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肉兔病毒性出血症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31郑承吉
郑承吉
福建省大田县均溪畜牧兽医站 福建大田 366100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目前仍是肉兔常发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大田县是福建省肉兔养殖大县,多年来不同程度受到兔瘟的危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很大程度影响和制约肉兔生产的发展。该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县兔瘟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达到减少或避免因兔瘟疫病对肉兔生产带来的危害,促进肉兔生产的健康发展。
1 大田县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情况
家兔饲养在大田县一直有传统,大多是以分散的家庭饲养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初县外贸局鼓励发展长毛兔养殖,从国内外大批引进长毛兔种兔,兔瘟于1984年首次传入我县并造成灾难性的暴发流行。由于当时没有疫苗免疫,导致受传染的养兔场、养兔户的易感兔在几天之内全群覆没,其状惨不忍睹,造成全县养兔业重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初我县又相继引进比利时兔、新西兰兔、塞北兔等肉兔良种发展肉兔生产,1993年我县成立了兔业开发技术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从种兔、饲料、疫病防治、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提供服务,经过多年努力肉兔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已发展成为福建省养兔最大县。近年来,广大养兔户对兔瘟防治工作比较重视,也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兔瘟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因防疫机制、饲养管理、疫苗质量、保管、免疫程序、使用操作等诸多方面原因,多年来该病仍时有发生,并造成损失,制约着肉兔生产的发展。
2 兔病毒性出血症防治存在问题
2.1存在免疫不到位 大田地处山区县,肉兔养殖涉及千家万户,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分散饲养模式,饲养粗放,存在管理水平落后、防疫不到位等现象。有的养兔户存在侥幸心理或不注重兔瘟防疫,认为养的兔子不多,打不打疫苗无所谓;有的养兔户操作时粗心大意,打了这只漏了那只,疫苗注射时部位不准确,针头穿透另一侧皮肤,疫苗没有注入体内,从而造成免疫空白。
2.2出现免疫失败 许多兔场虽然已接种了兔瘟疫苗,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免疫保护作用,仍然发生兔瘟,甚至整个兔群都被传染。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疫苗的质量、运输、保管和使用操作等问题;免疫程序不合理;饲养管理和消毒不到位[2];兔群的体质差异、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及对免疫的应答效果等方面原因,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2.3没有做好兔瘟免疫抗体水平定期检测 在兔瘟防疫工作中只注重疫苗的免疫接种,没有做好免疫抗体水平定期检测工作,疫苗接种后不知道是否产生抗体,导致不能及时掌握兔群的兔瘟抗体水平是否达标,无法及时合理采取防控措施。
3 兔病毒性出血症防治对策措施
3.1建立兔瘟免疫防疫体系 提高养兔科技水平,实施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户防疫队伍,形成四级网络建设,建议把兔瘟防疫工作作为本县防疫重点工作来抓,纳入防疫工作考核,做到县、乡、村兽医技术人员分片包村,技术指导到位,防疫到户。县技术管理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推广和应用兔病防控新技术,聘请专家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函授班,把科学养兔技术贯彻到养殖户,提高养殖户养兔科技水平。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3]。即:首免日龄35~40日龄,55~60日龄进行二免,皮下注射疫苗1头份/只;成年兔、种兔每4个月免疫1次,皮下注射疫苗2头份/只,防疫人员应具备兽医专业知识,在使用操作上遵守生物安全操作有关规定,做到注射器、针头等器械在使用前消毒灭菌;熟练掌握疫苗使用技术,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使用疫苗,做到剂量准确,不漏注。防止兔瘟防疫时出现漏防现象,避免免疫失败的发生。
3.2规范管理,确保疫苗质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肉兔养殖作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加快发展,把肉兔产业作为农村特色产业来抓。在防疫上建议把兔瘟免疫纳入强制免疫病种,免疫费用由县财政拨出专款,统一由县畜牧主管部门用于兔瘟疫苗的采购,建立健全疫苗保管、领用制度,规范疫苗管理和使用各项制度,确保疫苗的质和量。
3.3定期做好免疫抗体水平检测 在兔瘟防疫工作中按照疫苗批次、肉兔养殖分布、兔群日龄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地做好兔瘟免疫抗体水平定期检测,以便及时掌握兔瘟免疫动态情况。如出现兔群的抗体水平不达标现象,应当及时查找和追溯出免疫失败的原因,并调整免疫方案进行补防,确保兔瘟的抗体水平有效。
4 结 论
大田县肉兔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真正要使产业做强做大,还需要社会各界对产业发展的共同重视和不懈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确实做好兔瘟防治工作,把兔瘟疫病对肉兔生产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对于促进我县肉兔生产健康发展,提高肉兔养殖竞争、增加收入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庄金秋,林初文,谢印乾.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养兔杂志,2007(1):24-26.
[2]陈玉洪,陈艳.畜禽免疫失败原因、措施及注意事项[J].湖北畜牧兽医,2007(6):16.
[3]葛盛军,金海平,吴翠平,等.肉兔免疫程序及驱虫程序[J].四川畜牧兽医,2011(2):58-59.