独立的部落向相对稳定、具有政治属性的城邦国家的演变,特别是伴随方国及统一帝国的建立,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逐渐形成。此后,虽然华夏大地历经政权更迭,版图分合不断,但中华民族作为整体却未曾割裂。归根结底,是因为大一统、家国同构、和而不同等民族文化基因已经形成并不断深化,这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现有考古资料及史料证明,齐鲁文化拥有序列完整、脉络清晰的史前文明谱系。齐鲁文化的先声可追溯至人类远古时期,从距今约8500年的后李文化起,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都是东夷部族在齐鲁大地上创造出的具有独立系统和独特风貌的文化。“夷”所指称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部族,而是对居于东方众多部族的统称。《论语•子罕》篇有“子欲居九夷”,朱熹注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更详细列出九夷分别名为畎、于、方、黄、白、赤、玄、凤、阳。事实上,这里是我国现代多民族祖先之一炎帝氏族的栖息地,“九”乃虚指,言其多,即东方居住着众多部族,这也是我国多族并存历史的佐证。现存史料表明,东夷与夏、商、西周都曾发生交往、征战,而这也是东夷文化与居住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所创造的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逐渐交融的过程。特别是到了西周初建,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周王分封周公和姜太公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东夷文化也开始向齐鲁文化演变。在此过程中,东夷诸族也与四方诸国逐渐融合,华夏民族圈也随之逐渐扩大。齐、鲁建国之后,由于两国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建国方略各不相同,使得齐文化更多地保留了东夷文化,鲁文化则继承了周朝礼乐文化。其后,在齐、鲁两国频繁的会盟、联姻、征战过程中,齐鲁两国文化也不断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齐鲁文化。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争霸兼并的加剧,民族大迁徙、文化大交流随之涌现,齐鲁文化的影响力也随着民族迁徙融合不断扩大。到了西汉时期,一方面,国家版图不断扩大,大一统帝国逐渐稳固,越来越多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圈,齐鲁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逐渐淡化;另一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文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确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其基本思想理念也以另外一种形态逐渐成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
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历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大一统、家国情怀、德行观念、和合观念等,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大一统的天下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会晤时指出: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重视“大一统”。历史多次证明,只要中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宁、稳定,人民就会幸福安康。一旦国家混乱,就会陷入分裂。
对于中国人而言,“天下”是一个超越一部一族一国的价值性观念,其价值取向便是“大一统”。无论是顾颉刚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还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其落脚点都是“一”,即中华民族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想和核心共识,这也正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的核心要义所在。
“大一统”这一表述最早见于子夏弟子、战国齐人公羊高所治《春秋公羊传》:“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3]大一统的实践,其源头则可追溯至尧舜时期在泰山所举行的柴望仪式。五帝时期,黄河中下游部落联盟逐渐扩大,为整合不同地域、不同血缘、不同信仰的各个部族,以大一统为目的的巡狩、柴望应运而生,并对早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齐鲁政治家、思想家分别从政治实践、文化坚守、理论创新等不同角度践行、丰富大一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说,大一统的实践滥觞于齐鲁大地,大一统的命题提出在齐鲁大地,大一统的思想也在齐鲁大地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和践行,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丰富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二)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
中华文明作为未受外界重大干扰、未出现发展断层,由上古一直延续至今并依然保持盎然生机的原生文明,自旧石器时代便逐步开始了以家庭附属家族、家族附属氏族、氏族附属于宗族的生产生活单位链条形成历程,后又通过分封制实现家族对国家的治理,并在周初由周公旦制礼作乐将这种秩序神圣化、制度化、细节化,以“礼”来明秩序、别亲疏,也由此生发出以稳固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爱国主义情怀。
鲁公伯禽受封就国后,变俗革礼,坚持不懈在鲁国推行周礼,后经孔子、孟子等人的继承、发展、提升,虽历经春秋战国之变,鲁国仍然成为三代礼乐文明最好的保存者和践行者,以家国同构为特征的爱国情怀也随着齐鲁文化、儒家文化影响的扩大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精神。《大学》里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路,孟子所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4]的家国情怀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特别是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共同抵御外辱之时,这种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家国民族休戚与共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就会喷薄而出,汇聚起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代以来,随着王权政治的解体,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吾中国之组成,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5]。这种精神在剥离了君臣父子愚忠愚孝意识等腐朽因素之后,已经发展为中华民族内在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指出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情感动因。
(三)为政以德的德行文化
齐鲁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便是讲求德行。早在西周时期,以德配天的观念就已经形成,如《尚书•召诰》有言:“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讲的就是王者德行是维护统治的根本。这一观念后经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代表逐步丰富完善,发展为涵盖统治者自身德行要求、以德为政的王道政治、百姓行为规范准则等内容的一整套完整体系,并成为齐鲁文化的一大特质。这一文化传统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世界民族融合方式来看,大致可分为政治军事强制型和经济文化吸引型两种路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无论是在社会治理、人文教化还是民族融合等各个方面,都更加倚重于德行的感召力、吸引力、教化力。因此便有了“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6]。即只要“为政以德”,那么不用武力征伐,人民就会如星辰拱北斗一般自觉聚拢,其吸引力与凝聚力不言而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7]。也正由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华夏文明以天人合一、厚德仁民、讲信修睦、崇德尊礼、忠孝仁义、温良恭俭让等观念在中华文化圈占据了文化制高点,吸引着越来越多民族自然自觉地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华民族数次面临外族入侵时,中华文化总能以其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同化入侵者,使其自觉认同中华文化,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德行文化也因此成为民族融合过程中消除民族隔阂、强化文化认同的软实力。
(四)和而不同的和合观念
和而不同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齐鲁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从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与“同”的关系不断被丰富发展。齐国大夫晏婴就曾以五味相济、五声相和这一生动比喻对“和”与“同”的关系予以形象化呈现,孔子又从区分人格高下的角度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著名命题。正是在和而不同精神的主导之下,稷下学宫不仅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平台,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创举,也反过来推动齐鲁文化呈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和而不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大传统。正是在这一大传统的引领下,中华民族在融合过程中才能够既承认差异性,又看到同一性,在处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时更加注重包容性,融多元于一体,成功整合了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的诸多文明,最终形成统一和谐的多民族国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时代,我们以全球化为背景强调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更要以和而不同的和合观构建中华民族的大开放、大包容格局,尤其是在对中华民族的界定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中更要充分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
三、齐鲁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家园
正如前文所说,民族认同归根结底是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不仅要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奋斗历程、共同的价值判断、共同的精神家园,还离不开共同的文化载体。齐鲁大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地位使得山东有条件、有责任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指出,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中再次强调,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地标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圣地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离不开以主流文化为价值引领,最终形成凝聚着共同价值取向的共同文化。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于知识体系、表意符号、价值引导、行为规范,同时也需要以可观可感的外显性、符号化实体予以承载,进一步对共同的文化进行感知、寻根、确认,解决全球化背景下“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身份认同困惑,进而以文化为黏合剂增进各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山东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文化遗存尤为丰厚,曲阜更是被誉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三孔”“四孟”、泰山、黄河等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地标性文化遗产已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文化圣地。这些标志性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维系民族精神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不同文化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圣地,并以此作为本民族的精神归属之所。曲阜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理应如同耶路撒冷之于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麦加之于伊斯兰教的神圣性一样,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圣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实施国家记忆工程,推进山东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2018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以曲阜、邹城、泗水为核心区域构建“一轴、一带、九大片区”的文化圣地和精神文化家园;带动协作区形成展示中华文明起源与传承发展的时空长廊;带动联动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基地,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和世界东方精神家园。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以文化为纽带为中华民族构建共同的精神圣地,进一步维系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民族血脉。
(二)标志性人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世界上很多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都有本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标志性人物。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及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一方面“述而不作”,修订六经,对之前数千年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另一方面收徒讲道,弟子三千,为其后数千年文化开新统。孔子受到历代帝王尊崇,“公”“圣”“师”“王”等诸多封号一一加封,“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封号更是对孔子至高无上的赞誉。清代著名学者柳诒徵曾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8]。吴宓也说孔子是“中国道德理想之所寓,人格标准之所托”[9]。可以说,孔子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人格已融入民族精神血脉,孔子作为全世界华人心中的圣人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象征。
全球化背景下树立民族集体意识,保留独特的民族标识同样需要具有文化象征性、精神归属感的标志性人物。孔子作为民族精神认同的象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纽带。历史上,孔子之所以打而不倒、批而不臭,就是因为孔子及其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稳定基因。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以虔诚的态度读其书、诵其文、践行其思想,尊孔成为民族之风尚,祭孔也成为国家之盛事。齐鲁大地作为圣人故里,理应主动承担弘扬孔子思想、传播孔子形象的使命,通过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平台加强对儒家思想的阐释交流,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通过举办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国家层面推动祭孔大典,以仪式的神圣性、庄重性、情感性增强孔子这一民族文化符号对中华民族的感召力、凝聚力;以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建设基地、孔子博物馆为载体,通过现代视角全新立意使孔子形象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立体化,更加深入人心,使其在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EB/OL].(2018-02-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30/c1024-25763359.html.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3]王维堤,唐书文. 春秋公羊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
[4][6][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0,159,219.
[5]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44.
[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391.
[9]吴宓.孔子之价值及孔教之精义[N].大公报,192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